目前分類:電影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久沒有寫影評了

除了被生活中的瑣事困住之外

某一程度也是因為假期才有這種時間

能將一部電影好好消化吸收

藉此也反省影評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到底是要「推薦好電影」?那就像是做廣告

還是「電影分析」?那牽涉到複雜的理論及深厚的背景,除非電影相關科系的學生,否則要講出個所以然來還真有些費神

更或者有些所謂架上的「影評」其實就是「快轉」或「摘要」

自己認為這樣有一點沒有道德和意義,又貼了大量的文字海量的圖片來換取點閱率

但通通沒有自己吸收消化,也不是自己真心喜歡的

 

好了回過頭來

因著上半年被生活中的瑣事困住

想當然耳,其實太艱深及藝術片的電影還是會喜歡

但這幾個月沒有力氣反芻他們

這時反而有一些刺激的但風評還不錯的片子可以選擇

大君主行動就是我推薦的電影之一

但必須承認

就整體劇情的細膩度來說略顯好猜

幾個重要的嚇人點也蠻容易被掌握的

角色的厚度也不夠,顯得扁平

壞人就是燒殺擄掠,

好人就是有英雄氣概,懂的犧牲與替天行道,替世人掩蓋和接受一些從未被揭露的真相

 

故事是將一個虛構的情節安排在歷史事件中

本片片名「大君主行動」其實就是當年諾曼第登陸盟軍的行動代號

諾曼第大空降當日,一群傘兵要將德軍無線電堡壘炸毀以便讓盟軍能順利空襲進行後續任務

但在深入碉堡時,主角鮑伊斯無意間發現納粹的地下堡壘中,在秘密進行一項殘酷的人體實驗

德軍將已死去的屍體注入一種焦油與化學合成的活化劑,注入人體後能讓人復活,但變成喪屍,力大無窮,不怕子彈(沒痛覺)

於是他們在執行任務之於,還得破解地底下德軍的生化實驗室,並且被恐怖的活屍追逐

 

個人認為能將歷史戰爭片結合生化片這樣的題材算是新穎

大抵戰爭片脫離不了真實的還原與偌大的場景

而喪失片則多半跟未來的科技或賽博龐克有關

但編劇卻利用德軍製造生化武器這個梗,巧妙地融合起來

而主角放在活屍,所以減少了戰爭片那種大音效、大犧牲等

至於必要元素之一的英雄主義

就放在鮑伊斯及領隊下士福特身上

當福特在碉堡中打不過已經喪屍化的德軍主帥,而決定自己也注入化學藥劑時

其實就已經決定他的命運

而他在變成喪屍前,意志堅定地完成了他的任務

(只是個人認為真的有一點太英雄主義,畢竟他最後在死前還大愛的說這樣的東西應該要隨著他自己消失在碉堡中,有一點...灑狗血)

坦白講活屍出現場面不多,而且以現在大量的特效和場景而言

其實不算新鮮

會有一種在打惡靈古堡的感覺XDD

但我們看到即使在這樣的片當中,導演仍想要將一個人的心路變化穿插在其中

尤其是主角,原本是一個連槍都不會拿,連老鼠都不敢殺的二等兵

但在一次次生死關頭,我們看到他的成長,到最後只有他活著出來

如果片長和時間允許,我相信他「人」的刻畫會更加複雜(可惜電影還要分時間給其他活屍)

 

另外一個可能吐槽的點是女主角克羅伊出現的時間點

森林中、夜晚、一群大頭兵,然後森林深處突然遇見一個美人??第一個這樣的安排有一點出戲,令人莞爾

而且正常的士兵在行機曝光後,應該會直接滅口啊XDD可惜她應該有女主角光環,

不僅房子成為士兵們的後勤中心,

她本人更成為主角鮑伊斯活下去及發揮正義的理由和動力

怎麼看都覺得這樣的女主角安排實在太完美了

而且她最後一幕當鮑伊斯逃出來,跟他的同僚打打招呼,那時我心裡就在想「他不會要去找克羅伊吧~還接吻互相承諾什麼之類的」

結果...雖然沒有這麼灑狗血,劇組安排女主角在遠處幫人包紮,然後望向他,曖昧的點點頭

算是可以接受的啦

 

就整部片而言,被列R片的原因是因為其畫面過於血腥

但若以娛樂片的程度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算是happy ending

也有一定的情節和緊湊感,節奏算明快

劇情流暢

推薦給想要初次接觸科幻活屍片的人喔~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派對撩妹守則決不像片頭所呈現的那麼膚淺

他透過外星人這個形物象徵

揭櫫了一個身為「人」的價值

歌頌及探討龐克文化及背後所帶來的意義

 

首先是七個外星人的家族

其實這七個人既可以代表「人類世界」、各自的生態系

也可以說他是人的七個元素

再後來電影的呈現中也批判這種人類的弱肉強食、資本主義生態系所帶來的荒謬

我們在看外星人的「吃掉孩子」會覺得荒謬、噁心

但我們對應到真實的人籟生活,豈不也是如此?

一樣有一堆人出來喊著適者生存

依樣有人一天到晚踩在別人的身上往上爬

 

再來

若把這七個「族群」視作成為人類的「七個元素」

這樣的定義便可簡單明白

一個人的定義為何

若沒有「愛」,就同那些外星人一樣,雖然人模人樣的,但都不像人,只有愛,才有「人」的樣子

她把「有感情」比喻成懷孕(眼睛中有靈魂)

其實她懷的並不是孩子

而是自由,愛與平等這樣的「靈魂價值」

也是人類最高貴的價值

若照著外星人的古法

就好像是人類世界弱肉強食的樣子

底下的人再怎麼努力,終究只是在上位者的棋子

而我們還會冠冕堂皇的編織一系列的理由,說這樣的「體制』是為了為延續族人生存

但卻忽略了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而當外星女孩珊最終選擇了人性

這不僅呼應了龐克精神-面對既有體制的反叛

同時也呼應、主張個體存在的價值

在15年後

主角伊恩遇到了他和她所生的「孩子」

某部分也代表著龐克的精神其實已經在發芽

而他們當時所堅持的理想也獲得彰顯

「媽媽叫我們自己探索這世界」

世界是自己的,無論你的身份地位人生為何

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知識與人生

任何人或外星人,都不該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不該成就某人或為別人而活

也不該是延續種族的棋子

本片肯定了個體存在的價值

這是本片所要呈現的也可以說是龐克式的烏托邦(即便龐克是從反六零年代的嬉皮烏托邦所生)

 

全片也歌頌龐克文化

龐克的本質就是反叛

我好喜歡男主角伊恩在對外星女生珊的龐克定義

「撕裙子就是龐克」

裙子-象徵女性的枷鎖,象徵世代的眼光

而「撕掉他」便是衝破體制

在每一個地方都見到龐克對於七零年代英國次文化的影響

 

但在影片中後段,他也探帶我們省思龐克

我們人真的能無所顧忌,無所依託,純粹的享受,純粹的反叛嗎?

在珊因為瘋狂而隨便在台上親吻了小巴

對於伊恩萊說便是傷心、背叛

但這種感情上的羈絆基本上是違背龐克精神的

而我們真的能像龐克那樣做到瀟灑嗎?亦或是像尼可基曼所飾演的龐克教母一樣

被傷過後心已死?

終究事實證明

龐克文化是一種態度

但反應過來的,還是那份愛

只是用什麼形式來說明愛的本質

 

另外,也很欣賞本片的美術設計

氣球刻意用紅白藍

象徵英國

而外星人的七星陣則來自印度的古老傳說

本片有刻意向史丹利庫柏力克那時的電影致敬的味道

即便到了2018年,許多電影的特效技術已然純熟

但他刻意用人裝扮著誇張華麗的衣服

像是七零年代在做特效的樣子

有一種搞怪的復古感

刻意的塑膠衣、緊身褲

像極了安迪沃荷那時的未來科技

當時對於外太空及未來世界那種想像的電影場景(尤其在發條橘子當中可看到)

那種誇張的不切實際的多彩的迷幻的十分假的衣服到成為了本片的特色

不若未來科技或賽博龐克那樣,但我們可以抽離來看這種敘述本質

怪美的

 

若說到本片較為可惜的地方

便是他礙於片長

實在要說的東西太多

他既要說身為人的定義

又要歌頌龐克文化

某部分又要建構當時的背景

想的主角珊在生命選擇上的那個轉折不夠明顯

 

另外

感覺他們把「外星人」刻意有一種隱喻美國人的樣子

實則因為英國及美國的文化關係

二則美國的文化某種程度是延續英國而來,但卻有所變形(對於英國來說)

從男生們的對話,到他們對於美國文化的觀感

是略帶不解與敵意的

這種安排著實有趣

也代表兩國之間對於文化上的衝突與碰撞的解釋(某種程度上你也可以看作導演再暗示這個外星民族其實就是在說美國人)

那種弱肉強食主義其實就是在說美國戰後的巨大經濟文化,忽略了人的本質

透過龐克音樂,讓他們重新找到自己

 

正因為要講的東西太多

顯得在人的情感層面上沒有更深入的描繪

對於龐克文化不了解的人容易停留在表象的層次

但若細細推敲

導演的每一個象徵,每一個顏色每一個安排的奇怪台詞,都是有時空背景與劃時代意義的

 

然後我好喜歡片頭及片尾三個男孩騎單車那樣的場景安排

刻意用快速化格的方式來做呈現

頗具復古味

開頭的安排又像著名影片「猜火車」致敬

蠻巧妙與用心的安排!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部給寂寞的人的電影

 

現代都市的特色,人來人往的快速流動,雖然距離拉近,心卻拉遠

這種現象的電影鏡頭原型

我們可以從王家衛這部重慶森林中找到,

重慶森林的鏡頭下

有著王家衛與眾不同的典型

晃動的鏡頭如親臨現場般,時而傾斜四十五度角

燈紅酒綠的快速剪輯效果

在之後各大描繪都市男女的電影或MV中也可以看到這種用色和手法

 

重慶森林全片是在香港的重慶大夏和中環所拍攝

香港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擁有獨立的骨子和靈魂

異國風味的交織也為這部片打下本片濃厚的底蘊

這是這種歷史和複雜性

讓香港變成最有味道和特色的地方

本片沒有把香港包裝的井然

而是忠實的呈現香港的紛亂,繁忙,那樣的景框畫面反而可以讓人清晰的辨認

對,那就是香港

無論是中環獨有的的手扶梯

燒臘飯

快餐車

蘭桂芳的酒吧

賣著五月一日到期的鳳梨罐頭的超市店

若跟「香港製造」這部電影一起來看,幾乎可以飽嚐九零年代的香港樣貌

 

本片由兩段故事組成

並巧妙的利用些許元素來互相連接(如兩段故事的男主角都是警察(香港其中一個特色),阿may,娃娃,電話)

第一段是描述關於警察223(金城武)和女殺手(林青霞)的短暫邂逅故事

嚴格說來他們幾乎沒有愛情

而是透過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偶然溫存的一晚

在彼此心中找到屬於自己寂寞的燭光

金城武失了戀

彷彿頓時依靠,整天魂不守舍

我喜歡他對於鳳梨罐頭的比喻

那意象充滿fantacy,不真實,卻又赤裸裸地描繪失戀人的樣子

在失戀時彷彿全世界都繞著自己的悲情

連去超商買罐頭都可以如此詩意

王家衛把那種圍繞自己轉的感覺拍的好真實

失戀這種抽象的事物,藉由具象的物體,如電話,5/1日到期的鳳梨罐頭而具象化

再說林青霞這個角色

在電影中,兩位女主角幾乎都戴著墨鏡

林青霞的墨鏡在電影中賦予了神秘感,某方面也是不想讓人看穿她的本質

說穿了她其實根本不是走這一行

在需要冷酷無情個性的殺手角色中,

她在電影前內就露出好幾次狠不下心的時刻

這跟Leon中的殺手尚雷諾有異曲同工之妙

冷酷的殺手都有著一個反差萌的個性

另外,真正的殺手也不會穿著一身金色風衣在街上趴趴走

某部分這除了刻意豐富電影色彩視覺之外

也凸顯出這個殺手本質的不同-她不是一個真正的殺手

這種躲人又不避諱的穿衣風格

或許是在訴說某一種寂寞

能在茫茫海中找到相同的頻率

 

轉場透過快餐車店,

來到663(梁朝偉)與阿菲(王菲)的愛情故事

阿菲偶然間被常來快餐車車店報到的663給迷上

從他前女友寄給他的那封信開始

那封信是分手信,象徵結束愛情

但對阿菲來說卻是愛情的開始

因著663失戀的房間作為意像(心房)

阿飛開始整理他的「房間」

從有型的整理打掃

道無形的慢慢置換

一直到忽然換季(某一剎那),663驚覺到的一切好像改變了(驚覺他已經走出失戀的陰影,並且喜歡阿菲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不就是這樣嗎?

往往我們總以為自己喜歡著某個人,為了他的失去感到傷神不已

卻也在無形之中慢慢喜歡上另一個人而不自知

這樣的愛情在電影中看似莞爾,卻總是發生

而當663終究發覺到阿菲偷跑去他家(知道她的心意,有跑進他的心房之意),自己也對她有感覺

決定鼓起勇氣拋開過去,讓新的飛機降落在他的房間(面對新的愛情)

他決定主動約她在加州酒店,等著她赴約

但...她沒出現...

 

為什麼阿菲要離開呢?

 

對於阿菲來說,她不確定他自己是喜歡這個狀態(愛著人的愛情狀態),還是喜歡著個人

因為愛著人的狀態太美好,太像夢

而她也不確定他的邀約,到底是因為喜歡她,還是把它當作前女友的影子,或是情感上的移情遺留

所以她給了彼此一年的時間,好好審視他們兩個對彼此的感覺(這裡真的好夢幻,一般來說人怎麼會給到一年)

就像電影的插曲「夢中人」

對於阿菲來說,663的存在就像夢中人一樣,而當夢境成為現實,她不確定是否喜歡上的是夢或是真的663

 

 

王家衛的電影色彩五顏六色,霓虹般的彷彿正沖負的顯影效果

都市街頭的絢麗和流動,以及不時那晃動的鏡頭

這種過曝的,朦朧迷茫的色差感(正沖負片效果)

帶出了香港城市的美與流動,疏離感

好性感的鏡頭語彙

 

還有一大堆的象徵

鳳梨罐頭象徵愛情的期限

663的濕毛巾象徵自己的感情仍舊豐沛,乾癟的肥皂象徵因失戀而不堪的精神與身體

阿菲進到他家幫他澆花,打掃,表面上幫他整理房子,其實是象徵幫他整理心情,修補他壞損的、失戀的心

飛機起飛象徵另一段感情(之前阿菲把飛機丟到魚缸內象徵他想把663過去的愛情撫平甚至幫他忘卻失戀的痛苦)

角色的轉換(之前是663穿制服,阿菲顧店,後來變成阿飛穿制服,663把店頂了下來)

663起初都不看信,象徵都不面對自己或面對真相

還有好多好的的象徵和呼應

 

最後

我真心喜歡王菲那頭俏麗的短髮和法細橫條紋的穿搭,時而古巴領襯衫的率性

真的很有個性!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很喜歡像荻上直子這樣風格類型的導演

用鏡頭說話

一整部片分鏡的鏡頭並不多

多半是用第三人稱視角來呈現

有些對話鏡頭和劇情脈絡甚至超過30秒

這在電影的運鏡中並不常見

節奏也因此較慢

但我們絲毫不會覺的本片有任何拖泥帶水的味道

相對的,因為這部片這樣的鋪陳方式

讓我們可以更了解主角凜子與友子的心路轉變歷程

也許像這樣題材的電影

實在不適合快節奏或是多鏡頭切換的方式來進行

 

對於友子來說

才11歲的她生活充滿著自卑

破碎的家庭,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

沒有給過友子溫暖,生活作息亂七八糟,更遑論擔負起媽媽的責任

我們來看導演給的鏡頭-相較於對話,

導演先拍了友子拆開超市冷凍飯糰的包裝,

然後帶到友子家中的垃圾桶,滿滿的都是飯糰的包裝

這樣一兩鏡,便可以完全呈縣發生了什麼事情及背後代表的寓意

另外有一鏡,是友子媽媽回到他所拋棄的媽媽(友子的啊罵)身邊

在睡著的阿嬤旁,唱著歌

這首個阿罵會唱,友子會唱,友子的媽媽也會唱

親情是斷不掉的

無論距離再怎麼遙遠,無論發生再多的事情

那份情感依舊在,

導演不直接拍攝他們重逢的畫面

而是透過這樣的鏡頭,

三兩下,便敘述了他們當下的心理狀態

 

本片忠實的呈現製造的對立衝突

但是用如此沈穩及唯美的方式

不撒狗血,但觀眾可以感受到劇情及演員所帶動的張力

也許是民族性使然

那種壓抑及內斂的個性也是本片的大亮點之一

也讓我們看到日本人在面對LGBT議題時所呈現的方式

 

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人,不需要被「憐憫」,但求更多的尊重與同理

在片中透過孩童的霸凌、甚或是大人的歧視

帶我們更真實地透過另一個視角

省思我們對於他們的所作所為

為什麼一個沒有錯的人,只是因為性別的認同跟別人不同

就需要「鼓起勇氣生活」?

為什麼跟一般人不同,就必須要排擠?

什麼時候性別的框架凌駕了愛?甚或基本的尊重?

 

在面對這些衝突時

凜子告訴友子「我會用針一針一針的織東西」

電影主題的確是「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但一直到電影中段我們才知道凜子到底在編織的是什麼

 

導演使用「針」這個意象,真的好美

真的特性溫柔,卻須謹慎及細心

導演用它來具象化所謂的煩惱及發洩的情緒

當凜子被嘲笑歧視,或心有不甘時

她就會拿起針來一針又一針的縫(具象化)

針對於凜子來說,也可以是愛

它也可以是縫合友子破碎的家庭與失去的母愛

凜子在最後臨別時,縫了一對針織乳房給小友

乳房在凜子(那時還沒變性前叫做凜太郎)中學時,她的媽媽曾經逢給了她

並且對他說「真的很抱歉,沒有生給妳一對乳房,這個假的先暫時用吧」

這樣的舉動實在太催淚,也讓我們知道媽媽對於孩子的愛是超越性別的

並不會因為他的性向所改變

反而是能真正了解兒子(女兒),一起陪伴在身邊

凜子會逢給有子乳房

倒不是要友子變性(而且友子已經是女生了)

而是要給她一個原生媽媽沒有給的愛和家庭溫暖

這對乳房,也象徵她能隨時陪在小友身邊,讓他隨時有乳房可以摸(有母愛可以感受)

 

我很喜歡凜子讓小友摸乳房那兩段

最剛開始小友看到凜子,覺得他是個怪胎(只差沒說出口)

看到她胸口隱約露出來的乳房,整個人呆住

凜子見狀,便問小友「要不要摸摸看」(一般人應該是不會這樣問啦)

小友當然害怕地拒絕了

但到了影片中段,當小友晚上睡覺時(最脆弱的時候),她轉過身來,給凜子就躺在她身邊,就像她媽媽一樣

於是她摸了凜子的乳房

這象徵友子接受凜子的愛

雖然不是真的,雖然觸感沒有真奶來得好(凜子自白),就像雖然他不是真正的女人

但比起友子的媽媽,凜子所給的和做的其實更多

是不是女人,真的重要嗎?

 

本片也藉了佛教的觀點

「108」這個識字是個業障

凜子之所以「認真編織」

其實是在縫假陽具

當她織完108個假陽具,然後把它燒掉後,凜子就要去把身分證上的性別換成女性

這是一個十分美麗的象徵概念

陽具象徵的是過去的自己

也象徵種種的不平,累積在他身上的不公與錯誤

而把它「針出來」,就象徵把情緒及過去料理出來

抒發了情感

而「燒掉」,象徵浴火,訣別他是男兒的身份後,開始新的人生

其實全片在許多地方都用到了象徵

乳房亦是、陽具亦是、針線亦是,但我們絲毫沒有覺得不舒服或難堪

這樣漂亮且沈重的性別議題,更是給螢幕前的觀眾上了一課

 

性別議題,尤其是跨性別者,

在成長的過程中,多半沒有凜子來的幸運

家人的不諒解,同儕的霸凌,社會的歧視

但他們選擇用愛來化解一切

大家一樣都是人,都需要被愛,也都可以給予愛

人人生而平等

當我們可以不用把這樣的人視為「議題」時,才是真正的平等

 

願一切安好,

願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更溫暖的人。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父」之所以成為經典

除了經典的黑幫愛恨情仇劇情之外

對於人性的描繪更是讓這部神作更上一層樓

以了重量級卡司馬龍白蘭度加持

他真的將方法表演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另外本部片也捧紅了艾爾帕西諾、勞勃杜瓦等人

這裡我們不細談劇情內容(直線式的劇情應該不難懂)

就針對電影中幾個經典的橋段來做分析討論:

 

1.盜亦有道:

當初維托-柯里昂尼答應幫忙包庇販毒事業的話,不就一切都沒事了?

連他的軍師湯姆都這樣建議他

但他為什麼不做?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盜亦有道」

柯里昂尼身為黑幫,縱橫黑白兩道之間

賭、酒、色,唯獨不碰毒

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前述東西都是「附加品」

是人們會想要的「慾望」

換句話說是「附加的」

但毒品不是,毒品沒有人會天生「想要」,它不是天生的慾望

但一但接觸了,就終身脫離不了了

維托認為這樣是「不道德的」,所以拒絕這宗生意

也造成了悲劇性的開始

 

2.為什麼麥可會讓湯姆「被退休」?

其實麥可在繼承他爸爸維托的事業時,湯姆尚健在,

嚴格算起來他也是麥可的哥哥(維托收的義子)

然而為什麼他上任後,就免去湯姆重要的「軍師」工作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爸爸的人(父親的軍師)

即便是他很信賴的義兄,也沒有背叛他

但他想要走的就是不同於爸爸的道路

一句「你不適合在亂世中擔任軍師」

這話除了道盡湯姆天生較怕衝突、過於謹慎的缺點之外,

也說明麥可認為湯姆應該隨父親一起退休了

他不適合現在這樣的局面了

聽起來很殘忍

但我想正是因為這樣的眼光和膽量(老闆型)

造就他能撐起爸爸的「教父」頭銜

而聰明的湯姆也知進退,不搶光環(也可能是過於謹慎的結果)

 

3.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在戰後蓬勃發展,主因來自於美國在戰後對於集體環境的不信任及絕望

戰後美國充斥著懷疑主義,甚至發生著名的好萊塢白色恐怖

整整50年代均是,

間接造成古典好萊塢的衰亡

但他滋長了一種電影類型-黑色電影

傳統的卡波拉的歌頌美國已不再被認同及接受

這股黑色電影熱潮一直延伸到60年代中後褪去

但他的精神卻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黑色電影的特質其中一項便是主角並非總是那麼的「全然正義」

常常是要遊走法律邊緣的,

像教父這樣的角色,更直接揭示主角根本不是正義之人(是黑幫)

暴力、法外、檢察官和警察的貪腐、蛇蠍美人、權力鬥爭

某種程度上,也說明當時的人心中的投射,滿足大家的想像及社會現實和期待,

相較於那種全然的英雄主義

這樣的電影反而真正演出某種社會性

大家靠著這樣的電影獲得情緒上的抒發(某種同理,認為其實警察或眼察官也有某種程度的敗壞)

既然大夥兒在現實生活中抓不到他們的把柄,那就把他們演出來

並且相信他們的人性是貪婪的

我們可以看到希區考克系列,或之後的史丹利庫柏力克系列電影

都可以看到黑色電影的影子

1972年上映的教父,距離黑色電影大起的年代已過了好久

但他仍然可以喚醒觀眾那種對於不正義及法外之徒的想像及期待感

他的確神格化了某些黑幫及教父

但那種後續效應是導演及製片當初絕對想不到的

直至今日,我們看到的許多黑幫電影,均有教父的影子

也可以算是鼻祖了

 

 

4.為什麼麥可會說「不是」?

麥可在凱(麥可的第二任妻子)質問到底是不是他殺了姐夫,並求他認真的回答她時

麥可定定的看著她,聽了好幾秒(觀眾也跟著屏息)

(題外話,導演十分懂的抓取電影本身的節奏感,而且本片隨時充滿著暴力與驚嚇

越是美好的畫面,你越要提心下一秒導演會不會把他給炸了或開槍殺了)

然後麥可開了口,說「不是」,

這時我們瞬間明白了什麼...

為什麼他會說不是呢?

因為他可能想要保住他在太太中最後的形象

也可能是想要愛他的太太,保護他避免受牽連

可能更重要的是,爸爸對他最後的叮嚀,是叫他要小心,

他繼承了爸爸領袖的特質和狠心、冷靜的個性

為了小心

他連他太太都不能相信,為了避免留後路,所以選擇連他太太也騙,避免留下任何可能是報復他的根

當最後他太太雖然選擇相信他

但從門後望著一路人馬重新親吻她的手,把他當作新的柯里昂尼閣下

就知道這一切已經成定局了,麥可儼然成為了新的教父了

(也就是她單純的麥可已經回不來了)

 

我認為壓垮麥可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義大利的愛人阿波羅尼亞被殺

他當初應該是想要在義大利定下來的

但當他親眼看見他老婆被炸死(原本他也要在車上的)

那一炸整個改變了他

回到美國後

他遇見了舊情人凱

他看著她的眼睛同樣對他說出我愛你

但觀眾的我們明顯可以感受到那不是愛(義大利的那個一見鐘情才是他一生的摯愛)

而他的摯愛和純真也被炸掉了

站在她面前跟她說說我愛你的人

只是一個希望有人能幫他綜理家務,讓他更能接近權力的核心(老大一定也要有一個太太這樣完整的家的概念)

有一說,當年他拋下美國的情人,其實是想要拋棄他在美國的一切生活

而他在西西里島經歷了老婆阿波羅尼亞事件後

決定又回來,代表他終究躲不過命運

 

5.老柯里昂尼的逝世:

老柯尼昂尼維托(馬龍白蘭度)一生叱吒風雲

最後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晌午,自家的後院中,陪伴孫子玩遊戲時心臟病過世

這對他來說,死的真的太美好

導演給予柯尼昂尼最美的善終,在經過無數風雨,能以這種方式闔眼,而非橫死街頭

是他們家族最夢寐以求的

也算是給這樣一個時代的大人物一個該有的尊敬

我很喜歡想孫子跟他玩ㄅ一ㄤ ˋ ㄅㄧㄤˋ手槍遊戲的隱喻

維托終究要死於槍下的

但這是由他孫子玩遊戲的手指假裝的

他輸給了孫子、輸給歲月、也樂於輸給這一切

最權謀的人輸給了最無害、最單純的人

這一切的象徵隱喻太美了~

 

6.麥可這樣的一個人:

哥哥桑尼脾氣火爆

湯姆謹慎卻易怕傷和氣,過於保守

次子佛雷德廢物一個

小弟麥可則集桑尼與湯姆的個性於一身

有勇氣

有權謀

是最像當年老柯里昂尼的人

 

當初他原本最不想要他入這個社會

但其實,他是最適合的

他也從當初單純的大學生,受到社會的洗禮

在一次次生命受到創傷(老爸被開槍,哥哥被殺,情人被殺)

一次次的傷心絕望,憤怒及心力交瘁

加上他的能力及權謀,造就了他這樣的一個人

可以說環境改變了他,

使他被迫加入這一場局

成為一個冷酷又極具魅力,權謀的柯里昂尼閣下

而他也為了保住他自己,對姊姊及姊夫痛下毒手,說姊姊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他就得是

片末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狠毒及權謀。

 

7.本片也創造了許多經典的台詞

「我會開出一個讓你無法拒絕的條件」

「在我的地盤,讓你可以安心」

「這終究是一筆生意」在當初湯姆安慰桑尼時,跟最後泰西歐像湯姆求情時均有提過

而看看麥可

我們可以看到之後麥可的談判,說服技巧,都有著爸爸的影子

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跟他的爸爸在學習的

麥克家族中最有潛力,也最聰明的人

而這些經典的台詞也貫串全片

導演很刻意的讓這一切重現

除了加重電影的張力及感受性之外

對於電影的文學性也有所提升(前後呼應式)

讓原本單純的黑幫電影添了幾分詩意及俠氣

 

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

除了被時代所創造

更重要是他要能創造時代

而教父,這兩者皆兼具了。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較於一些懷抱明顯中心思想主題的電影

諸如好萊塢,迪士尼,漫威系列等

像鋼琴教師這類型的片更能看出演員的演技及導演掌鏡的功力

並非這類型的電影不帶有批判思想或道德價值

但他聚焦的是微觀的個人

比較接地氣,反映出一般人真實的生活

即便描繪的人並非你平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樣子

但透過導演敘事的方式

較能讓觀眾進入所謂角色氛圍中

鋼琴教師便是這樣的例子

也是他之所以引人入勝的地方(不是只透過錢和刺激的音效科技影像來贏得觀眾的口味)

 

伊莎貝雨蓓飾演一位年屆四十,單身的鋼琴名教授艾莉卡

想當然耳這樣一個有身份地位的女教授,對於自身的因為要求一定十分嚴苛

她一絲不苟,甚至到無人性,對他人講話也十分刻薄

冷漠,嚴肅,人不和,不會或不屑與他人社交,略帶高傲

這樣一個人,努力的壓抑自己的情感,在大眾面前十分冷靜,不苟言笑

你有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

跟著電影鋪陳,我們可以得知為何她會有這樣的個性

全敗其母親所賜

媽媽是一位控制欲極強的人,

某種程度媽媽的控制欲也來自於爸爸重病及女兒的優秀

以及她對於中一手帶大的女兒的佔有慾及控制權,延伸出來的焦慮感

她把女兒掐得好緊好緊,嚴格想掌控女兒的一切

深怕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兒會哪天飛離他的手掌心

你我身邊使否也有這樣的一個人呢?XDD

 

像這樣一個冰山美人的苛薄教授

生活是如此規律的,儀式性且壓抑的

她的發洩多半來自性及自傷-這種原生性的生理刺激

想當然耳,這種24小時的精神緊繃,在解放時,定比一般人要來的激烈許多-艾莉卡習慣流連成人電影,找到SM性刺激的快感,

但那也只是「她以為」,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性解放

 

而這時,彗星出現了,他的學生華特,打破了她詭異且高張力的平衡,我們才知道原來她所建築的高牆是多麽的不堪一擊

 

 

從引動,抗拒,壓抑到釋放

艾莉卡的愛全然不正當的潰堤

在自己長期的壓抑及母親影響下,她無法處理她的情感,或說她根本就不會

她渴望被愛,渴望被征服,在寫給華特那封SM求歡信中,字句行間想表達的其實是她想要他

但她搞錯了,愛並不是佔有,也不是誰「控制了誰」就代表誰愛誰

她這樣精神式的虐愛,造成了最後的悲劇,也間接把華特給逼瘋

如果華特或是艾莉卡其中一人能夠先認輸,就好了

 

艾莉卡嚮往在性愛中獲得刺激與快感,她天真的以為這樣的愛情是帶有征服性的,只有這樣的愛才能完全征服她

殊不知真實真的發生(華特強暴她)時,其實心裡根本就無法接受

表面上是性虐和被虐的遊戲

但實質上,被虐的是心理

 

艾莉卡那種忽然十分親熱

忽然又冷若冰霜,

華特也是

前一晚才跟她上過床(強暴過她)

但隔一天遇到,卻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這樣對當事人(另一方)在其中必須不斷的猜想,心理千兜百折

這樣極冷極熱,也難怪會逼瘋彼此

 

艾莉卡把一切的愛都釋放,不計形象,只求挽回華特,甚至不選地點,直接在體育器材室內急著幫華特口交

但華特已經被傷害了,他被信嚇到,被艾莉卡這種瘋狂壓迫、窒息式的愛法嚇到

 

無論是怎樣的性虐待,前提還是要知道他是愛著你的,是在乎你的

當這一切都沒了,怎樣的生理刺激都是枉然

就像之前所述,性只是表徵,有沒有感情才是一切的根本

或許在他們兩人當中,若其中一人接受了對方的情感,也許就不會發生結局這樣的憾事了

最後艾莉卡在華特裝作什麼也沒事的跟他打招呼後,往心上捅一刀,這是個象徵,一方面自殺,二來也象徵她的心被捅了一刀,正在淌血

她無力去面對以敞開心胸卻一頭空的下場(沒有辦法接受投資的回不來,像極了她母親給的觀念)

全世界對她而言都不再重要

另一方面,也許藉著這種更強大的自傷行為,來換回華特的心,這就讓導演留給觀眾自己去猜想了

 

母親在影片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這部片中的母親幾乎感受不到他的母愛,或者我們可以說,她太在乎女兒的成功了

她寧願女兒能完美的上台表演

也不願意停下來,好好聽聽她的苦

她要的是一個能隨時在她身邊一個完美的女孩,至於她受什麼傷,不太關心

(艾莉卡在被華特硬上之後,她擔心的問女兒有沒有怎麼樣,但隔天的結論卻還是「反正你只是去代替表演的」,這時我們才知道原來她是擔心會影響到她臺上的表現)

一個正常的媽媽在女兒發生重大的事故,哪會這樣處理事情

只能說不正常(病態期待)且控制狂的母親,造就了一個控制狂,極度壓抑的女兒教授

教授這種全有全無的自虐式愛情,毀了華特,也毀了自己

 

全片呼應這種壓抑的情感

大量的運用黑,灰,白三色

一方面也呼應了鋼琴的顏色

諷刺的是,在詮釋舒伯特,克萊門斯這些名家,應該是要很感性,對音樂很有共感的鋼琴教師

卻是如此壓抑、控制自己的感情

冷酷、制式化到大爆發,換來悲劇性的結果

另外,導演多次用單鏡頭特寫伊莎貝雨蓓-那種在冷酷壓抑下的感情

只能說她真的詮釋得十分到位

多次單鏡頭的特寫五官,在壓抑中強忍情緒和淚水

還有那長達一分鐘的強暴戲,艾莉卡的驚蟄茫然表情,導演卻不放任何音效,也沒有用影子或借物等引人遐思的安排

直接給予觀眾是最無聲地劇烈衝擊

觀眾的震撼程度及能量不在話下

伊莎貝雨蓓不愧是影后,詮釋的相當精彩!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色情挑】-自由

本部電影在描述一個音樂家妻子茱莉在車禍意外痛失丈夫及女兒後,從痛苦到自由的心路歷程。

 

一般要表達自由的主題是什麼?

一般的導演或編劇都會想要用抗爭啊,不公義啊等等的大主題

但奇士勞斯基的「自由」卻是探討人的受傷後欲解脫的「心靈自由」

原來自由還包含了「走出傷痛」

而女主角茱麗葉畢諾許精準地抓到了那個被禁錮的靈魂到破繭而出的那一自由的瞬間

本篇看著茱莉從無感到痛苦到最後釋懷再到坦然

電影精準地抓到了「心靈自由」所會面臨到的項目與困境

 

全篇用藍色的色調,反光側目小道去玻璃紙水晶燈都是藍色的

這樣的自由顯得有一點陰沈,製造出反差感

女主角想當然耳通篇穿的是藍色的上衣,整部片看起來略帶點抑鬱,卻沈重真實,

再配上音樂之餘主角心境的轉折

(可觀察到本片在主角一開始時運用的音樂是較為平板、抑鬱低沉,可到主角的心境轉折時的那幾聲突然的提琴巨響,配樂的選用也看得出導演的特別用心)

我們在面對一個重大事件時,過不去的往往是自己

挫折感,失敗感,愧疚,痛苦,悔恨,放不下等等

而當這一切被時間慢慢撫平

直到那麽一天那麼一刻

回過頭來,會發現原來早已自由了

 

【白色情迷】-平等

本部片導演企圖從描寫一對怨偶互動的始末,藉著男女主角的互動來暗喻政治的現實與殘酷,也是我三部裡面最愛的作品。

 

永遠也忘不了男主角一開始落魄現身的樣子

男主角穿著m51 parka

裡面著著略舊的西裝襯衫

像極了落寞的mods

導演一直拍攝群鴿

鴿子代表的是和平

但在法院一開始鴿子就拉了一坨屎在主角這身衣服上

象徵的諷刺意味明顯

另外群鴿的飛過也代表幸福

飛走代表什麼意味明顯

然後鏡頭便帶到離婚訴訟庭

男主角在壓力下不斷詢問法官-平等是什麼?不會說法語就不聽我說話這樣平等嗎?

句句扣題「平等」

鏡頭不時再帶到女主角冷漠的表情及回應

觀眾從這樣幾鏡大概就能猜到男女主角當前所遇到的問題

 

全篇承襲藍色情挑

大量的出現白色

女角多明尼加的頭髮是白的

白牆(刻意的白),白色日光,法院的死白,男主角的慘白

一系列呈現了都想要更平等的元素

男主角用的銀白色整齊的梳子象徵水平

 

折騰了一番,男主角終於回到故鄉波蘭從操舊業(理髮師)

卻在一次次的意外中致富(買地暴利)

而男主角一心一意想要報復只為平等

導致他在成為大富翁後用計讓女主角上當,重回他的懷抱

又設局讓她入獄

觀眾在這一連串荒謬的劇情安排中已可逐漸看出端倪

 

所有的平等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權力之中

從影片中也漸漸看到權力的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導演從原本的低視角

到主角慢慢致富後便成了中高視角

從影片中視角的改變也透露出一些端倪

婚姻代表著契約

買賣也代表契約

監獄是讓一個案件有公平對待的機會

但在本片中,這些都成了不平地的原因或結果

 

本片也悄悄呼應了政治面

回到1992年

當年蘇聯解散,象徵共產主義的垮台

本片中的兩位主角一位是代表著自由的法國

一位是代表剛垮台的波蘭(共產華沙)

兩國之間本來就有著不平等的待遇及態度

連外界給的眼光也不同

這也是在這兩國的人物代表婚姻中所欲表述的立場

(選用「婚姻」來代表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相逢實在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婚姻在大家眼中是期盼的,是契約般男女平等的,但這段婚姻卻是十分失敗的開始)

簡述如下:

某程度上男方代表的是共產主義

女方當然是資本主義

一開始在離婚法庭中,男方(共產主義)爭取的是平等,他說「難道不會說法語(不跟隨資本主義)就不聽我講話嗎(就沒有話語權嗎)」?

(諷刺的是男方爭取的是平等,在象徵公平正義的法庭中,但這個法庭卻是在資本主義的國家所開的,這樣是否有公平可言?)

而女主角說「曾經愛」,意思是「曾經想幫助過共產主義」或「曾經對於解放,共產世界瓦解的想像是美好的」

如前述,婚姻則代表蘇聯共產制度的瓦解(接觸了資本世界)

而女主角在影片剛開始的態度也代表著資本主義對共產主義的不屑

(從女主角在家中對男主角說:你不懂愛、你不懂我愛你、你甚至不懂我恨你,你不懂我想要你)

我想導演要告訴我們其實他覺得共產主義根本不懂資本主義其實是想要蠶食鯨吞共產主義(女主角說「你怕了吧!怕了吧!就像是資本主義對共產世界那種又怕又恨,看起來怯懦的叫囂口吻)」

而共產主義還傻傻地認為資本主義的世界是美好的(男主角還是表示即使這樣他還是好愛她)

自從結婚後就再也沒有給過幸福-自從瓦解後其實再也得不到快樂

(之前的對共產瓦解的美好就像對婚姻的憧憬與期盼)

結婚後老公便性無能-從資本主義介入後,資本國家從來就沒有從共產國家中得到好處

決定離婚-要拋棄剛脫離共產的國家,像是波蘭

導演透過男主角的境遇想我們親身示範、演練了一次共產主義是如何被資本主義所洗滌

某一部分也是拍出資本主義下的虛偽和剝削(從土地的翻倍售價、男主角半哄騙老農夫賣地等橋段)

手錶說是蘇聯製的爛貨,其實就是在表述波蘭本身說「共產主義」是爛貨,畢竟是蘇聯創造出了共產主義

某種程度上這也代表了波蘭當前的心境-覺得共產主義的一切都是不好的

而二法郎所代表的意義表面上是男主角努力掙來的,所以他不願扔,也扔不掉

其實導演是在告訴我們「扔不掉的原因」乃是因為資本主義已被深植人心

而男主角丟了兩法郎進棺材,也象徵最後他的初衷也死去

 

另外男主角遇到的貴人,一心想求死,這個貴人有太太,有小孩,有錢,卻想死

導演透過它來描述資本主義下的空虛

最後女方被陷害,關進黑牢

而他在監獄中對著男方,表達想要自由平等,

重提婚約

男主角哭了

因為這時他想到了當初他所做的一切

都是為了平等

但是換來這樣的下場

這樣就是真的平等嗎?

套用到前面的資本和共產主義的比較

當最後我們對於另一個相對應的個體產生剝削、最後贏得勝利

這樣的我們是否覺得真的平等?

共產主義是以平等起家的

但我們在追求平等的過程中往往是從「不平等」的心態開始的

所以無論是愛情或是社會現狀

人們往往只想要「更平等」

那麼按照這個邏輯

所謂的「皆平等」的共產主義根本就不存在

所有的事件和價值觀其實都可以被買通

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

 

還記得一部經典的電影「再見列寧」中,

男主角同樣為了要取悅媽媽

建造出共產世界仍存在的假象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表面上資本主義帶來了新氣象

但不全然是好事

一個制度久而久之成了文化

而當我們所謂的「主流文化」侵入一個地區,甚至一個世代

變成所謂的函化或同化

對於原本的世界是否真的是「救贖」?

這種強烈的衝擊本質上還是掙脫不了權力、階級與鬥爭

馬克思主義中認為「金錢」是影響人類最下階層的東西

也是因為金錢這樣的價值觀

他認為會對於整個社會產生一種剝削

在影片中也具體的提到了金錢所帶來的影響

它的確成了階級及人類世界的規則與話語權(給錢買地、買關係、翻被炒地皮、請傭人)

在老公說前妻「一定會來的,畢竟這是一筆龐大的遺產」的時候

其實這隱藏的就是無論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再怎麼崇高

到頭來都敵不過金錢的誘惑

在金錢之下

所謂的愛情、地位、名譽、甚至事性命都可以被衡量、被計算

 

導演既撕開資本主義的現實

也批評共產制度下的虛幻,更諷刺在共產主義下其實也是另一層權力和金錢的剝削

又可以以愛情的主題來進行包裝

著實需要崇高的功力

實在太高竿了

 

【紅色情深】-博愛

本片在探討「人性」往往不是由法律所能定奪的,法律有時只是忠於法律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彌償的意義,甚至是違背人性的,真正能讓自己解脫的是「愛」本身。

 

延續白色情迷「平等」的主題

本片更直接把主角變成了法官

法官是最常遇到道德兩難的一項職業

他要忠於他的職業所賦予他的權力

既要符合法律的標準

但往往做出來的判決又是不符合道德人性的

本片集結了兩者

便可以稱作是奇士勞斯基總結的一部大作

 

在老法官的眼中

因爲當年年少時的情傷

導致他對週遭人的懷疑,也不信任他判斷的一切

(就算他真正做到了對這個人的判決結果實質是好的,如他提到的水手)

他也對自己的職業身份和道德判斷沒有任何信心

而在他退休前

他審了當年他的第三者(介入他和他女友的人)的案件

他給了他「合乎法律」的判決

但就他後來跟茱莉所述

他的憤怒是憤怒到想要殺那位第三者的

但,他給了他「合法」的判決

卻沒有給他心裡公平的對待

這種不平的挫折,矛盾感

使他申請提前退休

也造就他現在這樣對人性懷疑的處境

某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的懷疑

 

再說說朱莉

茱莉是一個剛成年

對於外來的一切充滿憧憬

敏銳細膩的一個人

對於自己的感情也有所困境(透過男朋友的電話顯示顯然是個控制狂加不信任茱莉,幾幕的顯示中茱莉似乎跟模特兒攝影師也走的太近)

算是一個在剛成年懞懂階段的少女

在片中茱莉因為撞到老法官的狗

基於「愛心」,於是茱莉把狗欲送回退休法官的手上

無意間發現了他其實一直在竊聽別人的事實

但他竊聽好像也沒有特別的意義

就只是單純「竊聽」,然後為他所知道人性背後的欺騙等等一切沾沾自喜

充滿正義感的茱莉自然不能接受這種方式

在第一次的會面,茱莉帶著「厭惡」的情緒說出了「你真可憐」

這句話著實嚇到了法官

也讓他反思他這麼做的原因,

同時漸漸找回了喪失已久的對世間的「愛」

 

茱莉在跟退休法官一次次的相處之中,竟漸漸解凍、開啟法官的心靈

而法官相較於其他人,也是茱莉情感寄託的對象

於是,法官漸漸對他敞開心胸(法官邀請她來參加他的生日,茱莉也邀請他來參加他的模特兒走秀)

兩人建立起忘年之交般的情感

或許

導演在其中讓兩個彼此極端的人有一個因為愛而溝通的橋樑

「博愛」的精神,除了對國家,更是對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如茱莉之於老法官)

但那種愛並非施捨憐憫的「愛心」

到比較近乎於一種「感知」

一種彼此的救贖

女主角在人生茫然的時候找到老法官

而老法官在不相信人性的最終遇到了茱莉

 

我好喜歡導演最後讓演員一一謝幕的方式

他竟然可以用一場「船難」

把所有的演員給串起來

也象徵奇士勞斯基所要告訴大家的

就算遇到風雨

倖存者依然是這些人

愛可以救贖這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暴風雨把茱莉的大型海報給吹了下來,象徵他會遇到災難)

 

奇士勞斯基在片中運用了表現主義

一方面透過女孩的層層探索

解開了老法官的心防

二方面也將老法官年輕時的樣子透過平行時空的表現主義運用方式(電影的另一線是奧古斯汀和他女友)

造成同時時空可以敘述法官的現在和過去

這是相當高超的電影語言敘述方式

不用單一的時空項度拍攝

也不去玩倒序法或複雜的剪接

他用一個看似就發生在茱莉身邊的年輕法官直接演繹老法官的年輕時候

造成呼應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女孩像是兩位法官生命中的救贖

她救贖了老法官

看結尾的畫面也像是準備救贖年輕的法官自己

 

本片也探討法官這樣的職位

他某種程度上就像老法官所述,有著「說對」或「說錯」的判決權力

但有著這樣的權力,並不代表每一個判決都符合人性

更應該說,人類比法律要複雜的許多

在人性的面前,法律就好像是一紙玩笑

是笑話的篇章或最終端

因人性而生法律

但法律卻不能給我們最想要的人性

我們終究想要去愛、去被包容、去被了解與尊重,或是真正去被「撫平」內心的創傷,甚至報復

這些都不是法律所能給的

也許這也是老法官灰心的原因

他因為年輕時候的經歷而不相信人性

導致他認為一切的法律其實也是虛假的,改變不了人性

 

但導演卻同時又安排了女主角茱莉這樣的一個人出現

代表這世上仍會有這樣一個願意相信人性的人

某種程度上茱莉也給了這位老法官一個面對自己過去感情的經驗

讓他重新相信人性

重新去愛、去痛

因為終於有人在乎他

 

最後一幕切到茱莉被雨淋濕,在紅色船邊轉頭的那一幕

正巧跟之前拍攝平面模特兒照片時她最喜歡的一張

從這裡也看到導演的幽默感

現在的預言未來真有可能發生

而外來在法官的夢中是如此美好

「你大約50歲,早上醒來,對身邊的神微微笑,感覺好幸福」

那是最簡單,最美的愛和祝福

 

本片也大量的運用紅色

紅色代表愛

愛會驅動(紅色的吉普車)、可以貼在胸口(女主角的衣服)、眾所皆知(掛在牆上的大型看板和紅色的電影院)、會混亂(酒吧的紅色調)

愛的確會傷人,

但也可以救贖人

說穿了愛就存在社會的每個角落

端看我們怎麼去感受它

 

【共同】

奇士勞斯基幾乎都從低角度去拍攝

讓觀眾有一種貼近主角的錯視感

常用的第一人稱角度來拍

尤其對於他所喜愛的御用女伶(如依蓮雅各、茱麗葉畢諾許)

他很愛用一整個極近的鏡頭去特寫女主角

除了拍的唯美靈動之外,更讓我們彷彿身歷其中

奇士勞斯基敘述事情的主線並不複雜

主角也常聚焦在同一人身上(十分好辨認)

特寫人物非使用劇情的廣度,而是深度

藉由前述的鏡頭拍攝方式深入的探討他所欲表達的主題或人性

當然,這也要考驗一個演員的演技

畢竟她幾乎是撐起整部片的靈魂所在

像這種非典型的拍攝選擇和影片呈現方式

可謂奇士勞斯基個人獨特的風格

 

三部片也分別按照所屬的顏色來作色調上的選擇

好佩服他們在燈光、美術設計、攝影及運鏡上面的運用

也佩服導演選色的功力

不會通篇的使用暖色調或冷色調

但卻又很明白的告訴你本篇的主色為何,不致使人厭煩

 

三部片均探討著「人性」

而這樣的人性

更加了奇士勞斯基種種悲憫精神

或許跟他當年的時空背景、政治現象有關

他所構築的人物之厚,往往充塞著一種苦悶抑鬱

抑鬱的背後呼應著人性

此三部曲並非向外探討的電影類型

而是向內去探求,去梳理

用顏色來代表所探求當下的心態表徵

而「自由、平等、博愛」的主題,乍看之下好像是國家綱領,似乎很大

但他更運用了這樣的主題做為借鏡延伸

反而透過這三大向度去探討個人內在的衝突(除了白色情迷家國感想)

國家是由人構成的

而奇士勞斯基的這三大要素亦緊扣「人」這個的單位本身

這種大的家國情懷確實降低不少

但卻無損這三部片所探討「人本身」的深度與廣度

 

三部片的運鏡方式老實說都不難

但導演去能精準的運用鏡頭切換角度去敘述事件

剪輯好欲呈現的內容與情節

更重要的是透過大量主角的特寫

使其帶動整部片的靈魂及所欲呈現的宗旨

再透過刻意的選色,集中視野主角的深度展現,音樂及取鏡

體現導演最終呼應到的標語

 

於是乎,

自由、平等、博愛,在導演的鏡頭下

有了一番截然不卻又令人印象深刻、動人不已、懾服萬千的詮釋。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意外】

總算知道為何能夠入圍奧斯卡及金球獎如此多項獎項

除了讚嘆劇本及演員精湛的演技之外

更佩服他帶給觀眾的反思及餘韻

以下將從電影的道德價值判斷下手

梳理角色當中所捍衛的價值觀及缺陷

就不爬梳劇情了(可以自己看電影)

 

全片提供的一個道德兩難的衝突

不同於一般電影的主觀視角(如漫威的英雄角色)

觀眾可以輕易的分辨或選邊站

在【意外】片中的主要角色都有一定的厚度

雙方在道德及行為上都有瑕疵

背後也都有足以支撐他們這樣做的行為的理由

讓觀影者在投入影片時產生出無法選擇的猶豫感

但厲害的是導演能把這一些複雜的情緒處理得恰到好處

讓我們不至於因陷入猶豫而與影片抽離

這需要高超的電影語言選擇與分鏡配送

雙方或多或少一分都會破壞這種危險的平衡

 

我們的正義都會傷人

但若我們所謂的正義都只是在用自己的角度替自己的吃虧心裡做出釋懷的行為

而我們把這種席為稱之為正義

但這是否真為正義?這樣的正義真的是正義嗎?就是對的了嗎?誰說的算?

媽媽(海斯女士)在女兒被姦殺後,悲痛欲絕

原本就強悍的他變得更加堅決與一意孤行

她用她的方式去表達正義

說他不知道這樣做很機車嗎?很白目嗎?很吧能倍刃同嗎?我想她是知道的

但憤怒與悲傷已經完全超越他的客套了,也可以說她已經不顧一切了,這樣的情緒讓他把所有的禮尚往來全給放下

一心只有追求他心中的正義

在追求正義的同時,那種憤怒及不顧一切傷害到了欲改過向善的媽寶警官狄克森

對於威洛比警長癌末的請求(請求在死前把看板放下)也不通人情

但如果我們是海斯呢?

在我們身上發生這種悲劇呢?

我們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做到超然的客觀嗎?

(或者真的有超然的客觀嗎?

所有的正義都只是自己主觀的價值判斷選擇

而那種選擇都一定會造成某一方傷害

那麼換句話說

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公平正義)

我沒有把握自己可以做得比媽媽好

也沒有把握自己有辦法去堅持自己的正義

 

應該這麼說

堅持自己的正義從來就不能跟「正確」畫上等號

沒有所謂的正確存在

因為沒有所謂的公正公平

在海斯女士回答神父的話語中便可以知道

她用「你如果站在警方那邊,就是與我為敵」的那種二分法回絕神父的請託(要求不要這樣對癌末的威洛比警長)

但公平正義豈能視旁人能夠置喙的?

 

再來談談媽寶警官狄克森-多麽生動,關鍵有趣又富爭議的角色

他的正義感在警長的遺書後浮現(在此之前他是一個穿著警察制服的流氓,歧視、欺壓弱勢,看不順眼就扁人、刑求人)

在改過之際卻被盛怒的媽媽物丟躑汽油彈燒到了臉

在片中的火焰代表憤怒

也是一個洩憤的象徵

火焰代表著無法用檯面上所能解決的方法解決而採用的手段

 

導演讓我們全片對於這位媽寶警官的價值判斷像做了雲霄飛車

從像是個只會欺負人的無賴

到最後變成海斯女士唯一信的過的警探

轉變如此之大

卻安排得當

所有事件嘚發生也正好是那麼的巧合

 

順道一提

片中所有人因為執行正義都欠了彼此一道

海斯為了正義(洩憤)誤燒警局,害狄克森警官毀容

狄克森警官傷人,在悲憤之際洩憤在廣告商老闆身上

廣告商老闆欲表現自己的正義(傷了海斯的心),卻被狄克森警官痛毆

全片就這樣往復,誰也不欠誰

呼應到之前導演所述,要給我們十足的道德兩難窘境

 

然後是所謂旁觀者的正義(鄉民的正義)

包括了牙醫,到店裡威脅媽媽的男子,牧師,對媽媽車子丟水瓶的人

他們儼然成為了我們在電影中的心聲的化身

只是有的人偏左有的人偏右

然而他們表達正義的方式是否正確?

現在回想起來

我們在關心公共議題時,不就也是採取這種方式嗎?

每一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道德價值觀

但我們採取執行的道德價值行為是否正確?

當沒有達到我們自己心中的那種正義,你會如何做?你應該做嗎?你不應該做嗎?究竟正義是什麼?

我想比較客觀中立一點的說法是

很多人都把執法跟正義劃上等號

其實這是錯誤的,是不全然正確的

法律是道德最低的標準

違不違法跟違不違道德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執法是執行法律,你可能可以藉由執法來達到你所設定的道德期待結果

但當法律確實執行,而與你自己得到的價值期待有所落差

你會採取何種方式,你會做什麼事去表達自己所謂的道德正義?

於是,

片中的每個人都認為「這樣做才是正義」

每個人都會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正義

但發現了嗎?

這些正義背後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

而每個人的立場不同

價值觀也會不同

這時我所堅持的正義在別人眼中就會變得很荒謬可笑,甚至會讓另一群人憤怒

這就是電影所要給予觀影者的我們提醒的一點

 

再來談談本片的一些安排

本片的麥高芬無疑就是那三塊看板

一開始事件的確是圍繞著那三塊廣告看板而生

但故事演變到了最後

廣告看板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又或者是

廣告看板成為了一種代名詞、一種精神寄託

本片也採用30-60-30原則

其中第二情節點縱火那一段更是整個事件轉捩的關鍵

觀眾能藉此想了解到底變好的狄克森警官是如何與海斯女士繼續發展下去

最後是電影鏡頭的使用

電影蠻大一部分採用雙人鏡頭

一方面可以凸顯媽媽的憤怒情緒

一方面採用雙人鏡頭時,我們可以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事件

正好達到導演所要給予我們的訊息

我特別愛海斯欲澆熄最後一面廣告看板時的雙人遠鏡頭

特意選用遠鏡頭,拉長代表一種靜感,比起近鏡頭更顯無助與無力(好像有一種你只能在遠方默默看著它燒完的那種一切都太遲的無力感)

然後是媽媽走一走,跪在地上對著廣告看板大哭

她無助的拿著滅火器

走沒兩步便跪下

對著熊熊燃起的看板放聲嘶吼,大哭

兒子站在原地,一樣看著被大火吞噬的看板

這一幕沒有正面

全採背面鏡頭,相較於正面鏡頭的特寫

製片的選擇留給觀眾想像空間之外,也給人一種距離

這是一個默默哀悼的距離

比起強烈的呈現女主角悲憤地哭喊的樣子(有違女主角的形象)

這樣的憂傷更顯的沈重而有力量

在多數沈默時則是採單人鏡頭

單人鏡頭的是用在於我們可以準確的抓到話語以外所要表達的

不管是媽媽臉部表情,看到女兒房間的種種回憶,聽到別人的挑釁(憤怒,悲傷,懊悔,絕望,無助)

女主角法蘭西絲麥朵曼竟能將這一切的訊息傳遞的如此精準,透過臉部的表情

不需要額外的語句

我們便可以解讀出以上這些情緒

另外一幕便是一個長鏡頭

同樣是在講述悲傷

是狄克森警官在威洛比警長自殺後過於悲憤

跑上對面的廣告看板商毆打老闆,最後把他從二樓丟下

導演刻意採低視角拍攝

由低仰望有一種巨大及威脅感

另外緊緊跟在後面的鏡頭,可以給觀眾有一種想要把他拉住,想要阻止他做傻事的感覺

而這樣一個長鏡頭的拍攝,則可以延續觀眾體會景觀憂傷的情緒

那種憂傷悲憤想找人發洩的不滿是一氣呵成的,是一股腦兒的

如果這時候用眾多的分鏡不但會顯得太過強烈

而且也會讓觀眾失去那種悲傷的感覺

更會破壞觀眾對於角色選邊站的道德平衡性(會全部跑到天秤的另一邊去,即使之後要把媽寶警官的平衡拉回來就會比較複雜與牽強,換句話說就是觀眾的道德主觀意識會變太明顯,太好選擇是非及要站在哪一邊)

而且也降低了原本應該是悲傷而去做傻事這樣一個心情的脈絡

然後談談最特別的服裝,就是海斯女士穿著全身牛仔,頭上還裹著美國國旗的頭巾,

宛如復刻名樂團「槍與玫瑰」主唱的服裝

不時叼著煙,操著句句充滿「mother fucker」的衝話

如此帥氣又龐克的樣子,配上海斯女士強悍的個性好是對味

這服裝也到進到盡了些許的龐克及叛逆精神(媽媽在回憶女兒時穿的服裝也屬於龐克)

身上有這種帥氣的搖滾獨立、叛逆精神,真傳神!

 

 

全片在觀看時會一直問自己

我現在要憤怒嗎?

我現在應該要難過嗎?

他這樣做對嗎?

他不這樣做行嗎?

如果是我會怎麼做?

究竟什麼是正義?有正義嗎?

正義究竟是誰說的算?

我想導演用本片向觀眾做了一個最佳的啟發點,是我們在高喊正義時,時時敲響自己的一記鳴鐘。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探討希區考克的作品

我們首先要先了解類型電影裡面的一門類別-驚悚片

有別於恐怖片或現在的鬼片

驚悚片涵蓋的範圍較廣

但卻不如鬼片那樣單純地以非人類的物種或外星生物嚇人

驚悚片的脈絡多半與人有關

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信任,衝突,威脅等

故要達到這樣的效果

必須能夠「真實的發生於人類生活中」

亦即它是要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

可以看到著名的驚悚片

不會在一個外太空或墓地等地方作為敘述主線或主要場景

因為一般人根本不會去那裡,或在那裡久住久待

驚悚片的取景來自於尋常人可以碰到的事物

同樣的

片中裡面的角色設定

也不會是向佛萊迪,傑森,鬼娃新娘或貞子

而是我們身邊的人,哪怕是最不重要的人或平時反差最大的人(溫柔的老師,和藹的鄰居)那樣最好

當影片給人一種「原來我在周遭也可能發生啊!」或是「原來他也有可能做這種事!」

那麼代表這部驚悚片便成功了

 

我們可以看到希區考克在處理驚悚片的元素上

有一些重複性的特點

他特別愛拍樓梯,光影

(在黑白片時代的光影格外重要

它代表著一個角色內心的想法

觀眾也可就光影的變化去推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而產生互動性)

(當其變成彩色片時,反而光影表現不出那種效果,觀眾的參與感便降低,可預期性變差,會給觀眾一種莫名的錯誤期待感而衍伸為難看或看不懂)

除了樓梯和光影外

還有一些尋常人會碰到的事物

例如著名的「鳥」便以最常見最溫和的生物著手

還有浴室,床,門,窗戶及窗櫺

他成功處在於透過這些尋常會碰到的東西

賦予他們另一層恐怖的意義

而非像鬼片一樣用音效或特效單純嚇人

 

以下將按著故事主線,從中歸類希區考克安排的驚悚點及分析相關人物及劇情:

本片為希區考克早期的作品

瀰漫著舊時代莊園的氛圍:樹林、氤氳、莊園、車道、朦朧的月光、盤纏的樹根,瀰漫著陰森的氣息

故事採用倒敘法

第一景敘說他們相遇的過程:女主角只是個管家,溫特先生是一棟莊園豪宅的主人

導演的魅力在於他會從平常的事物中搜尋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元素(即便第一景安排的元素還很陽春)

我們可以得知在溫特先生第一次約女主角出來談話時

原本是十分浪漫的風景暢聊

卻在女主角提到「溺水時」,男主角好像中了箭一樣,轉身掉頭就走

也為之後的故事鋪梗

【驚悚點一:曼陀麗莊園的不安感】

一進入曼陀麗莊園之後的氣氛便不一樣

空氣都變得冷冽

開始下雨

與原本一開始的場景有極大的不同

管家丹佛斯太太的態度十分不友善

甚至對新來的女主角帶有敵意

希區考克特寫兩個人的臉

一驚慌,一冷酷

伴隨著不懷好意的招呼近乎沒有表情

話語中透漏著「西廂房是以前夫人rebecca的臥室」、「擁有最美的海景」

言談之中透漏著種種神秘感

希區考克還擅長用人與人之間的言語加深事物的神秘感和複雜性

簡單幾句話,便把這部戲的重點場景「西廂房」給勾勒出來了

 

【驚悚點二:幾近完美的前女主人Rebecca】

本片中常看到光影

投映在女主人臉上的光影

還有窗戶倒映在地板上的窗花菱格,高聳的玻璃帷幕

相呼應的是房間本身的神祕感及潛在的威脅

全片雖然沒有出現「前德溫特太太」

房中卻一直有著得溫特太太過去種種的事情

彷彿她現在就還在這裡一樣

(像鬼魂一樣,陰魂不散)

而丹佛斯管家就像是得溫特太太跑出來嚇人的代名詞

一動一靜都好像鬼

從老公溫特先生的姐姐和姊夫的言談中,更加拼湊出「德溫特太太(Rebecca)」這個人、他的樣子、興趣及周遭的人與他的關係(更厲害的是他從來都沒有現身過)

連無意間拿到的手巾都是Rebecca的,這樣的安排都來自於我們切深生活中(是可以想像到)的

 

接下來談談女主角的內心

當一開始得溫特先生想要娶女主角的時候

如醜小鴨遇上王子一樣,如此夢幻而不真實

而身旁的人也對這一刻感到詫異

但隨著她來到曼陀麗莊園

漸漸的他感受到了得溫特夫人Rebecca的影子

她不知道該如何在這個家擁有地位

她不知道這樣做她自己會不會讓得溫特先生開心

因此在聽到Rebecca生前是最美麗的女人同時

她也想要變的跟她一樣

希區考克在這邊更進一步探討人心

可怕的並不是惡魔本身

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比較

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女主角內心的不夠有自信

及想要變成丈夫心中理想型的女人(單純的人(女主角)在環境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有心機,這是人性的恐怖點)

 

其中一幕,女主角偷偷跑進了傳說中的西廂房

希區考克把人們小時候會害怕的記憶之一:偷偷跑到不該跑到的地方一窺究竟

那種興奮、緊張,卻又怕被發現的那種一步一區的刺激感

從片中給喚醒了出來

觀眾也隨著女主角的心情忐忑

一方面在心裡吶喊著「快離開!丹佛斯太太就要回來發現了!」但另一方面卻也非常好奇這個西廂房竟就為何方神聖

 

好奇心及忌妒心驅使下

女主角急於想要證明自己也是家中的女主人

想要男主角認同他,想取代re在家中的地位

他央求溫特公爵可否能重辦舞會

處心積慮準備當天變裝舞會最美的服裝

丹福斯太太故意陷害她-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建議她裝扮成re過去曾經扮的樣子

惹得溫特公爵大發雷霆

(希區考克在這裡比較仁慈,雖然描寫女主角的心機,卻是用可愛的方式,也讓人可以同理她為何這麼做,算是他鏡頭下最善良的人物)

 

同時那一夜發現了rebecca的船隻,裡面竟然有她的屍體

這下子之前說認屍的丈夫溫特公爵嫌疑最大了(你之前就說你在一個海灘上認出屍體來了,怎麼會現在才找到真正的屍體)

而溫特公爵也在女主角的逼問之下說出實情

(以下是目前溫特公爵的自白):

Re是一個冷酷的蛇蠍女,年輕時的溫特公爵起初也為她的外貌及聰穎所著迷

但卻馬上發現她的邪惡

他欲擺脫她,卻無法放下或面對一個大公爵在結婚沒幾天就要離婚的糗事,他和曼陀麗莊園的聲譽也會受影響

於是re便拿著他的權勢和他的懦弱來威脅他

她與溫特公爵立下約定:

在外人面前她扮演著一位嫻淑的女人

但實際上背地裡卻是處處恐嚇溫特公爵

在事發當晚,re與溫特公爵在小屋中談判(re原本是要等她的情夫-她的表哥)

而他又用懷孕等方式詛咒,激怒脾氣原本就不好的溫特公爵

在盛怒之下,re發生了意外

re被在艙褲裡的繩索絆倒,撞到了船錨,死了(這樣的死有點瞎)

然後先生一時之間不曉得如何解釋(因為他確實是跟他吵架,確實跟她不合),便故意製造意外,把re的屍體放到船上

 

希區考克現在將整部片的驚悚點帶著觀眾從Re的神秘轉到隱瞞

好厲害!

 

【驚悚點三:欲隱瞞真相及害怕被揭穿】

同時,他們面臨到緊接而來,因為發現屍體而必須重啟調查的審問庭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溫特先生也必須接受審問

希區考克安排的【第三個驚悚支點是原本穩定的權力(溫特公爵的德高望重)開始動蕩不安】

從即將喪失權力的不安,未知和惶恐中反推人類對於權力的執著及權力帶給人的仗勢感及安全性

(這並非壞事,哈利波特在一開始認識鄧不利多校長時也給觀眾這種安心的感受,這集是權力感,

而在第六集鄧不利多死時的那種頓失依考的失落感即是全力喪失的感受)

 

在審問庭中,我們從許多認識re的人口中慢慢拼湊出了她的型態

還有她如八面玲瓏般的做人處事關係

這時案件急轉直下

在審問的過程中

意外得知其實當時re出去的船是被人從「裡面」破壞的

另外原本該關著的進水閥也「被打開」

證明了re並非自殺,是他殺的

又透過re的遠房表哥(re外遇的對象)在旁邊敲邊鼓

嫌疑人指向了溫特公爵

表哥還把丹尼斯女管家請到現場作證

兩人亦有所指地表示其實re是有孕在身的,而且兒子還不是德溫特公爵的!

進而暗示他們推敲的整件事經過-德溫特公爵因為得知re懷孕,卻不是懷他的兒子,在盛怒之下殺了她,並且製造出自殺的假象

(的確從外人眼中是這樣,也朝向了溫特公爵最不希望/re最希望發展的方向去連結)

 

然後一行人去找了關鍵性的人物-re私下到倫敦匿名看的醫生

醫生吐出了一個驚人事實-re得的是癌症!

 

突然間一切豁然開朗

原來這整件事情的經過是:

在事發當天-Re從醫生的口中得知她得了絕症,將不久於世

但她不願意就此罷休

她把他最後的心機用在周遭的所有人身上

她明知自己是絕症,卻故意跟表哥,丹尼斯管家及溫特公爵說她懷孕

還故意在小屋裡等待溫特公爵-再一次用激將法說自己懷孕

目的就是要溫特公爵受不了名譽受損而殺了她

是,多可怕想法,她想讓自己故意被殺來終結溫特公爵及曼陀麗莊園

即使她死了,溫特公爵也會因為背負著殺她的罪名而不得安寧

這真是最可怕的詛咒!

 

但就在所有人得知re是得癌症之後,警方馬上就把案情被宣判為「她是想自殺」了(有了自殺動機)

間接抹去了溫特公爵殺人的理由

 

而在得知其實re是自殺,而且還騙了丹尼斯管家

心中對Re完美崇拜的丹尼斯管家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她在曼陀麗的大家都熟睡時,決定放火燒了莊園...

當然女主角是順利逃了出來

最後丹尼斯管家一人待在西廂房,與曼陀麗莊園同歸於燼...

 

我們可以看到希區考克塑造了一個恐怖人物的典型

Re是個如此可怕的人,

她在生前可以操縱人心

讓她的僕人管家把他當偶像一樣崇拜(收心腹)

還可以抓住最有權有勢的人利用他的善良和易怒的個性來威脅他(弄權勢)

還可以勾搭其他的男人拈花惹草,利用人心(佈關係)

即便在她的生命終結後

仍然可以影響,帶走僕人的生命,影響所有她周遭的人的生活

希區考克對於人性的描述如此厲害

更高竿的是:全片從來沒有出現過re的和一張照片,一個樣子!

這樣的安排設計更可以加深觀眾對於re的恐懼感及好奇心

猜想這這樣的re到底長什麼樣子,是怎樣的人

而非像現在的恐怖片出現嚇人的型態

這樣的敘事風格在機悚片中也屬少數

(如純文學般的性質而非用常見的電影語言-show)

 

最後讓我佩服的是整部片的劇情安排

雖然是區考克早期電影

我們卻可以看到如同小說般複雜的人物佈線

re的定位在觀眾的心中隨著電影翻來覆去

透過劇情得發展,我們始終在拼湊re的樣子

這在電影中的運用也屬少數

她並不讓我們很簡單的去猜想情節到底是如何發展

試想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知道事情的全貌,那麼這一切就不會那麼震盪人心

 

希區考克在描述驚悚片中的角色們多半是「厚的」

好人不會單純的好,一定有著個性上的缺陷(如溫特公爵)

壞人不會一開始讓你知道(如Rebecca)

再配合前述所述的驚悚點安排

使本部片成為了年度奧斯卡的話題佳作

也奠定了希區考克偉大的地位

 

即使就現今來看本片

仍為他的劇情安排,人物角色及敘事手法感到精彩

也佩服他如小說般的佈線和錯綜復雜的人性撰寫

最後是他塑造了驚悚人物的典型-透過不顯示這個人的樣子

實在太厲害了!

 

文章標籤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很流行把主角生活搞砸的電影

搞不好之後會成為新一波的電影類型?

關於抓狂美術館

要談得太多了

抓取幾個導演要談的議題:

(1)你對人信任還是不信任呢?

克里斯歆(美術館館長)這一連串的災難

起源於他對人的信任,

在車站眾多冷漠的人潮中

他選擇去「幫助」迎面而來的呼救

但到頭來卻讓自己的錢包和手機(還有鈕扣)被扒

電影中美術館內放置「信任遊戲」也是如此

當入口的一開始,要你選「你相信人類嗎」?多數的人(連同克里斯歆他的兩個女兒)都選擇「信任」

但進去後,第一關便是「請把你的手機和錢包放在前面的方框裡」

我超級愛這種直搗人性最虛偽的表面

狠狠的打了你我一臉

他探討了人類在表象秩序下的那層不安感

導演狠狠的撕開那層皮,直視我們脆弱的心

還有克里斯歆在與下屬像屁孩似的討論如何報復

但到了真正要行動的那一刻

他們彼此都以為是對方要行動

這時克里斯歆才詢問屬下「我之後再公司可以信任你嗎」道盡了真正在面臨選擇時,人往往都是保護自己的,哪來那種嘻笑或兄弟之情

還有克里斯歆和藝文記者安在派對後做愛

完事後安的一句無心的「你把保險套拿過來吧!我幫你丟」

克里斯歆從中萌生出不信任感

若克里斯歆把保險套給安(信任的表現),安極有可能會拿他大作文章(畢竟她是記者,可以說一個美術館長利用派對機會強暴她,藉此敲詐勒索)

但若不信任她,便會破壞他和安的關係(就像他的反應一樣)

在看中導演好像也一直問我們: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麼?現任還是不信任?

 

(2)對社會弱勢的鄙視

克里斯歆根據手機定位追蹤到一棟貧民窟大樓

潛意識認為那整棟樓都是貧困的,都會「偷錢」

他覺得像他這種「算是半個公眾人物」這種「有頭有臉的人」不該幹這種事

不該拋頭露面,更不該被逮到(階級的心態)

因這這個階級心態

他潛意識的認為「這棟大樓住的所有人都會對他不利」而感到害怕

這種害怕的來源便是出自於鄙視(自認為與他們不同,比他們高上,所以認為他們會討厭或掠奪你)

對於小男孩的控訴,克里斯歆一開始也打算採取冷處理

想要打發這個小孩子

但小孩子惱人的咒罵聲(對於中產階級來說,貧困的左翼呼聲就好像小孩惱人的咒罵聲)持續不斷

到後來克里斯歆終於受不了,出了手卻失手把小男孩推落樓梯,

這一幕十分精采

樓梯象徵「階級」

把小男孩推落樓梯象徵「把無辜的人推向社會的最底端」

我們有千千萬萬個理由(好吵,沒有秩序、不安寧等)

卻還是對一個無辜受害的人做出這樣的事

這種醜態就好像我們現在在處理面對的每一個社會問題的態度

拉遠來看,正確的價值觀就是要「護弱」、「濟貧」

但他鏡頭拉近,當他影響到你的生活時

我們卻可以有千萬種藉口去掩飾我們對於這個社會的冷血和冷漠

充斥著愛與謊言的藉口滿滿皆是

瑞典堪稱是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整部電影卻一直不時聚焦在路旁的乞丐上

甚至到了電影中段,克里斯歆要個乞丐幫忙看東西

身為觀眾的我們竟然會不由自主的推測劇情「乞丐會不會把東西拿走」

這下導演便要透過這一幕觀眾猜想來打臉觀眾:「我們這樣的行為豈不也是對於社會弱勢有所批判」

還有克里斯歆賞女乞丐吃東西的樣子

女乞丐在聽到克里斯歆要請他之後,竟然口氣不太好的直接說「我要雞肉巧巴達」,還加碼「不要加洋蔥」

克里斯歆(甚至你我)當下的反應是什麼?應該是「我請你吃東西就不錯了,你還選?還挑!?」

這種上對下的觀念正暴露了我們心中對於階級性的存在

階級就像階梯,在片中一直出現,對於社會弱勢,我們始終是用一種「他們要被憐憫,他們好可憐」的態度

殊不知一旦他們沒有我們預期的反應(如片中那位女乞丐),我們竟然反而會生氣,

無形之中自大與驕傲便浮現出來

導演要諷刺的便是這些

 

(3)關於藝術、懂藝術及假掰的情境

導演撕破虛偽的表徵還有這一道(我覺得最精彩的地方)

從一開始女記者「安」準備了非常專業的問題要訪問克里斯歆

但克里斯歆或許沒睡飽(或許不懂),隨便胡答了一番

然後在講完後詢問記者(如同教授一樣)「這樣你懂了嗎?」

安看起來就是不懂的樣子,卻因為被迫要覺得「懂」,被迫覺得「有大師解釋我應該要懂」,或是「我不該質疑大師」這種權威感,而說他懂

話說回來,克里斯歆倒也不是說錯,

他提到「就像你現在把你的包包放在我們美術館好了,它可以變成藝術嗎?」

這種尖銳的問題其實是導演要詢問觀影者的我們

我們在看每一個藝術品時,難道都不曾有這樣的疑問在嗎?

而當有這樣的疑問時,我們首先質疑的是什麼?對,就是自己,會覺得「是自己太沒有藝術性了」,「是我不懂啦!」

或是就算自己覺得那不算是藝術,可是卻不好意思搓破

當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在時,一層社會的秩序便形成

這在之後的晚宴那一幕上更加明顯

我們看到一隻演猩猩的動作演員像是以「行動藝術」來到晚宴現場

帶給大家一場實境秀

僅管大家有些不舒服,卻因為一種「這是藝術」的氛圍而沒人阻止(在猩猩演員第一次把餐巾放到男性頭上,又故意把水杯打破),

這個被打擾的男性受不了而展現出自己的本性→生氣、離席

但現場的來賓卻不為所動

一直到演員學猩猩爬上桌,先聞聞女賓客的頭髮,然後強拉她,把她壓在地上要非禮她

這時才有第一個男生衝過來阻止

然後「一群男生」才顯現出他們原本的本性→生氣

有趣的是當女生被聞或拉頭髮時,其實已經有呼救了

但現場的人卻礙於「尷尬」或「正應該是藝術」的心態,沒有一個人去搭救

 

我們常常遷就著社會眼光或某種「正確性」或「認同感」,而忽略自己最直接的感受

藝文界好像也是如此

我們在無形之中被這個社會剝奪了話語權

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空間

好像進入美術館參觀就一定要「懂藝術」,

一定要「穿得怎麼樣」才可以「變成那個文化的人」

這種盲目的追求或理盲的政治正確其實實實在在的席捲了我們所有人

當我們靜下來想

這真的是我所想的嗎?還是只是盲目或不好意思開口呢?

 

(4)道德價值的正確性

片中安排了一個妥瑞氏症的中年男子

在聆聽克里斯歆的一場採訪中一直不斷口出穢言

起初人們還不以為意

但當他出穢言的聲響越來越大時

注意到大家第一時間的反應嗎?是想要把他「趕出去」(包括克里斯歆)

但這時妥瑞症的老婆表示了他的病況時

看看人們虛偽的樣子

每個人便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克里斯歆還很仁慈的表示「沒關係,你可以聽完全場,不用去任何地方」

這當中呈現出來道德的價值衝突

畢竟他一直罵髒話,確實讓聆聽者不舒服

那麼當一個弱勢的人影響到了全體利益,我們該犧牲他的權益嗎?

我們看到大夥兒是選擇包容

但最一開始我們卻展現出憤怒,厭惡

完全背離我們最後做出的決定

是否道德價值往往跟人性是互相衝突的兩極?

那當發生衝突時,我們該選擇道德價值犧牲掉自我?還是我們應該要忠於人性呢?

 

最後是事件的引爆點,也是館長克里斯歆「被請辭」的理由:他的新企畫上傳一部女幼兒乞丐楚楚可憐的走進他的新藝術作品--the square(方框)中

他原先這藝術品的意思是要表達「這個框內包含了信任和愛,任何走進這個方框內的人都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但是宣傳部門卻「倒反」了這項宗旨,

將無助的小女孩走進方框內(求救)時「炸掉」

這一幕惹怒了所有的人

年輕人、長者、宗教家(意見領袖)

所有人都認為這樣子好像「極右主義」那種清場階級屠殺或是「對於最脆弱無助的人攻擊」

無疑的這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反效果)

而群眾的反應更顯示一般人對於「弱者」有著相同的「悲憫之心」

但對比之前克里斯歆發生的事

不難看出導演更在此向大家闡述了一個道理-這種「大眾的善」真的是出自於內心嗎?還是出自於憤怒?

你們會憤怒,是否就隱藏了階級的不平等?是否就因為這樣破壞了人類之間的信任?但問題是存在人類之間原本的那種不信任感(放手機和錢包)始終都在啊

這種第二層諷刺和打臉不斷地出現在片中

令人看完不禁莞爾

 

另外全片運用了許多視角和象徵是值得玩味的

一開始小弟開著導演的特斯拉,衝撞到路面,鏡頭並沒有像一般的片一樣,拍攝車子撞路

而是長達30秒的時間特寫「撞車前-重車-撞車後」小弟的臉

這種「just show」的電影語言運用在鏡頭上別有一番風味

另外導演很常運用「視角」

又運用樓梯(驚悚片的最愛)來營造「階級」及「緊張」

樓梯在驚悚片或黑色電影中常被運用

用來製造懸疑及緊張感(高聳及未知的心態)

而本片常在樓梯中間俯拍或仰拍

有種令人抓狂暈眩的混亂感

樓梯由這種拍攝角度也像是一個個的「square」

究竟這個框框內是館長所說的愛與希望,還是背後的階級與冷漠呢?

另外在畫面中一個沙堆鎮的藝術品不經意被清潔工人破壞

牆上說著「這什麼都不是」,然後放了一堆沙堆

這樣對於藝術價值探討的諷刺,包括對於這個繁華浮世繪人類所建構出來的虛偽人性的諷刺(虛華的表象下從來就「什麼都沒有」)

也恰恰呼應到人們的內心

最後是安的家裡面竟然養了一隻愛藝術的猩猩(有點表現主義的fu)

除了與晚宴上演猩猩的演員對比起來諷刺之外

愛畫畫的猩猩本身就是極大的諷刺

我們是不是就好像只是那隻猩猩,猩猩也會畫畫阿!我們也會畫畫不是嗎?,我們不比猩猩還懂,或是更有人也可以吧他當作藝術?那麼這個界限到底是什麼?

 

階級一直存在

就算是人權高尚如瑞典般的國家也是

撕開表面的虛偽之後

我們都是只是安家裡面拿著畫筆,懂畫畫的猩猩罷了。

 

文章標籤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離本部片上映已經過了40餘年

上網google了一下主要演員,大多年邁不然就是離世

時間過去,多少佳片在洪流之中駐足甚或綻放

可均不減本片所引發的風采

也因內容充斥血腥、色情、暴力而被列為禁片(雖然本片的意涵並不在此)

這使本片在解禁且公開上映之後受到熱烈的迴響

一同回朔這部電影所帶來精彩的魅力所在

 

【關於劇情】

全片採30-60-30的方式進行

就劇情本身的理解而言並沒有很複雜

但全面充斥著暴力及色情

種種一切可說是反社會人格的主角-亞歷所引發

賴亞歷是一個戰後嬰兒潮下的孩子

玩世不恭,甚或荒淫驕縱

表面上(在父母親及學校生活中)是一個正常的學生

卻在晚上四處搞破壞

組成四人幫

無惡不作

他們自己定義自己(最討厭老人流浪漢),穿著奇特

愛打抱不平卻又壞事幹盡

一日他們四人闖入了作家的家中,一邊把作家打到殘廢,一邊強暴了他的老婆

如此的生活在他們的世界中好像形成了一己然的秩序

直到有一天,兄弟因事發生了摩擦

而主角(領袖)亞歷在一次瘋狂的行動中(闖入女富豪的家中欲行搶及非禮她)誤殺女富豪且遭到好友背叛

因此鋃鐺入獄

 

接下來的時光便是本片的重頭戲

獄中的亞歷聽到同胞流傳著一項實驗

可以藉由「精神實驗治療」來換取出獄的機會

這對於渴望自由的亞歷來說自然再誘惑不過

於是在他傑出的口才及睿智下,獲得這樣一個機會

然而亞歷的命運卻開始扭轉

 

進到實驗室,亞歷開始被迫打入不明的藥物

並且被強迫去長時間(好幾個小時)觀看所謂血腥暴力的畫面

長時間的觀看下來像是洪水法,亞歷由原本的對性及暴力懷有原始衝動的少年,開始對畫面感到不舒服,甚至嘔吐

不到兩週的時間,每一次的觀影都像是地獄,亞歷便這樣被醫療團隊強制行為改變

直到兩週後出院,亞歷已經不再是那個原本有著原始個性的人了

原來這一切的醫療實驗,背後是政府在操弄

政府宣稱有一種行為療法,可以「特殊治療」罪犯

透過醫療,讓罪犯的犯罪行為消失

而達到犯罪率降低,使社會安定

亞歷便是這樣一個實驗者

儘管在成果發表台上,獄中照顧亞歷的神父直接明示了「這是不人道的!這並不是出自於他的「選擇!」這樣是違背人性的一種方式!」

但從內政部長滿意的眼神中,亞歷注定了下半場的悲劇

 

他無法犯罪,甚至連犯罪的動機都「被」沒有

他看到裸女就想吐,連他的舊朋友跑來欺負他,他也因為無法還手而任憑宰割

而這個實驗的成功登上了各大報

每一個人都知道亞歷這麼一個「成功」的例子

他形同被社會所謀殺,抹去了最基本的能力

第一次亞歷罵不出髒話

第一次亞歷回不了手,傷不了人,成了沒有任何一點邪惡思想的「良民」

卻成為這個社會上最邊緣,被霸凌的對象

而政府對於這一切的說法是「這樣社會變安定了」

 

落魄的亞歷誤打誤撞又闖入當年侵犯過的作家的屋子

這時才揭曉作家是一個反政府份子

急欲尋找能夠推翻政府所有的不利證據

他一見到亞歷的到來,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加恨意滿盈的綜合

他不能原諒亞歷對他所做的事

但這好像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對政府不利的人證就這樣送上門來,得來全不費工夫

於是作家軟禁亞歷,並用他最怕的(原本是最愛的)貝多芬九號交響曲來控制,折磨他

亞歷在崩潰之餘,選擇跳窗自殺......

 

而他實在命大,跳樓摔死不成,被送入了醫院

說也奇怪,原本在精神強制治療下的「良民症狀」竟然逐漸消失

而最後內政部長入院關心他,甚至單獨餵雙手脫臼的他吃飯,

同時在他身邊悄聲的說「不用擔心,已經抓到那個反政府作家了,只是還是有謠言傳說我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我想跟你說聲抱歉和感激,謝謝你為國家做的一切,希望我待你不差」之類的話

語畢,一堆記者衝進來拍照,內政部長順勢跟亞歷握了握手,比出讚,一副和平支持著的樣子

就在這時,亞歷的腦袋中浮現了跟女人做愛的畫面

「我想,我復原了」亞歷在片末邪惡的說道......

 

【關於寓意】

全片雖然充斥著暴力

但導演卻沒有設定一個電影的價值視角

在本片不斷挑戰我們的道德底線同時,也不斷引發我們反思

究竟「社會安定」這樣的一個「狀態」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當大眾的心態與個人的本性相違背,被迫從眾是否符合人道?

我好佩服導演在敘事上給予兩層不同張力的區段,強烈而極端

片的前段亞歷似乎罪該萬死,

但當我們慢慢從主流價值視角轉而關注亞歷這個「人」

發現其實有病的是這個社會

亞歷被改造成「發條」,以行為學派來說是被「制約」

被塑造成「不會犯罪」

然而就像牧師說的

這並非亞歷的「個人意志」,而是被強迫的結果

片的中後段我們反而同情起亞歷的遭遇

這個社會並不會因著他的善良而原諒他

他不過是被塑造成一個「不會危害社會的機器」罷了,至於過於軟弱,沒有反抗能力,沒有人在乎

 

究竟怎麼樣才算是「正義」?把一個犯罪者完全抹去本性是否就是正義?若人沒有了選擇,那這樣的正義是否符合人道?(但導演不時提醒我們亞歷在入獄前做過多少喪盡天良的事情)

他被這樣子懲罰,某一角度而言,不正是社會大眾所期許的嗎?「只要我沒有被威脅到就好」這不是一般大眾的想法嗎?

那什麼樣算是公平正義?

在片中出現了希特勒

導演諷刺了希特勒的惡(透過主角),也討論到了真正的邪惡究竟為何?

到底是一個人的作惡為惡,還是用強制的手段去抹去其惡為惡?這樣強制的善是否成為另一類的法西斯或極右主義?

又或是如片中的作家和政客一樣?利用主角原生的「惡、或被改造的「善」進行本身利益的作法最為惡?

 

全片的細節之處也處處充滿著諷刺

主角作惡,卻對貝多芬的音樂極度喜愛

亞歷家中擺放了四個被盯在十字架上的小耶穌

象徵他們四人幫

又在耶穌像後方放上一個營會的裸女圖,完全玷污宗教的神聖性

在要傷害作家妻子時他一邊唱著singing in the rain這首輕快的電影名曲,一邊幹盡壞事

在bar裡只賣牛奶,沒有人賣酒,但他們四人卻鍾情於牛奶

原本該是作惡的政客最後卻(變相)幫了亞歷一把

而該是代表正義的反政府作家反而被逮(有趣的是我們在觀影時也會覺得他應該被逮)

同黨丁姆這樣的白痴竟然可以當上警官

去欺負毫無招架之力卻聰明的亞歷

受人幫助的流浪老人們在看到一個比他們更弱小的人(且孤單一人)時,竟也集結起來集體霸凌

亞歷從前的穿著怪異卻受同儕敬重,以及他之後西裝筆挺卻受人唾棄......

 

另外全片也充滿著性

既有的性暴力場面之外

酒吧裡的牛奶是從女人雕像的乳頭流出來的

亞歷的房間抽屜裡(心房)養著一條蛇(象徵性與原始的暴力驅力)

他每晚一定要聽著貝多芬與摸摸他的蛇才能睡(貝多芬的音樂像是驅動他原是的性的開關,就像隱眼鏡蛇出湖的笛音一樣)

(後來亞歷被改變心智,回到家中爸爸說他的蛇被丟掉了,也象徵亞歷的原始驅力被改造掉了)

亞歷被改造成發條心智時台上出現的美裸女

以及亞歷受重傷醒來時,醫院的醫生正在跟護士偷情

全片不不避諱呈現男女的裸體,性器

或多或少與導演前衛的風格有關

強烈的程度好比本片的調性,瘋狂卻一拍即合

 

【關於服裝造型】

本片產生於1971年,讓我們來回溯一下那個年代:

那是一個後披頭四熱潮的年代,嬉皮的影子仍餘在

同時,美蘇的裝備競賽進入70年代,開始由地面延伸至太空,

許多未來觀感開始呈現月球、太空等元素

安迪沃荷興起,普普藝術夾雜著60年代對於戰後的反動與對古典秩序的質疑

disco、龐克和搖滾樂漸漸取代了爵士和節奏藍調

連主角的設定也是如此

看他頂著一顆約翰藍儂頭,別小看那包柏頭,在60年代可是最前衛叛逆的象徵

(1960年前的髮型多半梳油頭或立怎頭,如貓王般,當年老一輩的人不懂頂著一頭厚重的瀏海到底想幹嘛)

而主角在入獄前與同黨的處事也如同當年的skinhead族一樣,帶點Mods的造型的過渡期(西裝、包柏頭、初登場時他們的對手也穿著正裝,外加M-65 Parka野戰大衣,甚至拿來當制服)

腳穿Dr.Martins的Boots,無惡不作,像披頭四,卻是崩壞版的樣子(主角及同黨的穿著則是復刻Abby Road上的藍儂)

鮮豔無比的顏色,高調華麗的衣樣材質,天鵝絨、穿搭上色彩強烈的對比性與wrongsize的穿著(superskinny或oversize),

要說的是

除了這是標準典型的1970年代風格之外

另外也要提醒觀眾一下

這是那個年代對於這個世界的「未來觀」!

也就是對於他們那一輩的人而言

他們(導演)所看到的(想像的)未來,便是一群穿著上述的人,神經質似的室內布置,在外天天無所事事,到處惹事生非

沒有法律,荒淫無度

透過乞丐老人的口中,也提到了「人類有能力上月球」的話題

這在現在看起來十分稀鬆平常的新聞

要知道在當年可是跨世代的大事

另外,精神醫療這項話題(也是本片重點)在70年代也是十分熱門的,即便後來人本主義成了另一波心理學上的反動

但無疑的「人心到底是否能夠加以控制」這種心理學、醫學及哲學上的問題仍是熱門

 

再來談談主角本身的服裝

他的服裝可分成兩個階段

在入獄前的那個玩世不恭,荒淫無度的小子

穿著全白色的套裝,吊帶褲(雖然吊著尿布,尿布外穿的概念)配上高禮帽、黑靴與拐杖

除了前述的服裝復刻之外,還給人一種卓別林的感覺,那種帶笑的小丑在瘋癲時更令人感到髮指與厭惡

而他刻意在眼睛周圍「黏」上假睫毛(我沒打錯,在眼睛周圍)除了呼應本片如發條般的眼睛之外,也製造了不對稱感及怪感

第二階段是他被改造出來後的樣子:文質彬彬,穿著西裝

有趣的是這個社會反而容不下這一個已無任何行為能力(作惡能力)的人,即便他的服裝斯文而有氣質

兩階段的服裝成長,

在片中代表著青年長大

我們卻可以從其中感受到似乎什麼在消失

外表改變,心被改造,卻再也見容不下這個社會

 

 

【關於取鏡與光影】

70年代鎧使大量的出現彩色電影

也讓50年代起的黑色電影系列稍歇

但以之為取材樣本的佳片卻不在少數

在片中均可以看到這些元素被再次地翻玩和運用(不是只有現代才有復古風潮啊)

監獄中的光線透過窗戶照射進來,賴亞歷被改造成功站在舞台上的那道光、他與同黨一開始衝向作家的那道車燈光,在改造電影院裡為一發光的電影螢幕,作家二樓坊間內陽光射進的窗戶

光線在這裡不是代表希望,有光的地方不是終點,而是荒唐與罪惡的未來,

 

此外

因光線所產生的影子也十分特殊

那是一種斜側光取鏡所產生的斜影

在電影意象中,斜影(尤其取鏡由地面往上)容易造成恐懼感及壓迫感

由此也可以見到導演的用心

 

亞歷與同黨開著車,一路狂奔,導演刻意不採用快速剪接式的拍法(會使畫面便更快),反而讓主角們佔據螢幕的全部,看起來有種2D感,風景好像在旁邊被一幕幕抽換

這除了參雜普普藝術的概念之外,另外也表達一種超脫時空的虛幻感,彷彿他們駕駛的車子,穿越好幾代時空,依舊荒唐

 

本片堪稱是跨時代的經典

前衛而赤裸的風格

毫不保留地在觀影後硬冷冷地朝觀眾心中丟下一塊大石

到底我們所維護的秩序對不對

「群」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又有多可怕?多令人盲目與無知

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正義

到底正義下有多少的罪惡

又有多少罪惡是假正義之名以行之

 

而我們又能看到多少,看透多少呢?

文章標籤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單身動物園之後

導演再次以他獨特的敘事角度,衝擊人們所抱持著既有的道德價值體系

如果說單身動物園是在諷諭人性能為愛情犧牲多少

那麼聖路之死更近一步,探討傳統父權及家庭的脆弱與人性本身的不堪

 

全片像是被畫成了一道又一道的格線

針對史帝夫的家庭像是被遊戲刻意設定過的

馬汀便是那個設定遊戲的人

這樣的場景看起來超現實

但有趣的是導演竟然能將這一種設定拍起來那麼的順暢,無違和

甚至讓人感到驚悚

(倘若他真的加入了上帝或變身成加百列來促成這一切的發生,那麼全片就會顯得太矯情或太科幻,我想這樣的神魔對決,神父對撒旦的戲碼也不是導演想要的)

記得1978年的一部經典的驚悚片「魔女嘉莉」

當中也沒有提及嘉莉為何成魔,甚至也沒有她過多魔性的描述

看完魔女嘉莉和聖鹿之死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共同的結論:人比魔可怕

抑或說,人本身就帶有一種魔性在

這種魔性只是你要不要去開啟罷了

在史帝夫的家庭看似一切都維持著秩序

令人感到困惑的一切維持秩序的手段

老婆需要「全身麻痺式」的性愛姿勢(形同躺著不動)來取悅老公

孩子都得聽爸爸的話,沒有妥協沒有興趣可言,就連在家吃完餐的閒聊一切也是顯得冷靜到彷彿氣氛會殺人

導演要安排的角色設定其實象徵很明顯

爸爸史蒂夫是心臟科的權威

心臟科,人的生死最重要的器官

史蒂夫是本科的權威,代表他能操控一切的生死

全白的牆壁,刻意用全視角拍攝,古希臘雅典的神廟也是採用這樣的方式去建築,象徵理性與秩序

然而,

後來馬汀的詛咒,是連心臟科的權威(即便集結了各個領域的專業)也無法治好的病

也更加諷刺了史帝夫(最厲害的人類)都沒有辦法控制的事情

藉此警示人類的狂妄、自大與無知

 

母親安娜則是眼科權威,因為了孩子辭職,成了家庭主婦

眼睛是靈魂之窗,安娜卻為了「老公的秩序」放棄了這份工作,也象徵蒙蔽了雙眼

 

全片一開始的導向還真的以為是馬汀與史帝夫不倫的愛戀

(馬汀在片中也有這樣的傾向)

但到了30分鐘開始,導演的敘述手法很特殊

在最後差不多2930秒才把事情結構(遊戲設定)一次講完

彷彿也要告訴觀眾「好啦我不要再讓你們瞎猜了,事情就是……

讓觀眾有一個很好的掌握度與了解

 

緊接著全劇重頭戲:死亡的四個階段

不曉得有沒有人發現這個死亡階段意外撞梗金牌特務二吸毒後致死的階段症狀

不得不承認這讓我有一點出戲XDD(因為金牌特務把這些東西拍得很好笑)

先是弟弟,然後是姐姐

在經過一連串的失敗,醫學上完全無法找到足以解釋這一切的怪異現象(全都照著馬汀預言的那樣發生)

家庭中的各個人物便開始呈現最可怕的一幕

因為史帝夫勢必要執行殺一個家人

而母親安娜、姊姊與弟弟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全家人開始一反常態

用盡他們所能來討史帝夫歡欣:

母親刻意在丈夫面前再次全裸,全身麻痺式躺在床上,故意要穿上她最愛的黑色套裝

用極為反常的口問冷靜分析著殺哪一個人對於保障他們家庭會比較有利

姊姊用肉體誘惑馬汀不成,轉而用苦肉計去求爸爸,討爸爸歡欣

背地裡卻想要洗腦弟弟,叫弟弟為了全家(自己)犧牲

年幼的弟弟能做的不多

他剪去了他最寶貝的長髮(這是爸爸一直唸他的事物)

在姊姊威脅他也不甘示弱地說「爸媽上個月才買給我鋼琴」來表達爸媽其實也很愛他,姐姐並沒有完全占到優勢

我們從戲中當然可以了解史帝夫的痛苦與無力感,直到幾盡崩潰

最後一幕

史帝夫-那個象徵人類科學最高峰,能操縱人類生死的心臟科權威,既然用最原始的方式-矇眼旋轉開槍,被動去「選擇」一個家人的死亡

 

導演從片中也告訴我們幾點可以注意的:

(1)男性主義:在片中不時提到性的象徵,史帝夫與安娜在做愛前戲的調情竟然是女生不動的(全身躺平雙手向上,象徵奉獻自己的身體)、片中馬汀、弟弟包柏討論著胸毛,安娜需要辭職當全職媽媽,史帝夫講述了從小的小秘密是幫爸爸打手槍,安娜欲從史帝夫同事獲得情報的方式也是幫他手淫,這些在片中沙文主義的象徵與史帝夫跟馬汀的互動成了最強烈的對比,因為馬汀是一個如此陰柔的人,陰柔到十分怪異(看他轉義大利麵吃的方式便知道),史帝夫是陽剛的代表,馬汀是陰柔的代表,父權、科學至上的男性主義被一個未成年的大男孩的詛咒給打敗,更諷刺著男性主義下的無知與刻意建立如此秩序的脆弱。

(2)運鏡:全片運用不少的一鏡到底的鏡頭,頗有向20世紀德國表現主義大師穆瑙致敬的味道,全片也運用不少一鏡到底的鏡頭,醫師在諾長的走廊上講話,鏡頭由最近拉到最遠,是導演刻意安排的橋段,(西部片大師約翰福特後期也有運用過)刻意拉遠的鏡頭可以營造一種懸疑緊張感,而非嚇人,駭人的單面式大鏡頭,這樣的運鏡效果對於影片敘述而言都是一種挑戰,並非很好駕馭的,希區考克在奪魂索時也用過這種一鏡到底的鏡頭,但並沒有達到如此的效果,反而因為膠捲不夠而被迫黑幕銜接(不順暢感)。另外還有許多很遠的,俯視的鏡頭,這樣的視角象徵觀影人是上帝(或導演是上帝),可悲而無知的人們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負隅頑抗,自視甚高卻不自知。

(3)象徵:從一開始一顆諾大的心臟搭配著舒伯特的聖母悼歌,到本篇使用的特洛伊預言,性的象徵,為本片串起了最後悲劇性的結局,一開始媽汀決定薯條留到最後才吃,片末姊姊kim的盤子上留下薯條,象徵最後屬於馬汀的正義(薯條)終究享用到了,有趣的是薯條被淋上了番茄醬,象徵這樣的正義需要用血來換成的。

(4)選曲:相較於一般的駭人音效,本片選曲大多為聖歌,透過聖子之死來償還上一代人所犯的罪,用管風琴與合唱詩歌更能彰顯宗教性與神祕及肅穆感。

(5)正義的討論:史帝夫當年因酒誤事,誤診馬汀的爸爸導致死亡,馬汀選擇用這樣詛咒的方式要史帝夫償還,姑且不論神話性,我們在聖經、佛法,甚至許多的立法中均看到漢摩拉比這種「血債血還」的報復方式,彷彿也要對方付出相同的代價,才算是正義,然而導演在這裡挑戰我們的價值觀:究竟這樣的正義是真的正義嗎?相信史帝夫可以重來的護他絕對不會喝酒,因次可以算是誤殺,但馬汀選擇的這樣的方式,以電影的視角來說我們會持定的態度,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也向馬汀一樣,做出這一種認為是正義的方式?

我認為「公平正義」從來就不能被放在一起談,因為公平並不等於正義,正義往往從不公開始,結束的方式也是不公的,因為正義太個人了,每個人成長環境不同,接觸到的事情不同,選擇實現正義的方式也不同,正義與公平真的可以同時存在嗎?若沒有,那麼何來公平之有?這世界每一個公平的背後都是不公平構成的,那麼公平這個詞形同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何須正義?還是正義本身就是我們所虛構出來,滿足心中那股欲吐不快的實際行動的偽善代名詞?

像這樣的哲學形而上思考,我想正是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從古希臘現在,從西方到東方,生與死,公平與正義從來就沒有一個正確的解答,在面對生死時,沒有所謂的公平正義可言,更遑論那些幼稚的秩序價值,沙文主義了。

文章標籤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不說什麼

就來談談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之間的競合關係

 

像這樣的問題或主題

或多或少已被人提起過

諸多影評人、電影研究者、學者等均討論過此問題

倒不是要顯得自己有多清高

而是在藝術與商業之間

究竟存在怎樣的關係

又藝術與商業是如何共生?他們得以共生嗎?

共生後的結果又是什麼?

 

從早期的好萊塢系列電影影史發展

我們得知電影產業自愛迪生發明之後

漸漸轉向「工業革命」時代

從最早期的藝術作家,發表一部電影「藝術作品」

到愛迪生本人認為它有「賺頭」

漸漸發展成數分鐘的短片

而搭上工業革命的列車

開始有部門的分化

開始有「導演」,專門執行編劇的原著理念(或加以詮釋)

開始需要一系列手藝精巧、術業專精的人(道具組、妝髮、攝影)

開始需要行政聯繫、籌錢、與外界溝通宣傳(製片商)

又因聯繫作業及實務運作方便

開始出現影城,越來越多人看,便出現影星

各位可以發現

電影自單純的藝術創作

到演變成跟商業息息相關(甚至共生)也不過短短半個世紀的事情

但卻對於人類有著巨大的轉變

正因它的複雜性

於是在界定其是否為藝術或是商業活動便更加困難

但也正因為電影的某些特質

且參雜了當時的時空背景

造成了如此段捨難的情形

 

先說電影本身的特質

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絕非幾個影評人或導演認可即可

也非請多少位明星藝人參演拉抬便行(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可以發現一部好的電影

常跟「庶民生活連結」有關

舉凡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

若是硬性電影,便在劇情角色的設定上能盡量符合庶民生活對於英雄式的嚮往

而若是較軟性的電影,則大多圍繞在我們常民所達不到希望或理想中

(也因此一次大戰時期,電影院便被人視為逃避外界世俗壓力的所在,像這樣的觀念直至今日)

然而一部好的電影

絕非一人可以完成

它的藝術性可能來自於編劇

或是導演

甚至是運鏡的攝影或是妝髮、特效

綜合集結起來的作業耗時耗力又耗工

若沒有一點利潤,恐怕很難經營下去(多半這些電影工作者會把自己的未來賭在一部片上,連製片商也不例外)

也正如前述,電影是透過鏡頭、劇本與觀眾互動的過程產物

相較於其他的藝術種類

電影可以算是最親民的藝術選擇

客群也比其他的藝術類來的廣泛

 

上述兩者(電影的合作性與觀眾),造成了這些電影工作藝術家們在某一程度上會必須做出犧牲

(又或者,他們本身認為這不叫做犧牲)

當然在電影發展到後期,漸漸衍伸出不同的類型

不同類型本身背後也代表著不同的客源

每一種類型的競合消長,在某一程度上也代表著某一時段歷史洪流的改變

(例如在ㄧ戰至二戰結束,喜劇發展到一個蓬勃的時期,而二戰時期後漸漸導向灰暗、歷史導向的檢討期,傳統的西部電影和歌舞電影逐漸沒落)

可以想見嗎?電影的發展興衰也代表著當下的人們接受度為何(當然也就代表越多的觀眾買單)

畢竟一部好的電影,除非有天才型的導演或佛心的製片

不然動輒數百萬數千萬的資本

ㄧ般人或藝術家是玩不起的

但,正因為有「客源」這樣一個不穩定又極為重要的變因

因此為了討好客源,很多電影的藝術性就會被犧牲

電影不能像音樂或藝術作品一樣

若一處敘述手法觀眾不能明白,會影響到整部片給人的觀感

許多好的劇作品被導演拍成電影時

會消去掉部分的藝術性(這樣似乎太武斷,畢竟導演有時也會將自己的藝術性鑲嵌入電影之中)

 

我們假定藝術是作者較為個人的,情緒性的一項抒發

那麼這樣看一部電影的走向似乎與藝術背道而馳

所以在這之中,除了既有的摩擦與衝突之外,便是導演、製片、編劇等在商業現實的選擇之中能保有藝術性多少的問題

這樣的舉例可以套用在當今的類型˙電影中,在不同時間點下更會大量的出現不同類型的電影

我們可以知道漫威的英雄片(西部電影的延伸)儼然成為了一種類型,多半在節慶之日上映

奪魂鋸、陰兒房等驚悚類型片則會挑所謂的萬聖節或中元節

一些家庭劇等則會趁過年前後上映

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商業操作,而非藝術性的展現

但有趣的是我們不會覺得他這樣是「反藝術的」或是「不入流的」

而像是某一種供需上的平衡

 

不免俗的,現今有一些商業電影

很明顯得就是在「賺錢」

從多半會被吐槽的續集

到劇情裡面沒來由的就讓主角去送死(或是復活)

諸如此類的評判,顯示出了觀眾其實是期待所謂的「藝術性」存在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藝術家們從製作電影中去轉化、接觸商業市場,迎合或調整

而觀眾最基本的商業行為(掏錢),卻在期待著某種藝術性的誕生(這個藝術性並非只藝術細胞的開啟,更多的是讓觀眾的生活中得到共鳴或是解脫釋放)

或者我們更可以說

電影是一種讓商業與藝術可以取得巧妙平衡的存在

 

藉由電影本身的特性

導演在其中運用不同的拍攝手法、妝髮、道具,延伸至今是的視覺特效等

發揮藝術家的氛圍

而讓觀眾獲得˙共鳴,除了是商業的行動

某種程度也可說是藝術層面的表現

(因此你能說蜷川實花不是一個藝術家?雖然她大量的合作對象招致不少批評)

但我認為

藝術不應跟曲高和寡畫上等號

更多的藝術除了抒發己見

也嘗試著將人們生活中的「共感」表現出來

只是表現的方式是透過鏡頭罷了

畢竟電影的出身來自庶民生活

庶民生活的出身來自一位編劇(發想人)所見所聞

本離不開身邊周遭的互動,何來曲高和寡之有?

而觀眾本身觀賞電影這樣一個商業行為

也符合最基本的藝術參與

從中得到的啟發或影響

更非商業利潤或大數據所能算得出來的

 

綜觀電影這樣一項藝術載體

商業、藝術與電影之間本唯一像連續不間斷的軸

純然的個人藝術知音難尋

過於商業的影像易流於俗媚

與其說是共生

不如說這些元素都是電影

這也是之所以當一部佳片終於上映後

能這麼令不同背景與時空的人津津樂道的原因。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必須要先說

步調真的很沉、很內斂

且必須要努力、用力地體會劇中主角的感情才能看得完且看得懂這檔戲

凱西艾佛列克憑藉本片獲得89屆奧斯卡金像獎佳男主角當之無愧

他將那種不善表達情緒且失意的男人的情感表現得恰到好處

看不出來他這竟然才是他大放異彩的一部戲

在此之前他應該已在好萊塢潛伏過好一陣子

應該是被他哥哥的光芒所掩蓋吧

 

這是一部關於面對傷痛的故事

導演的劇情鋪陳不難懂

卻要等到故事中段才有辦法知道主角李為何會對世間的一切如此漠然的原因

以及穿插於故事之中的種種回憶

李在波士頓打雜工,過著沒啥尊嚴,漂泊無依的生活

(雖然如此,但還是覺得凱西艾佛列克那種漂泊無依有種隨興灑脫感,難怪酒吧的女人看到他也想跟他搭上

他真的很像那種Levi's或Carhartt廣告牛仔褲或工裝的穿搭...ㄚㄚ拍謝離題了)

偶然得知他的哥哥過世了

全片便開始藉由回主角回憶的拼拼湊湊,讓觀眾了解李的背景及為何會有現在的生活

 

說來李一家族有一個最容易辨識的特性,便是愛罵髒話

全片李與他姪子派屈克的對話幾乎每句都有髒話

我想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家族常常有事沒事就會與人起衝突XD

從李開始面對哥哥的大體開始,導演細膩的帶我們閱讀李的情緒

首先面對躺在停屍間內哥哥的遺體

李的反應是如此漠然

但我們都知道並非沒有感情

而是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面對

李經過了傷痛,長期以來生活大小事都是靠他哥哥的幫助才慢慢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一時之間最重要的手足走了

凱西在導演的安排下不經意的展現他的焦慮、不安和面對外界溝通的恐懼

而哥哥依照發病前所立的遺囑,竟把兒子派屈克的監護權交給李

 

以一個正常的叔叔來說,理應會義不容辭地照顧姪子

看的出來李本該如此,可他無法做到

因為他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

影片中段我們才了解到

李(或說它們一家族)的婚姻都並不怎麼美滿

哥哥的老婆(也就是派屈克的媽媽,李的嫂子)長期酗酒,醉到直接半裸堂在客廳沙發上,家裡亂成一團

這對當時未成年的派屈克來說是一大打擊,某一部分的他也缺乏母愛

而李自己的婚姻也亮起紅燈

他愛他的老婆、愛他的三個孩子

可他也愛自由,不願面對成家所要面對的現實

於是兄弟檔常搭著遊艇,帶著還小的派屈克至曼徹斯特的海邊釣魚

兄弟檔一邊享受著家族的野外郊遊樂趣

一面暫且忘卻彼此所要面對的課題

李畢竟是弟弟,比起哥哥來的更任性

常半夜邀請他的朋友在自己家裡喝酒、打屁聊天

於是有一天出事了...李在嗑藥喝酒後,不慎讓家裡著了火自己還渾然不知

於是一把惡火,奪去了自己三個孩子的性命...

李的老婆無法原諒他,無法面對這一切,選擇離開

 

導演一幕拍到李在警局,趁警察不注意時搶了警槍朝自己的腦勺準備開搶而被制止

簡單幾幕,帶到了李的心痛與自責

因為他的疏失,造成最親的人離開

他一直無法原諒自己,

於是原本的他變得更加孤僻了

也無法面對曼徹斯特的一切,選擇離開

 

直到接到通知,必須處理哥哥的葬禮

 

諷刺的是

哥哥最後需要李幫忙的,

是李最不願面對,也最不擅長的事情:承擔一個家庭

在片中可以看到李在與已長成青少年的派屈克互動的一些趣事

李不像其他大人一樣,他不懂也不願社交(某一部分可以解讀為他不想在曼撤斯特留下任何感情)

三兩句就與派屈克吵起來

喪事和葬禮費等事宜處理的亂七八糟

但,又有誰可以保證,在面對這麼大的傷痛時,

我們可以期待自己還能表現得像個大人一樣?

相較於李,派屈克同樣面對喪父之痛

導演細膩的呈現派屈克在青少年時期面對這種創傷所呈現的反應

外表裝著沒事,一樣成天找他的朋友們與女朋友「們」(曲棍球隊又加籃球隊,是蠻夯的)

某一部分也在轉移他的注意力,他實在不知道改如何面對這種事情

更不知如何面對他新的監護人

 

他跟其他人一樣,一開始都把李叔叔定義成喪子的失意中年

但畢竟是親人

有好幾次派屈克想要和李試著分享感情(他們在房間,派屈克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最後都打消念頭

好幾次派屈克都想離開他的怪叔叔

但從一次次的互動中,他們開始建立起屬於他們家族的情感方式

 

於是在關鍵的轉捩點--派屈克去找他的媽媽(算是他的精神寄託)

他原本滿懷期待的希望可以加入媽媽與新男友的新家庭

但他很快發現,他的媽媽也無法面對自己

因為派屈克代表的正是過去酗酒不堪的她

是她的回憶、她的不堪

(也看的出來為什麼她新的男友要找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但最終發現,那個表面上以戒酒樂觀的她其實跟李一樣,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逃避過去的自己)

 

在這裡導演描述了三種面對傷痛的逃避方式

李的逕自離開,封閉自己

派屈克的尋求朋友慰藉

及其媽媽的故作堅強,看似洗心革面其實傷口尚未結痂

我們活在這世上,

那些年、那些人、那種場景那般回憶、道道不能迴避的種種

或多或少多有著過不去

我們是用什麼方來面對傷痛呢?

是否跟他們一樣?或是都曾經有過?

 

在這一次會面中,當然派屈克是失望的

但同時也對事前再三叮嚀他要小心的李漸漸改觀

他逐漸了解到他的叔叔不是冷漠,更不是發瘋神經病,

原來這麼久了,卻還是忘不掉曼徹斯特的一切

在李與他的妻子(前妻)見面時,彼此再也無法裝做什麼事都沒發生

妻子對他說他好想他,她錯了,抱歉不該對他說這麼惡毒的話

李口頭說「不,你不要再說了,我的心已死了」,但他卻顫抖哭著、抽搐著

他知道妻子要拾起多大的勇氣才有辦法與她現在的愛人重組一個家庭

他愛她,但他知道在經歷過那場意外後,他再也不能給她幸福

而他希望她能快樂,真正有一個能夠疼她且有能力照顧她的人

 

因為知道什麼是對對方最好的,所以選擇拒絕前妻的回頭

 

而李同樣也知道自己的狀況無法照顧派屈克

於是最後將他的監護權再過繼給好友船夫

「抱歉,派屈克,我無法,我過不去。」李這麼說

曼徹斯特對李來說是心痛的總和

喪子女、妻子離開、哥哥過世

他強忍著悲痛面對這一切,經歷讓他變的漠然頹唐

或許放手對於他和派屈克來說是好的,這是他能夠做的,最疼姪子的方式...

 

導演沒有用太多遠鏡頭

相對的有幾幕特意拉近鏡頭,特寫凱希艾佛列克的表情,可見對其演技的信任

而凱西也不負眾望

全片灰濛濛的,加上聖歌般的配樂

宛如一場葬禮全程

某部分本片也像是一個人在經歷一場人生巨大的悲傷面對的過程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正向積極樂觀的走出來

這不符合人性,也不是導演所要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忠實的呈現出來難種抑鬱、內斂卻巨大的悲傷

 

最後象徵過去回憶的馬達

之前李在哥哥過世後一直不願意修的,某部分也象徵哥哥在去世之後家庭感情的停擺

在最後李答應派屈克修好馬達

也代表他願意面對自己的親情,願意接受派屈克

叔叔答應修好馬達,讓姪子開著船,

站在船後的叔叔露出本片中少有的笑容

然後放手

這是他面對親人最溫柔的方式

 

李宗盛在山丘中提到「嬉皮笑臉面對  人生的難」

人生中有太多的難

難在我們不知該如何面對,進而去逃避,刻意忽略

本片沒有評判,反而帶出我們最真實的情感及最脆弱的部分,

看完後餘韻無窮

淡淡的,慢慢的,沉沉的哀傷,

彷彿自己也獲得了某種同理與共鳴,那樣平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愛情故事

如何能變成一部影展的暢作片?

關鍵就在他的敘述方式與迷人的視角,

最後就是準確的製造了電影的層次

以至於不會落入類型電影的窠臼

又能讓觀眾心有戚戚焉

 

與好萊塢的大成本、大劇本電影相比

本片的故事實在太小了

瑪莉與瑪麗在故事開頭以姊妹方式出現

瑪莉(短髮)較為俏麗活潑,有著一頭金色短髮及甜美的笑容

瑪麗(長髮)較為冷靜內斂,紅棕色長髮,還有著尖鼻與嫵媚的雙眼

故事開始只說母親過世了,他們兩返回從小居住的房子

從幾幕導演的安排便可發現它們倆的感情

它們佐是知道彼此喜歡什麼

共同出去森林玩樂

共泡浴室

整個世界好似他們兩個的天堂

直到長工彼得出現,改變了一切

 

彼得就像是彗星

來的突然且唐突

兩個原本完全是女生的世界頓時出現了第三者

整個生活圈頓時開闊了些(雖然還是很小)

瑪莉(短髮)發現、發現自己好像對彼得產生好感

在種種狀況下對彼得示好

但殊不知彼得其實喜歡的是另一個瑪麗(長髮)

在一次營火晚會之中

瑪莉原本的獻身卻成了最尷尬的錯誤

因為就在他準備貼上彼得時

卻發現彼得正擁吻著瑪麗(長)

還在他們二樓房間纏眠一晚

傷心的瑪莉變得乖張、自暴自棄,放縱自己與其他男人發生關係

但在發現鄰居大男孩其實是處男時趕緊收手,卻又被從外回來的瑪麗和彼得看到

兩人在折騰一番後,原本大吵一架的姊妹就此打算分道揚鑣

只是沒幾步,瑪麗便從彼得得車子跳下,她發現自己不能沒有瑪莉

 

在經過這一連串的折騰

她們發現生命中不能沒有彼此

在夏日的尾聲,他們趁天剛亮時離開的她們原本的住處

留下剛睡醒、滿兩錯愕的彼得

這時從親戚的口中才得知,她們倆根本就不是姊妹,只是情同「姊妹」

而同志的身分才因此曝光

 

三言兩語便能把故事給說完

但導演先給人一個既定的印象

然後再慢慢抽絲剝繭

對於女生情感描述得極為細膩

以下便舉幾個例子

 

1.洗澡

瑪莉無論一天過得怎麼樣,都會與瑪麗一起共澡

洗澡時的坦誠相見,象徵兩個情人面對彼此的沒有心防

而當瑪麗與彼得在一起時

瑪莉便一個人泡在浴缸裡

看上去瑪莉雖然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但那種不適應感從瑪莉的表情中可立刻顯現

在最後瑪麗決定原諒瑪莉(盛怒之下瑪莉本想把瑪麗壓在湖中窒息)

她又走進浴缸內還將她臉上的泥土給抹去

這抹去的動作便象徵她倆重修舊好,彼此又能坦誠相見

 

2.母親

全篇沒有出現母親的樣子,

但從影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母親對她們來說是多重要的一個角色

既然他們兩個不是姊妹

母親只有可能是其中一人的媽媽

但你可以看到,瑪莉和瑪莉在本片中面對母逝時卻不是誰安慰誰

而是共享這份悲傷

這應該就是感情的極致吧

在兩個人真正的感情世界中,沒有誰安慰誰,沒有誰應該要比較堅強,

而是選擇一同承受,一同面對

這份寓意也是對性別或關係刻板印象作了一個的新的詮釋

 

3.空間

在關係中,應該要給彼此適度的空間

可我們看到瑪莉和瑪莉在相處時是完全沒有空間的

她們一同前來,一同離去

一同度過悠閒晌午,一同入眠

所以當彼得介入她們的感情時

雙方便情不自禁愛上了他

因為他太新鮮、太陌生了

但人與人就是這樣

嘗試新鮮是可以,但當他變成一種一去不能復返的決定

人又會開始戀舊

瑪麗終究放不下瑪莉,

也就是在這時,她才確定瑪莉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是多麼重要

 

4.被需要感與關係

先來談談關係

在「情遇巴賽隆納」片中,伍迪艾倫探討了兩種以上的關係

但在本片很遺憾地告訴我們

這世上絕大部分的關係是兩人限定

當她們三人一同在排隊摩天輪時

便面臨到一種關係的選擇

因為位置只有兩個人

總要有人退出

於是瑪莉藉口肚子餓退出

某部分也是暗示他宣布放棄這段感情

(果然一上摩天輪的瑪麗和彼得便在分為渲染之下接了吻)

看似一個簡單的鏡頭

卻勾起我們多數人段於關係的印象

你我是否也曾有這種經驗呢?

關係很好的三人,卻在分組時被要求兩人一組

畢業旅行的遊覽車座位要兩人一起坐,

一同出遊騎車時要怎麼分配座位

這個社會在無形中劃出了道「雙人限定」的界線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在這當中做出比較與抉擇

在群體中,這樣的比較當中一定會有人受傷

關係一定會從差等變成破損

開始有私心,開始無法坦誠

這是這個世界中的偶數霸凌

單數似乎不那麼被社會給接受

因為單數是如此特別

所以容易被針對

所以一定會比較

一定有高低

這是人性本質對於偶數的迷思與單數的謬誤

 

本片探討的另一項關係是被需要感

某方面來說,人與人建立出來的感情也是基於一種被需要感而生

我們可以看到當瑪麗與彼得幽會時

一股強烈的不被需要感與被拋棄感湧進瑪莉的心房

她覺得沒有人在乎他了,這世上再也沒有人關心她了(尤其適逢母逝)

所以她放縱自己,想從一連串的關係中尋求安慰感

從影片中 我們仍看得出來她內心的調適

只是要放棄自己愛的人,給予她空間讓她可以融的進另一個人,是多麼慘忍的事

 

影片中沒有拍出的對話,卻可以從導演的運鏡與演員的肢體表情中全透露出來

不向「因為愛你」中的濃烈奔放

甚至全片沒有說任何一個「愛」字

我們卻可從瑪麗與瑪莉的互動中得知他們彼此的親密

以及彼得的幾個眼神便可知道他在意的是瑪麗而非瑪莉

全片也沒有說出任何一個「我恨你」

卻可以將瑪莉失去瑪麗時的痛心、孤單與失落拍得如此到位

頗有小品集之感,卻蘊藏的細膩的質地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本片設定的時間軸是一整個夏天

外國的電影好常將一段故事的時間長度設定為一個夏天

情遇巴塞隆納、妮可睡不著等

不曉得是否是因這樣的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十分適合發展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

又或是這樣懨懨的氣候會使人不由自主的感性與詩興大發

總之這樣的時空交錯,從美好的夏日開始,隨著夏日的尾聲悵然或歡喜的結束,頗富詩意

若有一個單位叫一個夏天,那會是多麼美好而浪漫的事情:)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藉由蛋堡大師的歌詞來做為開場引言

同時這應該也是全片的中心思想

這應該算是我看伍迪艾倫的作品內算保守的

可能跟他歲月增長,對人性的批判也溫潤許多

片中搞笑的成分仍在,也不乏尖銳的諷刺

然卻更添加許多人性的關懷

到了片尾的那種收手方式

真的太引人遐思,卻也讓我不太習慣呢!

 

【關於片名】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質疑為什麼要取這個片名?

「愛情」這兩個字或許還可以被解釋,畢竟這部分的重心便在此

但「咖啡」就有一點牽強了

歸納伍迪艾倫的風格以及小弟個人的見解

我認為本片其中二字有「咖啡」的原因如下:

1.顏色:伍迪艾倫的每一部片幾乎都有一個主打色,以符合電影的主題與風格

例如午夜巴黎的主題色就是紫黑色,黑色襯出那種靜謐與濃烈,紫色則帶有神祕及富麗的感覺

藍色茉莉的主打色則是藍色和金色

藍色自然代表著主角的憂鬱,而金色則象徵富麗堂皇的過往

本片的主打色,是我最愛的焦糖色加上咖啡色

畢竟本片設定在1930年代,是個二戰尚未開始,一切商業行為繁盛,方興未艾的黃金美好年代

而使用焦糖及咖啡色自然有種復古的富麗氛圍情調

2.咖啡之於生活代表的意義:咖啡之於人類(尤其是19世紀以降的歐美人士)代表的不僅是飲品

更是社交、八卦、靈感、交際應酬的媒介

許多人一天工作的開始便需來杯咖啡

到了午後時分,咖啡館此起彼落的喧囂和孤寂也乘載著許多重要的著作、書籍、革命思想

因此取名「咖啡」,某種程度等於「社交」

因此本片便可稱作「社交愛情」

你可以解釋成探討那種好萊塢社交底下的愛情故事,

亦可說愛情故事背後的社交行為

抑或是愛情之於社交...

這樣解釋也大致跟伍迪艾倫所要探討的主題不謀而合,

「咖啡愛情」便藉著這樣用顏色和寓意一語雙關

光是看名字就可看出這位一代巨擘的編導和敘事功力!

 

【劇情鋪陳】

如果跟我一樣看過伍迪艾倫大多的作品

應該知道伍迪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的劇情鋪陳及前後呼應

他對於人性的那種掌握及批判跟他斯文略帶幽默的外表截然不同

本片承襲藍色茉莉,更進一步批判兩位男女的愛情價值觀

巴比是一位落魄的年輕人

個性略急躁、卻害羞、善良,偶爾會結巴的那一種

對於愛情和人生,抱持著頗聖潔的觀念

(當大舅對他說可以去洛杉磯嫖妓時,他的回應是「買春的愛情才不性感」)

這些感情理性正確的語言,一聽便之道他是個未出過社會的口吻

(但看到這時你便會期待伍迪艾倫即將要把他塑造成一個怎麼樣的人XD)

和眾多年輕人一樣,在原本的工作場所內找不到成就感,卻也對未來的情況感到迷茫

他去投靠的小舅--菲爾,是個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經紀人

而他漂亮的秘書:薇妮,芭比更是一見傾心

在此,伍迪艾倫先對此三人的關係作了一個設定

巴比會對於薇妮的傾心,除了因為她本身的美麗之外

更重要的是她好像不屬於整個好萊塢的世界與價值觀

從第一次她載他環繞好萊塢的知名景點時,她那種對這個世界略帶著不同看法,甚至有點不屑一顧的口吻

她就像有想法的哲人,也成為了巴比在好萊塢打工的唯一重心

漸漸的,吃飯約她、下班約她、偶爾出席名人的場合也想約她

薇妮之於巴比就像是救贖

即便薇妮已經多次拒絕巴比,但巴比仍不死心

但透過某次薇妮的幽會,我們才得知她口中的男朋友,便是菲爾舅舅,而且還當人家的小三

在菲爾的世界中,薇妮就好像一個小花癡

她仍然靈動,卻毫不掩飾對菲爾的愛慕

(這樣的劇情在伍迪艾倫的世界早已司空見慣,甚至原本我會更期待有不同的線路發展,anyway純談愛情並非伍迪愛本片的重點所在,或說,他並非只談愛情)

然就像大多數外遇的男人一樣

在外呼風喚雨的菲爾竟然對於自己的婚姻無法定奪,他無法與他現任的老婆離婚,將薇妮明媒正娶

傷心的薇妮於是跑到巴比那兒去尋求慰藉

誰都看得出來薇妮會找巴比是為了一種被需要和安慰感

甚至巴比也知道

但,哀,愛了時候誰會理性呢?愛情本來就不是一個理性的東西

在陪伴的過程中,薇妮漸漸開始體會到巴比的好

竟也愛上了他。

 

有趣的是此時對薇妮忘情不了的菲爾舅舅終於下定決心,要回頭挽回薇妮

整部戲便陷入了伍氏幽默:透過對話建立一個瘋狂卻不乏趣味的人性幽默

 

菲爾在偶然得知薇妮正在交往的新歡其實就是姪子巴比

而巴比在菲爾家偶然發現其實薇妮口中的「記者男友」就是他的舅舅菲爾

這時薇妮面臨到了抉擇:

新歡(巴比)或舊愛(菲爾)

比較喜歡她的人(巴比)還是她比較喜歡的人(菲爾)

麵包大於愛情的生活(持續在好萊塢擔任菲爾的秘書)?還是愛情大於麵包的生活(跟巴比去紐約)

 

第一階段,我們得知最後薇妮是選擇了菲爾

 

換作是你,會選擇什麼呢?

這似乎是亙古不變的定律

我們在觀影時會比較同情巴比,因為相較而言巴比在這段感情中並沒有任何道德瑕疵

而薇妮再怎麼說,畢竟是之後才扶正的

我們在這裡似乎覺得巴比對於薇妮的愛是真心的

而薇妮雖然說愛他,卻始終帶著一份歉意在

這份歉意直到影片最後竟轉化成不同的感情想像

而菲爾在這第一階段被伍迪艾倫訂了罪--他就是有在外外遇的不忠丈夫

而且面對感情,敢偷情卻不敢承認

相似德觀念伍迪艾倫在之前的作品中也有提到(如情慾巴塞隆納、愛在羅馬)

當婚姻最後只是變成一揮約或法律上得的意義,失去的愛的激情

這樣的婚姻有什麼意義?

但看的出來,即便被定了罪,伍迪艾倫卻不若過往那麼樣的辛辣或犀利

相對的他給了菲爾一個空間和溫度

並沒有十分直觀的劈斷這樣的愛情,或是嘲諷擁有傳統觀念的人這樣的想法

他給了觀影人一個空間,只是相對的那份犀利便會稀釋很多

看你怎麼樣看待伍迪近幾年來的轉變了

 

傷心的巴比回到紐約的老家(請注意伍迪的場地選擇,剛開始發展的地方是西岸的洛杉磯,下半場的場是在紐約,

導演想告訴我們這樣的價值觀舉世皆然,不分東西)

在他在好萊塢存有的人脈下,替他的大舅舅的酒吧生意牽了線

慢慢壯大

這家酒吧因為有巴比牽線的一線影星來過,增加了知名度

成了許多政商名流必經訪地之處

而巴比也在其中從牽線人,搖身一變成了王牌公關

成天的交際練就他的社交手腕

多次的穿梭於富人商賈之間

然而應酬時的巴比若沒有人,常會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彷彿跟薇妮當時在好萊塢一樣超脫於這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這樣的呼應似乎間接把巴比跟薇妮的角色互換,也更提高了巴比在觀眾心中的定位

就在此時,巴比自某次聚會中遇到了嫵媚動人的美女(布萊克萊芙莉飾)

而她的名字一樣是V開頭

巴比看上了這位美女,向前去搭訕,沒想到她的搭訕手法,竟然跟當初想追求薇妮的方式是一模一樣的

他幫他取了小名,也叫做「薇妮」(我就稱作新薇妮好了)

帶她去聽爵士樂

去兩人的小酒吧

我們看的出來巴比始終對於新薇妮並非真心,

她始終把她當作舊薇妮來看待

但在這裡導演卻不讓我們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巴比

相對的,在此歌頌了他的戀舊,他的成功

彷彿批評舊薇妮當初的選擇

 

來到了最後第三階段

終於,巴比大舅舅的酒店紅到了西岸,

吸引了三舅舅--菲爾前來

更尷尬的是,菲爾竟帶著他的老婆--舊薇妮一同前來

巴比在見到舊薇妮時立刻想要逃跑

他不想、也不知道改麼面對他們的存在

但這時,他竟發現原本他心中的女神薇妮

竟然變成了他與她之前最討厭,罪嗤之以鼻的好來塢那種女明星

談吐盡是圈子內最無聊、最沒有意義的八卦

還會叨著那種討厭死人的好萊塢貴婦式笑聲

面對這個情況,他嚇傻了

隨之而來的憤怒與不解

舊薇妮追了上去,

有趣的是,在此時的薇妮竟又變回當初巴比認識的那個人

雖然她解釋了「也許人都會變吧!是該長大了!」

但談吐之間,她又恢復成那種動人、靈性的樣子,

 

你可想而知之後會發生的事情了

巴比藉著出差的名義,拋下新的薇妮

帶著舊的薇妮到處遊山玩水

到了他們最愛的爵士樂音樂餐廳

帶她去看紐約最美麗的風景

夕陽西下的黃金橋畔

巴比再次跟薇妮告白

當然薇妮拒絕她,並跟他說了一般人都會說的話:

「我們還是不要見面,對彼此都會更好」

但請注意,這時的薇妮同時也道出這段時間在夢裡都會夢見巴比

於是巴比更篤定薇妮心中的確有他

在橋畔,他親了舊薇妮

 

回去時新薇妮似乎有發覺老公的不對勁

問了巴比是否有偷情,

理由是因為她在夢裡夢見巴比與舊愛在一起

還記得巴比的回答嗎?她安慰老婆:「別擔心,這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

這句話十分玩味

因為在舊薇妮跟巴比同樣說我會在夢裡夢見你時

同樣是夢,巴比卻篤定那就是真實的(也就是舊薇妮也喜歡著她)

而當老婆說她同樣夢到的夢,巴比卻宣稱那只是夢,不用想太多

可見一切都是自己心境的投射,無關乎夢境與否吧

 

最後一幕,新的一年,象徵許多意義

巴比在酒吧裡若有所思

薇妮在菲爾的派對中也若有所思

新的一年,到底事情煥然一新了嗎?

還是舊夢不斷地回來,像個輪迴般存在著?

 

舊愛還是最美,又或是,有更深的意義呢?

有趣的是伍迪艾倫卻有了一個極柔美的方式作結

一如他的風格,他幾乎不把故事說完的,

總留下一些伏筆讓觀影者餘韻猶存

特別的是伍迪艾倫這次的運鏡及筆觸

沒有妄加批評或決斷

反而讓男女主角「若有所思」來作結

可說是近年來伍迪風格轉變的另一項證據

 

在第三階段

延續角色互換的主題

這一次巴比變成了小舅舅菲爾

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即便是偷情)

觀影者的評價或兩極

但還記得嗎?當初菲爾舅舅在做這樣的行為

巴比也正在一旁

如今角色對調,伍迪成功的塑造一個比海還深的翻版角色:

「我們終究會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

菲爾舅舅成了巴比的角色

對於巴比和舊薇妮的偷情毫不知悉

投入在他的事業和愛戀著薇妮的生活之中

 

【關於伍迪想說的】

究竟巴比喜不喜歡薇妮?

究竟薇妮喜歡的是什麼?

表面上巴比看來終究沒有得到薇妮的心(至少在影片中沒有呈現出來)

他的執著、他的憤怒、他日後成就,皆因失去薇妮而起

 

那倘若當初他得到薇妮了呢?

他還會這麼樣的愛著薇妮嗎?

得不到的總是最美

因為這種需求感

人類會試圖將渴求的事情加以美化

所以常有人難忘初戀

或是買了一件衣服的瞬間不時回眸去看另一件當時放棄的衣服

巴比便面臨了這個情況

他愛的不是薇妮,而是「得不到的薇妮」

所以他做了一切想逃離,卻又複製好萊塢的樣子

那這份愛到底算不算愛?

 

再來談薇妮,愛情對他來說是一連串複雜的選擇題

在洛杉磯時他選擇了菲爾舅舅

卻常在夢裡夢見巴比

而當初短暫在洛杉磯與巴比在一起時

確時常留心菲爾的消息

 

「或許執著只是因為從沒得到」

得不到的愛情好像有一種魔力

或說得到手的愛情似乎就失去了這樣的魔力

這樣的例子古今皆然

至少我們在看薇妮的感情,

也可以確認她似乎也不是真的喜歡巴比或菲爾

她也愛那種「得不到的感覺」

這似乎也呼應到了主題?(咖啡愛情,愛情本來就像是一場社交遊戲)

都愛,卻也都不愛

因她愛的是那份愛情的烏托邦,是擁有後的另一方美好

所以對她而言,到底有沒有愛情?還是愛情只在我們的想像中的一種情緒,而非是一個「人」呢?

 

三位主角都各自變成了不同的樣子

他們的愛情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得到解答

我們是觀影者,尚能下定奪或分析

然現實人生中是不可重來的

在執著地當下

是否我們也像薇妮一樣,只是因為從未得到?

 

【關於配色與音樂】

一定要提一下本片的配色

本片用了大量的黃色來做為基色

1930年代下的故事更顯風華

這樣的黃又不同於「意外心房客」那種飽和色調

而是帶點正沖負的咖啡焦糖色

焦糖色的連身西裝、沙色的海灘、金色波光粼粼的海面、爵士樂手古銅色的皮膚和黃銅喇叭、成紅色的牆面……

我愛死了伍迪艾倫這種用色調

 

另外音樂也是其中一大亮點

全片採用輕快的爵士樂

配上時不時的旁白

這樣的電影敘述方式在今日或許已不多見

縱然有,伍氏的風格也必定獨領風騷

 

【關於小巧思及枝節】

伍迪艾倫的電影常常會有所謂橫生枝節

若以植物的根來說,他必是屬於鬚根系

這些小人物(如黑道大哥大舅舅、過於理想正確的二姨丈、巴比的爸媽)構成了全篇搞笑的風格

 

然比較可惜的是,

過往我們再看到伍迪艾倫的片,往往小人物的發揮才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

也就是很多時候,小人物扮演著轉折劇情的關鍵角色

但在這部片中

好像小人物就真的成為了配角

將這些角色抽離或替換好像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個人觀點,若是他能在既有的主線上,提高小人物的價值或影響劇情的程度

也許整個劇情會更加精采、更加飽滿

 

另外,伍迪艾倫也藉由「兩個薇妮」這個概念向奇士勞斯基致敬

(奇士勞斯基在1991年拍了一部「雙面薇若妮卡」)

伍迪艾倫直接在片中提及

舊薇妮是秘書、新薇妮是政府公關部秘書

當然他沒有將重點擺在內心的探討、邪惡面的共生或形而上的政治批判,畢竟這便扯遠了

 

張愛玲有一句經典名言:

「娶了紅玫瑰,

紅的久了,變成了牆上那一抹蚊子血,

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

白的久了,變成了衣角上的一粒飯粘子,

紅的卻還是心口上的那一顆硃砂痣。」

不曉得能否成為本片最後的註解

或許執著只是因為從沒得到

或許愛情僅是一場社交遊戲

最後的輸家永遠都是自己

 

你認為呢?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本片之後,

立刻去google了一下當年度馬修麥康納得獎的畫面

在之前,包括台灣市場

似乎都比較偏向李奧納多當年主演的「華爾街之狼」,

不可否認的,在奧斯卡頒獎前,我也是先看了「華」片

李奧納多把這位縱橫華爾街的攤財、好色、又豪氣干雲的狂人演得淋漓盡致

又加上在片中的義大利老婆實在太吸精(就是後來的小丑女瑪格羅比)

這部片在台灣的口碑票房極高,叫好又叫座(儘管他18禁)

不僅如此,李奧納多在當年被是為是奧斯卡影帝最有希望的得主,

也是呼聲最高的候選人(在此之前,李奧納多多次與影帝擦身而過,甚為遺憾)

因此,

當奧斯卡最後頒給了馬修麥康納時,老實說心理頗失望的

一方面擔心這會不會是李奧納多最接近奧斯卡的一次了(畢竟他在戲內真的演的太出色)

二方面也會質疑馬修麥康納得獎的正當性與適切性--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可以擊敗李奧納多,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一直到看完本片,之前的質疑一掃而空

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捨他其誰?

 

從本片的預告便可以知道,他是在闡述一位患得愛滋病的牛仔,為他的生命及尊嚴奮鬥的故事

全片寫實,確適切的點到大家的痛處

不會過於勵志浮誇,刻意拍寫幾個鏡頭或幾句台詞來賺你熱淚(順便置入一些大美帝主義的思想,美國萬萬歲等等)

也不會過於沉悶,覺得難以一氣呵成

以下便針對「藥」片中的幾個切入角度來探討他對人性描繪的真實

《關於歧視》

和大多數的片一樣,本片的核心價值之一便是歧視

但不同於其他片,本片的主角「本身」就非常會歧視他人(尤其是同志)

他與他身邊的朋友,放蕩不羈,嗜賭愛嫖,對於當時民智未開的社會,充斥著反同思想

而這一切一直要等他也成了愛滋病患者才慢慢改觀

編劇帶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來切入這一連串的歧視(更可怕的是這竟然就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邊)

被叫「死娘砲」、不敢碰觸或擁抱愛滋病患、住處遭損壞、覺得同志愛同性別那跟他絕不可能變成好朋友(一定會被喜歡)

而主角這一連串的反應,包括劇情最後的逆轉,也正是一連串逐步面對歧視的過程

同志不是怪物、愛滋病也非撒旦,但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卻將他們妖魔化

用極其殘忍的方式對待他們

 

值得一提的是朗的內心轉折

從一個類似萬人迷(至少他混得很好)的角色及生活圈

在得知染上愛滋之後,

身邊的夥伴突然全敬而遠之,有的還用言語霸凌他、嘲笑他

連去個酒吧還要被譏諷,

他突然意識到一切都是假的

沒錯,如果他當時遇見菩薩,肯定遁入空門

原來身邊構築的一切竟如此脆弱,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

倔強、不服輸的生命意志,他嘗遍各種求生的方法

但在醫院裡均得到一個結果--延緩病情,也就是等死

馬修麥康納把前半段這種極欲求生確又屢次挫敗的心情詮釋得無與倫比

坐在他最拉風的車上,那次舉槍欲自盡,是對生命的不滿和控訴

沒有任何台詞

但我們彷彿可以聽建馬修怒吼:「為什麼?為什麼不讓我活下來?為什麼?」

但,好在他終究沒有這個勇氣自殺,他給了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去墨西哥求密醫

沒想到所謂的「密醫」,所開的藥方竟然能夠有效抑制他的病情

同時密醫也揭穿了美國˙當局即將上路、被用來治療愛滋患者的ALT藥物的謊言--這種藥物其實根本就沒有效果,還會有副作用、始病情惡化

 

《倫理》

當自己的生命邁向終點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本片狠狠踩住了生命與法律這兩個人們向來視為倫理的探討

朗從國外偷渡回來許多藥物,這些藥被美國當局(食藥署)認定是「非法的」

(畢竟當局承認合法的藥物紙有一個,那就是ALT)

但,事實證明,它卻能有效減緩自己的病情,

在生命與法律的邊界上,你會如何做選擇?

 

我們當然可以毫不猶豫的揮旗吶喊「當然是生命啊!」

那是因為電影帶給我們一種微觀的角度

他讓我門之道當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其實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最後該如何活下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一切卻不然

我們常常在新聞上會看到又有人去求密醫,或是誤信偏方

好一點的是拒絕任何化學治療,堅持食療法等等

在這些巨觀的角度(或是旁觀的角度),我們又是如何來看待這些事呢?

「哎呀!以為自己是醫生啊!」、「要相信醫生的專業」、「有病的話自己還是要去尋求正確的醫療管道」

但,

在本片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

醫循著醫生的管道,就能得到正確的療法嗎?

如果當利益凌駕法律、道德、倫理,然後假借「證當」之名行「詐騙」之時,而且騙的還是自己與自己相同處遇的生命,你還會選擇相信「正確的事」嗎?

還是選擇相信自己?

 

當生命走到了盡頭,當所有的醫療資源都舉白旗

那你呢?你是否會對自己舉白旗?

要審視別人很容易、但真正面對這種恐懼又是另一回事

曾經在大學的哲學課中

我們探討到了所謂的到倫理的六個層次

其中「道德與法律層次」及「個人生命價值層次」一直是教授最愛考的地方

原因無他,因為在這個社會說,這兩著的價值之間最容易發生衝突

以巨觀來說,當然這社會上似乎要有所謂的法律層次在

在這個意識型態之中

朗似乎就是一個賣藥的瀕死吸毒犯

但就微觀層次來說,從朗的生命內,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欲求生存的本能及勇於挑戰各種不公義的情況

在某種程度的微觀又非如此

我們在本片中會覺得醫院內的醫生是可惡的,是泯滅人性的

但,就現實的醫療數據而言,朗的數據可能只是個案而非通例

在一切證據未明朗的狀況下,難道就要因為個案而去破壞大部分人的福祉?

因此微觀和巨觀,在我看來並沒有對錯之分

一切取決於看到事情的角度,也就是立場

既然提到了這裡,又不得不談談所謂的醫療倫理

畢竟醫療牽涉到人的生與死,所面對的抉擇就不是是與非那麼簡單

每一個決定都代表著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希望

往往醫師便在希望與絕望之間交互徘徊

當朗持有藥物可以延緩自己的病情時

他所擁有的並非只是可以延緩活命的藥物,而是一個再一次可以活命的希望

這對於朗之前的人生來說宛如巨大的翻轉

又因如此

朗也特別去注意到從前他忽略的、甚至是歧視的一群人

他進入了教會(從前他最不願踏進的地方)為他的藥做宣傳(即便他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要賣藥)

他開始關心身旁的同志朋友雷蒙,真正把他當成是一個「人」而非一種「族群」

這也呼應到前面所提的,微觀與巨觀的差別

就微觀而言,一切的事物物反而被放大

同志他就在你身邊,一樣會呼吸、一樣有感情,一樣需要幫忙

當這些人瞬間不再是代名詞的時候,一切的誤會和歧視是否就能夠化解呢?

 

本片的取材十分精采

除了他本身就是真人真事改編之外

實因為朗的生命歷程實在太具戲劇性

生與死、救人與否、一切的法律都不站在他這一邊但他還是選擇奮力一搏

這也呼應到了他的職業本色--牛仔

在片中的一開始

牛仔似乎跟菸、酒、性愛脫不了關係

但在片末,朗再度穿上帥氣的牛仔裝,騎上了牛

「只要可以騎在公牛的背上維持八秒不被甩下來,就算獲勝」

這八秒似乎道盡了朗的一生

瀟灑、短暫、卻又極具衝擊性

配上他本來就有的雅痞、玩世不恭的逆天性格

馬修麥康納可以將他詮釋得如此淋漓,可謂佩服

在尊嚴的價值選擇,倫理的觀點、同志的議題與人性的尊嚴上

本片都做了最賣力與真摯的詮釋

透過本片,也可以讓我們知道

很多事情並非表面的那樣單純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也非如世俗認定上的一語概括

「他有罪」、「他是好人」這樣的觀點似乎太膚淺

在我們真正了解事情的全貌之前,

所有的假設和臆測或多或少都隱含這自己的覺知

沒有一個事情是處於完全客觀的存在,

亦即我們完全不能體會,或妄意評斷他人的作為

換作是你,會不會也選擇這樣做?

而就算這樣做,又是否是對的或是錯的?

 

本片在探討是非價值,到頭來卻要我們把一切的是非價值全部打破

卡謬的異鄉人曾經也提及類似的處境

但我們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那法官、牧師、陪審員

本片不若卡謬的故事那樣冷漠而銳利

卻也命中當下大家所處的問題種種

各種語音投票只問你喜不喜歡總統這個「人」(專業的問法叫做「滿意度」)

至於是哪一點不滿意,有在關心的人或多或少說出一兩個不被看好的政策

跟風的便直說「不知道耶!他(他們那個黨)就很討厭不是嗎」

又或是躲在網路背後的留言及一大堆粉絲團、討論圈

充滿著謾罵、或盲目的讚揚歌頌

沒人能看清楚事情本身,

只因為從眾似乎就是對的,因為他也這麼說

因為大家都這麼說

有一種對,教大家都覺得是這樣,所以他對

在看完本片之後,或許你依然無法對於自我本身的看法有些改變(當然不容易,就像我支持婚姻平權,覺得那些反同者腦袋有洞一樣)

但至少在發生一件事情時

我們能緩些定奪

嘗試先了解事情的本質

然後多點人性的關懷或理性思考

比起口沫橫飛,此起彼落的評論,這樣選擇的立場,也就令人佩服、舒服許多了。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在預告上就看到這一部片

立刻把它放進必看清單

除了內容題材本身就很吸引我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在預告片內「沒有暴雷」XDD

說真的,有時候我們在看新片時最容易吸引我們的一大原因便是看電影預告

(除非續集,或是有名的原著小說或導演)

但近年來的電影預告,不知道是為了衝票房,還是怕觀眾不會入場一樣

首波預告、XX篇,OO篇、30秒版、45秒版、2分鐘版、最終版預告...

預告內一直暴雷,把最精華的給剪進去,有的甚至沒品的直接告訴你結局為何

哀,

可悲的是這些預告就像猛然衝出隧道刺眼的太陽光一樣

你連閃躲或閉眼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在看預告時大部分都不知道其實他已經把最好的剪進去了,於是你真正看完電影後就會大失所望)

 

但,就像剛才說的,死期大公開的電影預告之吸引人,他兩三下就帶入幽默的情節卻無雷,又能適時地跟觀眾澄清必須拋開看待生死的嚴肅心情

 

這是部半黑色幽默的喜劇

而且完美的置入人類對於世俗種種的迂腐及限制

在角色定義上,他大膽挑戰了觀眾對於宗教神聖的領域

「以阿」是上帝的女兒

上帝其實是暴躁無常的人,創造世紀也沒有多偉大,純粹就是他自己的私慾和娛樂

所有的意外(包括為何塗果醬的那一面總會掉落、衰事總會禍不單行等)全部是上帝設計的

而以阿的哥哥耶穌--被認為是人類的救世主,在上帝和妹妹的眼中只是離經叛道的青春期少年

上帝(爸爸)說自己兒子只是隨便變了變法術,就讓人類這麼相信他

至於耶穌的門徒嘛~當然是隨便收的XDD

人們崇敬神聖的天父,而身為被崇敬的對象,上帝也樂此不疲

他用來決定全人類命運的,便是他自己房間裡的那台超級電腦

他所有的法術幾乎都灌給了那台電腦

天空的顏色、何時發生意外、什麼時候人會出生、以及每一個人的死期為何...通通在電腦裡

我想編劇(或導演)在此賦予了更深層面的意義

這層意義便是顯而易見的,諷刺人類的無知

我們在對死亡、意外等無法預知的狀態下,產生畏懼

於是,為了消除恐懼,我們創造了上帝

就某一層面而言,正是因為人們為了自己的恐懼而創造出上帝

而上帝也靠著人們的恐懼而活著(感到被需要、存在感)

(某一層面其實跟人類創造出魔鬼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有一說,當你相信有上帝時,其實你也肯定了魔鬼的存在)

那,當恐懼消失時,還需要上帝嗎?

更直接地問,上帝還存在嗎?

而這一切,就在以阿為了報復爸爸而悄悄駭進電腦,把全人類的死期公告在每一個人的智慧手機上開始

 

全線的主軸在以阿公布死期後正式啟動

以阿來到了凡間

一方面是探險(就像人類對於未知的天國一樣好奇,以阿對於人類世界也感到新鮮)

二方面是想效法哥哥,蒐集6個門徒,便可以湊到18人

(而為何要湊到18人?因為這樣就可以互相組隊打棒球,完成媽媽(聖母)的心願)

導演一在地透過零碎的片段,告訴我們其實一切的崇拜或畏懼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

根本就沒有什麼神秘數字,更遑論有個聖者或造物者

三方面是以阿自己也想做點什麼,她自己也想完成一本新約聖經(自己想出書的意思)

 

進入凡間後,可以看到導演對於全線主軸細膩的安排和人們在面對真實死亡時的態度

 

在以阿尋找六個門徒之前,她找到了一個紀錄者

這個紀錄者很特別,是個不太識字的乞丐

正因為他不識字,所以他可以用自己的話或方言記錄著以阿的一切

正因為他是乞丐,所以他是全片唯一沒有手機的人,所以也是唯一不知道自己死期的人(在這裡導演又小小的批判科技綁架人類的觀點)

像這樣的人最適合當旁觀及紀錄者了,

於是,他竟成為新新約的撰稿人XDD

跟著以阿,我們找到了六個門徒

這六個門徒看上去是隨機的,

但導演卻安排了我們人生中會遇到的六種困境

六種人生的失落與悔恨

奧黛莉(獨臂的漂亮女人)、尚課勞福音(58歲的愛鳥業務員)、馬克(成天上館子尋歡的禿頭男)、

佛特瓦(只會殺動物的殺手)、馬汀(被丈夫遺棄的貴婦)、威利(體內住著女孩子的九歲小男孩)

而以阿的出現,改變了這六位門徒的命運

以阿總是靜靜地聽完每一位門徒的故事

然後,輕輕地靠在他們的胸膛,聽著每一位門徒心底所發出的樂章

以阿說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首曲子

(意思是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是一首歌)

然後,以阿輕輕地問著他們:「我可以為你造夢嗎?」

 

在這裡我們可以得知,以阿的能力不是披紅海(雖然在電影中有這麼一小幕XD)、也不是造人或殺人

以阿的能力,是治癒及聆聽

在人們得知自己的死期之後

心理面最脆弱的一部分被迫要面對

這六個人的脆弱似乎囊括了我們所有人會面臨的課題

而以阿的出現則靜靜修補了人與人之間的每一段關係與傷口

無論是獨臂冷漠的女人,成天尋歡的男子,或是後來與猩猩相愛的貴婦

人們其實都在渴求一種「關係」,

死亡在這一刻不是毀滅,而是契機

它讓所有人去釋放心中的抑鬱,面對人生的難

其次,還有在工作中所面臨的自我認同於價值肯定

包括尚克勞福音及佛蘇瓦

他們兩個隱喻了現代工作中的孤寂與沉悶

每個人在還是孩子時,都擁有著漫天無際的夢想

不管你是要當冷酷的殺手,還是想當自由自在的鳥兒

從來沒有人會說你對或錯

但長大後,我們被迫面對人生中的現實

現實的人生中不需要殺手,更不能當鳥兒

慢慢的我們失去作夢的能力

直到死期公開,直到以阿出現

 

好喜歡導演在故事中細膩的安排

看似六段不同的生命故事卻又有緊緊相連在一起

原本被視為災難的公開死期,在這裡卻變成追夢的藉口

在觀影時也會不時問自己,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死期,會有什麼反應呢?

 

最特別的是以阿的第六位門徒:威利

威利與其他五位門徒不同,他只是個小孩

若說其他五位門徒講的是修補大半人生中的缺憾

那麼第六位門徒,便是導演對於人生的有限性之啟發與投射

小男孩只有九歲,生性孤僻,體弱多病,心底面其實又想當女生

像這樣的人若是以阿的爸爸(天父)來設定他的人生,應該早就被宣判死刑

但幸好,他遇到了以阿,就在他得知他的死期剩下一個禮拜

相較於威利的父母對於自己兒子將死的那種不捨與難受

威利卻感到異常平靜

與以阿討論過後,他只想靜靜地度過他的七天,並且在看的到海的地方死去

以阿於是陪著威利度過三天(他們將一天自己定義為一個月,這樣他們就共渡了三個月,多麼美妙又浪漫)

在這些日子中,以阿修復威利,而威力也修復以阿

以阿在威利的眼中,不像是有神力的人,只是個同齡的孩子

而孩子要的不多,就只是個伴

不管時間長或短,孩子都只需要一個能夠陪伴他的人,即便是以阿

導演在這一刻又把以阿重新「人格化」

我想這也是本片最厲害的地方

每個神其實都具有人性

而每個人也都有像上帝一樣能夠治癒的能力

 

在威利生命終了之前,以阿湊齊了六個門徒,與哥哥的加起來共18人

於是,神蹟發生了,透過媽媽在天上打掃家裡時的意外XDD

媽媽無意間將丈夫電腦重新啟動

於是每個人的死期全部改變、消失了

威利的死前有七天,七天後所有的一切都改變

某一層面也寓意著上帝創造人類的七天,在七天後一切的世界重新創造

創造的並非物質或生命,而是人們重新面對自己的內心,以阿的媽媽讓全人類重新活了一次

比起天父用洪水、用意外死亡來威脅,這樣的方式豈不更美好?

 

全片透過死亡,探討關係

一方面打破人們對於上帝的既定印象

二方面透過以阿,修補了人生中的種種缺憾

人們在對於模糊的、不可知的未來中

常無形間設定了多重的枷鎖

在現實生活中將自己綁住

用宗教、家庭、傳統的道德禮義來約束自己

但編劇(或導演)給了我們重新的視角

或許在真實生活中,沒有以阿(或是我們還沒遇到)

但與其創造一對無形的枷鎖與限制

為何不假設下一刻、下一時分,你若將離開人世

你還會過現在這樣的生活嗎?

 

知道自己何時會死時,你還會是現在的自己嗎?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做自己,我們想到什麼?

小的時候,做自己好像很簡單

想決定自己要吃什麼,買哪一枝鉛筆

幻想著長大後想成為怎麼樣的大人

回家是向左彎,還是在中間的商店佇足

但漸漸地

我們在每一次做自己時看見了社會看見我們的樣子

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合時宜,

漸漸地做自己沒有那麼容易

漸漸地我們需要把自己偽裝起來,成為別人眼中那個「正常社會」的一份子

而當這一切所謂的「社會化」

運用了「道德」、「價值觀」、甚至是「法律」來箝制,

我們到底剩下什麼...

 

本片在探討的正是如此

他探討同志,也探討著夢想與社會對一個角色病態的期待

 

【關於女性主義】

生活在這個年代,

好慶幸我(們)沒有被那種理所當然的價值觀給蠱惑

我們這一代強調的是反思

針對個種必然或已然提出應有的辯證

即便知道已知的事實牢不可破

但終究我們努力過

 

可生在戰後的美國就沒這麼幸運了

的確,美國打了勝仗

從電影中也隱約透露出時代環境下的氛圍(這也是導演及美術最用心之處)

戰後的美國儼然成為了世界的領導人

一股新興的氣息正圍繞著當時的曼哈頓

社會被定義的十分頑張而詭譎

 

這時候的社會容的下同志嗎?想當然,答案是否定的

這個社會崇尚的是男性的沙文主義

男人被定義為權勢的、力量的代表

而女人,必須要柔弱,嬌媚,最好不懂理財與生存

可以看到全片中不斷被安排各式各樣沙文主義的表徵

酒吧當中特芮絲的朋友說道他的興趣是寫作

立刻引來其它的男人們訕笑

又例如在特芮絲決定帶起相機,追求屬於自己的理想時

她的男朋友也十分不解

「為什麼不嫁給我?嫁給我不就一切都沒事了?」

在那個年代,女性是不被尊重的

終其一生的目標好像只要找個好男人嫁了就沒事了

至於夢想啦、能力啦、等等的,早就被拋至一旁了,只因為她是「女人」。

 

現在想起來很可笑對不對?甚至有一點不可思議

但我必須要說

直至今日,社會上依舊出現著許多歧視與霸凌

不一定是外顯的衝突

更可怕的,它透過宗教或是法律的包裝

讓一切看似理所當然

讓質疑它的人成為社會上的異議份子

近期同志的議題便是如此

 

【關於她愛她】

你能想像你愛一個人,有法律說不可以嗎?

你能想像因為你愛一個人,需要被判刑?接受心理治療嗎?

你能想像你愛一個人,需要經過公聽會嗎?

你能想像你愛一個人,有一群人(一大群人)大打宗教、法律的牌子,在面前阻擋你嗎?

這是當時及現今同志所面臨的氛圍

 

莫名其妙荒謬可笑至極

對方是什麼性別,竟然比愛不愛對方來的重要!?

 

電影在一開始便從細節處透露卡蘿與同時代的女人有所不同

丈夫的對話透露出她的性向

在百貨公司內不經意的注意到青春靈動的櫃姐特芮絲

我好喜歡導演描述她們兩個被彼此吸引的那種微妙的互動

因為彼此都是女人,在吸引對方時,特別能從小地方去琢磨

導演和攝影在取材時竟能把編劇那種細膩的思維和角度給拍出來

特芮絲與卡蘿對望時的那一刻傻住的模樣

剛見面時緋紅色的餐廳(也象徵著她們倆人內心濃郁的情感)

特芮絲注意到卡蘿的香水味

卡蘿在對方表名有未婚夫時不問其它的,竟直接問道:「那你會嫁給她嗎?」

那一句話有利刃劃破心防,又如細針扎入指尖,讓特芮絲倒抽一口氣,怎會有人能直接看中她的心?

在隨後見面時的聖誕禮物,卡蘿直接送給特芮絲夢寐以求的相機

從來沒有人如此重視她的夢想,但卡蘿卻在第一次就讓她的夢想有了實質的回饋

她真的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這教人怎麼能不動心?

 

好喜歡導演這樣的安排

透過對話,我們也逐漸建構出兩人對於彼此的情愫及本身的個性、生活的價值觀

 

隨後的幾次見面,越來越確認卡蘿與特芮絲的伴侶關係

但越來越深入了解對方,透過鏡頭,我們也越知道卡蘿的諸多放不下

可以說她對原本家庭唯一的牽絆,就是她的女兒

她嚮往自由,然確割捨不下親生骨肉

這也成為丈夫用來威脅的藉口

導演透過這幾幕畫面也讓我們看到

「同志」一樣可以有愛,一樣可以愛自己的下一代

為什麼同志就會帶壞小孩?為什麼同志就會給錯誤的價值觀?

難道強迫別人接受不是屬於自己的性向,進而歧視他人就是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看到在之後與丈夫的訴訟前和解庭中

卡蘿中於受不了了

她不願意再委屈自己

不願意這樣一輩子

她知道現在不說,以後就沒機會說了

所以,即使整個判決將對她十分不利

她仍然承認她與特芮絲的這段感情

不願意讓這段她極為珍視的感情成為一種不能說的秘密或罪惡

因為,她沒有錯

而面對女兒,也是她唯一割捨不下的

她無力再負擔異樣眼光下的一切,更無法在容忍丈夫精神式的監視與虐待

她選擇放手,只要求探視權

而這一刻,整個房間靜默了

不只是她先生,還有彼此的律師們

身為觀眾的我們也沉默

終於卡蘿為自己發聲

終於她做她自己,不顧一切

她知不知道即將失去她的婚姻(維持她現實生活的來源)?她當然知道

但比起麵包,能有一刻做她自己

我想比什麼都來的重要。


在旅館中,墨綠色的房間內

卡蘿與特芮絲對彼此說出內心最真誠的感受

卡蘿從來沒有與丈夫一起度過新年

象徵著她從來沒有視自己的丈夫為最重要的一半

而特芮絲也道出對於這世間的孤獨(而且她描述的好有畫面,從來就是她一人在在擁擠的街道中轉身拍照,人群交錯的細密興奮耳語聲對比自己一人拿著相機默默拍照,煞是迷人)

於是,她們交歡,從來沒有過的感覺如此炙熱

還記得卡蘿對特芮絲說:「我的天使」

凱特布蘭琪此時放下了一切對外在的包裝及防禦

我們看到了她最誠實的自己...

 

不過就是愛人,哪有同志、男人,女人、小孩的差別呢?

 

另一幕最精彩的畫面是在影片的開頭、同時也接到片末端

同樣是觸碰肩膀,我們可以看到卡蘿碰觸特芮絲實是有溫度,有感情的

但特芮絲的朋友同樣觸碰其肩膀的感覺卻截然不同

導演(或攝影)細膩到拍出這樣的畫面

不是台詞,不是表情,竟然是同樣一個手部的姿勢

實在太佩服

 

最後卡羅的微笑

特芮絲在冷靜下來之後

決定前去找所剩無幾的卡蘿

到底她們的發展會是如何呢?導演沒有給我們答案

只給了卡蘿的微笑

她們會變成天長地久的情侶嗎?又或是像卡蘿的閨密般,成為最懂她的人,卻不可能變成情人了?

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

卡蘿與特芮絲,在時代巨大的壓力和氛圍下(她們那個年代可沒什麼人會走上街頭為自己的權利發聲)仍然選擇做她們自己

因為愛你,並沒有錯。

 

【象徵】

本片最顯而易見的象徵,便是「西部」

卡蘿決定開著車往西部玩

特芮絲問她哪裡是終點

卡蘿也不知道,直說車停到哪就玩到哪

西部象徵著自由

車子開往西部,也象徵她們願意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

而且挑聖誕假期出發

也算是送給自己人生中一個最重要的聖誕節禮物

另外她們停泊的點「芝加哥」,在美國60年代是暴力犯罪的代名詞

但許多的地下文化,崇尚自由的風氣也從此而生

車子停在芝加哥,也別具意義

另外,聖誕節在本片中也代表著另一層意涵

我們看到在百貨公司制度下的聖誕節

所有員工(含特芮絲在內)被迫要戴上聖誕帽

但這樣刻意的安排卻強化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本應是祝福的季節

卻徒剩形式化的儀式與表象

對比之後卡蘿與特芮絲自己出發去過屬於她們的聖誕節

導演沒有用任何文字或對白,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其間的差異

卡蘿在行李廂內藏著一把槍

象徵著她對這個社會的不安和不信任

她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風光貴氣

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

其實滿是傷痕

 

【關於演員與美術設計】

看了幾部 有濃厚時代色彩的電影

真的好佩服她們重新架構、建立了時代的氛圍

從場佈,到虛幻的感觸,都抓得恰到好處

另外還可以從當中感受到攝影運鏡的手法

濃厚的色彩及正沖負的配色(也呼應到特芮絲的興趣:攝影)

暗房的濃橙色,山芒草的麥黃,房間的緋紅或墨綠,卡蘿的金色與亮粉色的貴氣

雖然有些只出現三兩幕,卻成為電影中最重要的記憶點

另外凱特布蘭琪的舉手投足也十分了得

她纖細的手指叼著菸,絲般細密而沉重的吐出白氣

緩慢而嫵媚的摘下手套的樣子

還有出現在人群中那身金色或大紅色

多麼華美而高貴的存在!

也大概只有凱特布蘭琪能撐得起卡蘿這樣的角色

另外不得不提魯尼馬拉

從龍紋身的女孩便開始注意她

但在龍片裡她的妝感太重,而且演的是一位冷酷細膩的殺手,較少有全面鏡頭的特寫或情感的描繪

但在本片中,她飾演的特芮絲靈動、獨立

雖然嬌小,卻十分清楚自己的想法(即便她總說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但她其實都是依著自己的心在走的)

猛然回頭的幾幕眼神像極了奧黛莉赫本:那樣靈性的眼神的確少有

也不得不配服導演選角的功力

 

因為愛你,搭上最近同志婚姻合法化沸沸揚楊的議題

婚姻,或選擇與誰相伴,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力

同志一樣是人,一樣在愛人

不應該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

我想,沒有一個人可以被剝奪這樣的權利

更沒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去剝奪這樣的權利

無論它叫做宗教、法律、或是社會價值觀,

她就是愛她,不會因為任何因素而改變。

 

因為在愛之前,人人平等。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片讓人想到了「曼哈頓戀習曲」

處境類似,

國境類似,

結局也類似

但他更著重在兩人感情的處理以及傷口的癒合上

相較於曼劇

更多了份時空限定感

 

紐約這個城市很奇妙

如此繁華,如此危險,卻也如此的有魅力,溫柔

這裡充斥著全球最頂尖的政商名流

也夾雜著治安敗壞的處處角落

最危險的時刻往往正是一段感情萌芽的時刻

至少在本片中是如此

隨著男女主角--尼克和黛爾頓的腳步

我們一同漫步在夜未眠的紐約

 

夜晚真的多了分溫柔

也讓原本充滿傷口的男女主角多了分和解和釋懷的力量

我想真正將他們繫在一起的

並不是什麼一見鍾情,本片說的絕不是這個

而是因為彼此的傷,在此時此刻只想有人傾聽,甚至,陪在身邊就好

 

【相遇】

其實並不算是多新的相遇方式

也如大多數的偶像劇情般

男女主角是在吵架之後認識對方的

但我喜歡他們的設定

尼克(男主角)對於自己的過去幾盡心碎

猶豫、懷疑

眼前這一位女士正需要幫助

這是他唯一的,可以做的確定的事

女主角的出現,某種程度上算是他的希望,某一部分的生命寄託

尼克灑脫的外表下其實藏了顆細膩的心

也許是同情心使然,又也許將她當作是一種救贖

在女主角包包不見的當下,便決心替她尋回

他們倆在午夜的紐約尋覓包包,包包內都是重要的東西,某一部分也象徵他們彼此重要的東西都失去了...

 

 

但誰知道,其實真正重要的東西早就出現在身旁了,就是那一刻他們彼此的存在呢?

 

【電話亭與飯店掛畫背後的塗鴉】

電話亭之於現代的社會已經是舊時代的產物

但,正因為這一點

主角們在對著電話亭,假裝撥打給過去的自己時,除了對自己還有幾分覺知外,更多的是某部分重燃他們對於自我的省思和期許

我好喜歡他們對於電話亭的安排

尼克先編出「可以打到1993年」的遊戲話

黛爾頓也知道是遊戲話,但處於一種無力感的狀態下,也接受了這樣的一個謊

他們各自撥打給過去的自己

告訴過去的自己,別做什麼事情,要做什麼事情

同時,藉由跟自己講話,他們彼此告訴對方自己內心的傷口...

 

如果說電話亭真的有這樣的魔力,那該有多好?我又會對1993年的自己說什麼呢?

那時我也才沒幾歲吧,

或許,我可能會留張字條,告訴自己五歲時要記得看鐵達尼號,侏儸紀公園,星際大戰,搶救雷恩大兵

要把握機會聽老鷹合唱團的歌,有空去西門町的天橋下說不定會遇到剛剪短頭髮的陳綺貞,記得跟她要簽名

早一點學吉他,不要放棄音樂和素描

不要那麼要求完美,對於很多事情去嘗試看看,給自己多一點信心

書包不要背那麼重,這樣可以長的比較高...XDD

要好好珍惜你所認為永恆的事物,你的老家,有空多抱抱阿姨,多跟同學出去玩,但不要看人看的那麼重,多在意自己一點...

 

旅館房間內的表框畫背後的塗鴉,則是他們之間的另一項默契

所有正經的畫作、仿作,背後其實都會有藝術家在後面塗鴉的痕跡

而且並非那種藝術家的街頭塗鴉,而是用簽字筆像惡作劇般寫下對飯店的或當下心情的感受

有圈圈、有髒話、有當下最真實的想法

看到這裡我不禁莞爾

原來大如藝術家,作家,並非對於萬物都那麼的感性或美觀

他們也是,在創作一幅美麗的畫作時也會想發洩

大家都把藝術家或作家的人格標準想的過於崇高

好像他們天生看世界就是這個病懨懨的樣子,

其實不然,所謂的藝術家,其實某一部分,僅是將她們的情感,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

藝術家有心情起伏,就如同大家也有心情起伏一般

有時大家把藝術家們想的太曲高和寡,其實就只是表達時運用的方式不同罷了

 

在紐約漫遊並非像午夜巴黎一樣浪漫,亦或像情遇巴塞隆納一樣朦朧

相對的,紐約的街道在午夜時刻卸下虛假浮誇的外衣

流浪漢、地鐵下冒出帶有鐵鏽的蒸氣味、路過的白人穿著帽T瞥視你,還有衣衫不整穿著醉醺醺的人

大蘋果的冷漠在霓紅燈的映照下顯得特別顯眼

但同時,也是因為這些元素,讓夜幕下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稀奇

兩個人就在午夜的紐約下穿梭著

我好喜歡他們莫名其妙上台當樂手與主唱的感覺

那帶有點他們兩個的過去(也是他們目前唯一的共通點)

一切是那麼的突然、近乎瘋狂

但,why not?以現在來說,川普都選上了,一切有什麼不可以呢?

 

【彼此的過去】

男女主角的傷口其實都不難理解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往往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男主角的前女友可以說是他的偶像,人生動力的來源

他認為「她」就是他的全部,認為他們天生一對

為了她,因為她,他放棄了原本的學業,跑去玩音樂

因為是她的鼓勵讓他得以去接近他的夢想

只是當這一刻破滅了--她與他提了分手

從那一刻起他便不斷自責,對自己的一事無成感到自卑喪氣

同時可以說維繫著他的音樂路,便是到紐約找他的前女友,即便知道她要結婚了,但還是抱持著那一絲希望(然後假借著要去應徵小號樂手的名義)

他相信他還是有機會的

他沒有勇氣面對他的前女友、面對他的曾經、面對他的不堪,

只能靠著自我催眠,一天過一天

 

而女主角呢?

優異的成績畢業,在藝術展中遇見她的丈夫

身仙眷侶般的結合了

她認為她活在幸福中,這也是她努力而來的

然而,好景不常,很快的她發現了她的先生偷吃

 

丈夫還是一樣在晨間喚醒她,對她說著甜言蜜語

但背地裡看著丈夫與他人曖昧的簡訊卻如針扎般難受

她迷茫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她知道理應說出一切丈夫的不忠,理應為自己抱不平

但她選擇隱忍,除了愛她丈夫

她也割捨不下現在的幸福,或者說是幸福感

盲目地相信丈夫總有一天會回心轉意?這樣的感覺其實就夠了,即使這不是愛情,但至少可以生活,出去時她仍然是她的妻子?

終於在丈夫向她懺了悔,她慶幸自己沒有一手毀了她的幸福時

又發現丈夫與小三私底下重新偷偷幽會

受騙、被唬、自尊心像是被拖在地上踐踏,再狠狠地被晾在告示牌上嘲笑

她抓狂了,將丈夫所有的偷腥的事全寫在信紙上,加了幾句毒話,婚戒也拔了,留在信封內,打算這一趟出差至紐約時好好思索著下一步(她連當面面對丈夫的勇氣都沒有)

但又在這時,她最後一次佯裝著不知情打給丈夫確認回家時間,卻得知丈夫要提早回家,不出差了(他不找小三了)...

 

內心的憤怒瞬間轉為懊悔與不堪,眼看著就要親手毀掉她的幸福,

焦慮又心急,這時,她的包包在酒吧被搶,又錯過了開往波士頓的最後一班車,來不及回到家將戈在枕頭上的憤怒給藏起來

她知道她的婚姻正在時光中流逝,無力挽回,也不知道該不該挽回,這是個最難熬的夜晚...

 

【爭執與內心的糾雜】

隨著時間的看見彼此越來越多的傷口

我們看見尼克與黛爾頓對於這些傷痕的防衛與糾結

尼克好不容易因為黛爾頓的鼓勵,返回酒吧約了前女友一起吃午餐

但卻在此時得之前女友已經懷孕了

這對於尼克來說,才像是真正的分開

他知道永遠也不可能了,他與前女友的關係也不可能回去了

之前的傷口在此時才真正流出血來

頓時間他完全失去了方向和目標

他生氣,憤怒的情緒轉向黛爾頓

那有對黛爾頓多事的遷怒,怪罪她導致他的夢想幻滅

但同時他也謝謝她,讓她知道他是該往前走了

只是,這個代價好痛

「我想我該認命,認命的感覺糟透了」尼克說。

就像比海還深的阿布寬一樣

有時候其實我們早就知道結局為何

但因為不想面對現實,或是現實太殘酷,選擇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才能支撐著我們活下去

因為放不下曾經的美好,只能用不可能存在的希望來麻痺自己,讓自己走下去...

 

「永遠沒有「適合」這件事。看上去好像沒有選擇,但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

這是算命師對黛爾頓說的話

姑且不論玄妙與否,他說中了黛爾頓的內心

面對丈夫的偷吃和忠誠之間,

一直以來她就像是個被動者

丈夫偷吃,她憤怒,丈夫懺悔,她原諒

但她永遠也沒有辦法在感情中做她自己,即便外在的她是如此的強勢和光鮮

但算命師卻說她可以作自己,代給她狐疑,也讓她重新有了個後設認知

在速食店中,黛爾頓藉機要離開,隨意搭車回她的母親家(但被尼克攔下)

她不敢面對她的感情,不知道該如何作選擇,一如往常的她逃避,逃避面對她的傷口

但尼克攔下她了

在陪著她(她也陪著尼克)在布魯克林橋旁聊天之後

 

「距離天亮剩不到幾小時,就聊聊天」尼克說。多麼溫柔又療癒的邀約。

 

她對尼克說出自己的軟弱,「這是我的世界,我的婚姻,也是我唯一愛人的機會。」

但,從不習慣示弱的她,在掉下淚來,並被尼克攔下後,起了防衛心,又出口傷了尼克

她對尼克說了最重的話,

有趣的是尼克並沒有離她而去,而是跟她說「讓我們都彼此靜一靜吧!雖然我很不想這樣說。」

在友人的飯店內,對彼此卸下最後的心防

他們都渴望被愛,在彼此面前赤裸裸的攤開彼此的傷口

這一刻,無關乎愛情,無關乎世俗的眼光,很慶幸的,他們彼此相陪著

 

輕輕的他們吻了彼此,「just a kiss」,立刻又收了手

 

如果繼續吻下去,結局會是如何呢?

如果繼續下去,他們兩個會在一起吧?會一起攜手面對困難,然後甜蜜下去?

 

但,慶幸的是,他們沒有這樣做,這也是我最愛的地方

 

與曼哈頓戀習曲一樣,他們知道此時此刻的當下,愛的,需要的是彼此

但若是將這份感情轉變成愛情,會不會一切又不一樣了?

因為所謂的愛情,包含更多的付出與責任

也會產生更多的傷口

但此時此刻,她們只是需要一個能陪在身邊的人就好

這一吻,吻的並不是愛情,而是被愛的證明與陪伴的印記

他們在此時發現,彼此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種關係,遠超過愛情

 

所以,尼克知道有人懂他,在這世界上他並不孤單

黛爾頓也知道尼克會一直陪在他身邊,去面對她的婚姻和生命中的種種挑戰

這樣就夠了,她們彼此需要的,正是這個

 

在早上七點鐘

兩人手牽著手走到了車站

經過了一夜

各自已因彼此而截然不同

他們再撥一次電話亭

渴求過去的自己與彼此重逢

我好喜歡導演最後的拍攝手法

「你會想要再來住一晚嗎?」他們住的飯店問卷握在黛爾頓手上

昨晚(其實也是幾小時前)他們倆決定讓這題空白

也等於給自己再一個機會,若再一次,他們會不會選擇去面對這一夜?

 

「很難想像在生命中最低潮的時刻竟然會遇見最美好的夜晚。」黛爾頓說

自己得到了療癒,或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也許欠缺的一直都不是方法,而是內心,和那個在此時願意一起和你面對的人,這才是愛

同時也呼應了算命師的說法:「永遠沒有適合這件事。愛是有了傷痕之後,還願意一直走下去的那個人。」

 

尼克與黛爾頓

就像兩條看似不會相交的平行線

意外讓他們交錯,

他們愛著對方,卻知道那不是愛,除了愛,更多的是陪伴

即便只有一夜,在偶然交會時的的那種溫存,那也夠了

他們知道現在在一起,並不會讓彼此變得更好

也許,等到那一天,他們彼此變得更好的那一天,他們會在一起嗎?又或者,紐約未眠的這一晚,才是最真摯的、美麗的回憶?

 

尼克與黛爾頓的再次入住選項中是空白的,

那你呢?你會勾選什麼?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