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綾瀨遙的作品來看

本片應該屬於小品

認真說來,本片對於一些情節安排以及敘述的轉換,也許是因為電影關係

顯得有一些零散及快速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這當中獲得些許生命的啟發

 

故事的情節就如同一般的時空穿越劇,總會有些必備的元素

在熱鬧的京都程之中處立著一座違和的本能寺飯店

來訪的客人雖絡繹不絕,但相較外頭,本寺廟還是充斥著一股孤寂巍然的氛圍

連同飯店的接待員同樣顯得過於正經八百,於外面世界的步調迥然不同

在一次的意外之中,主角繭子同時觸動了所有穿越時空的必備元素:電梯、音樂盒、嘴咬金平糖

他意外的穿越來到了1582年的本能寺,而且時間點剛好是1582年6月1日:本能寺之變的前一天!

 

可能是因為電影的關係,節奏稍微快了些

主角立刻遇到了森藍丸以及織田信長

一開始的之田信長把她當作外人,一下令就要抓起來

從敘事中,我們了解到這個時候的織田信長是十分可怕、威嚴的,甚至私底下被家臣森藍丸形容成「惡魔」

從未來世界來此的繭子,面對織田信長的囂張及封建制度的種種當然看不下去

立刻在織田沒收客人的貢品時起身辯護

因而一開始引發殺機,好在現實世界的飯店有人按了服務鈴,繭子立刻被拉了回來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繭子在現實世界和在古代的世界的表現真的差很多

現實世界的繭子,剛被公司裁員,一路按著安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到現在出社會,就要嫁人

他從來沒有思考過他自己要得是什麼

也從來沒有什麼主見

唯唯諾諾,旁人也從不關心她的想法,連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即將要結婚,他的另一半也從不聽她的意見

 

但她竟然有辦法勇敢的站起來,面對一代霸主:織田信長,面斥他

並且說到了一個關鍵句:「我覺得你的家臣看起來都不開心」

 

而這個舉動也影響了織田信長之後的一切

 

織田帶她去到民間,看看大家在玩的遊戲,逛市集

女主角不時回到現實世界,參加了未婚夫的爸爸與媽媽的金婚

從中獲得了找尋夢想的勇氣

我很喜歡像這樣的故事結構安排

雖然找尋夢想這個題材不算新鮮

但我覺得導演有故意讓他純化,從未婚夫的爸爸口中提到也好,旁人的詢問也好

生活中的一切我們有時候過於依賴他人給我們方向

而忘記我們應該要踏出第一步,

未婚夫的爸爸提醒她應該要找到自己想做什麼,要有勇氣,

繭子也從織田信長的口中獲得了力量

「夢想哪有分什麼大小,關鍵在有沒有勇氣去做,去跨出那一步」

這時,其妙的事情發生了

織田信長同時意識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初衷:他當時想要讓大家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而同時他手上拿著,是繭子無意間遺留在這個時代的東西:一張婚姻徵友的宣傳單

 

織田信長看著宣傳單上的人們,個個笑容滿面,幸福燦爛,於是他做了最重要的決定:無視繭子的勸逃,按照歷史怎麼發生就發生!

這一幕的精神著實動容,老實說他大可以逃之夭夭,但,因為照片中的人們如此幸福

他突然意識到了,其實這正是他想追求的事情:

如果四百年後的現代,人們都是幸福的,那不是他正想要的嗎?那他怎麼能因為自己的私心,改變歷史,而讓未來的人們受著可能不會幸福的苦呢

此時他真的找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初衷,他不僅完成了當時日本人(京城內)的幸福,也在6/1讓家臣幸福,更重要的事,他用他的生命,守護了現代這個社會的人的幸福

 

我想導演在這樣的安排下,將舊有的史實賦予新意新解,原本的梟雄織田信長,也因此有了不同的詮釋

繭子找到了方向

而信長的初衷則是需要靠我們完成

如果我們都能找到初衷,並且朝著夢想幸福快樂的活著,應該也沒有對不起信長當年的初衷吧

 

本片拍攝手法,我個人認為頗有「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甚至有想要與他致敬的意味

畫面鏡頭幾乎置中,對稱,甚至俯視和仰視的鏡頭,除了創造出莊嚴,勻稱的感覺,也將京都的風情,本能寺的莊嚴透過鏡頭做了一番調整

更增加了寧靜、詭譎、莊重的比例,讓人時而惴慄不安,又不同現在電影的快節奏

可惜可能礙於篇幅,如果他能將織田信長的型態,比重描摹更完整,又或者是在繭子與信長相遇時能有更多的情感轉折

我想會讓觀眾對於這位梟雄的決定更為動容

繭子的蛻變也能更加發人深省

 

繭子在當中也帶領觀眾用她的視角,走遍京都許多地方

鴨川、寺廟、巷弄,不妨也當坐遊覽京都的一部小品

值得一看呢~

文章標籤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飽很飽的一部公路電影

劇情到了最後才知曉結果

但也許結果對於芬恩,或對於觀影人來說,其實也不重要

 

為什麼要遊牧呢?為什麼沒有家?是年少輕狂的爛漫嗎?抑或是迫於現實的無奈?

家又在哪裡呢?為什麼要有家?

 

本片讓人重新思考了家的定義,透過幾近寫實的鏡頭,呈現了遊牧族,無殼族真實的人生寫照

浪跡看似瀟灑,行蹤雖成謎

但其實他們永遠也沒有離開,永遠也離不開

身體雖然流浪,但心卻被牢牢的枷鎖著

只有透過流浪來逃避也好,療傷也好,免於自己再受傷也好,

或者沒有任何意義也好

都好

 

本片給了生命另一種寬度與寬容

有殼也好,無殼也罷

我們或多或少都放不下生命中最珍視的東西

而我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陪伴那些傷口呢

我指的是,真實的陪伴,至少與它共處

 

另外本片充斥著公路電影的許多元素

一台貨車、破舊的外套、無盡的荒漠、三兩吟遊者、看不見的盡頭

導演用大量的公路影像飽滿了渴求公路電影放浪孤寂的我們

就算只是純粹觀賞美國公路電影或自然荒野的漫漫

此片也足矣

文章標籤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詹姆士狄恩

可能是阿公阿嬤屆的一哥(你要拿克里斯伊凡、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雷恩葛斯林套用都可以)

雖然他只拍了短短三部片便意外去世

但也許正因為這樣

他的形象在他死亡之際便成為永恆

只能說:實在太帥了!

 

本片1955年產

在那個冷戰的年代

連這樣的家庭劇情片都蒙上了社會寫實的陰暗

卡波拉的美好美國夢,隨著二戰後,逐漸浮現了許多問題

受到時空背景的影響

連帶當時漸漸成為主流的方法表演取代傳統的star acting

時代創造明星,50年代便造就了狄恩、馬龍白蘭度等這樣帶有陰鬱氣質的奶油小生

S__27705355.jpg

本片探討家庭的問題

片中吉米(狄恩飾演)的父母親過於溺愛及寵幸小孩

但他們根本不是疼

其實也不聽吉米內心的想法

太過保護孩子

只會讓孩子沒有自信,而太多用大人的角度出發,只會一次次斷掉與孩子溝通的機會

真正疼愛小孩,不是把小孩保護的好好的,給他所有東西

而是在他遇到困難時傾聽、支持,給他意見與方向

相較於後者,前者只是在養一個高貴的生物,從來不心靈交流,也沒有花時間陪伴面對,養而不教,誰之過?

難得吉米想要負責任,但身為父母親卻過於擔心孩子的狀況,百般不讓孩子面對成長

其實應該要鼓勵孩子去面對自己發生的問題,並且自己解決

而不是老是想要幫他粉飾太平,這樣的狀況其實孩子是十分痛苦的,

也難怪吉米對於「懦夫」這兩個子這麼敏感

S__27705360.jpg

詹姆士狄恩在片中扮演有著一道無形天花板高牆的無助男孩

他的痛苦及絕望來自他的家庭給予他的枷鎖

表面上他擁有一切

但他十分痛苦

咄咄逼人的媽媽,逃避事情、不敢起爭執的爸爸,沒有傾聽與信任孩子的家庭

吉米對著家人常大吼,在外桶簍子,像個常惹事的孩子

但他的吼是如此無力與無助,對著人但更像是責怪老天

他只求他們家人信任他,給予他一條路,傾聽並支持,可惜這一切吉米的家都沒有

S__27705364.jpg

當這些孩子初次逃離被掌控的世界(到柏拉圖的堡壘)

他們也有著可愛的一面-裝大人在談價格

最後故事的張力也回到柏拉圖身上

相較於吉米和茱蒂的家庭富裕

柏拉圖紳士更為可憐

無父無母

好不容易見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吉米)

但卻陰錯陽差,造成最後悲劇

柏拉圖是另一個社會孩子的典型

最善良、對人最單純

但也因為這樣的善良和單純,幼小的心靈受傷最重

到頭來這是一個災難是的結局

這個角色注定有一個悲劇的收場

槍響也喚起了父母對於孩子真正的關心和肯定

只是這樣的代價也太大

 

【關於衣著】

全片的衣著就好像日雜走出來一樣,是日本最風靡的50-60年代Ivy style常春藤學院風格

特徵:略寬大的美式直筒,毛呢材質,不打領帶露出自然且隨意的西裝學院

另外大粗針織打的毛呢背心,報童帽,綠、黃、紅色等鮮豔顏色

高腰西裝搭配polo衫(袖口滾白邊),penny loafer樂福鞋,

S__27705351.jpg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片幾乎可以說是魯尼瑪拉成為坎城影后的最佳證明

(當然在這之前后冠便屬她了)

強烈的反差對比

即使事先未知道劇情也能略知一二

魯尼瑪拉把這樣的反差給演活

那雙憂鬱卻又洞悉人性依竊的藍眼睛深深吸引著觀影人

 

故事的前半段似乎對曾經名為「雷」的彼得不那麼友善

從線索之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對於鄔娜有過一段戀情,發生過關係

但那時鄔娜才是個13歲大的女孩

而如今,這段戀情深深影響著鄔娜,甚至她的家庭

多年來鄔娜一直想找一個答案

到底這段戀情是真是假?

到底這15年來她承受的痛苦是真是假?

一切的痛苦驅使著她前往找尋

而固執的她,果真循線找到雷的工廠

只是15年來

來在經過審判、被關後,

隱姓埋名了,換了名字彼得,換了工作,有了家庭

 

先說說鄔娜在面對雷之前的舉動

要進到工廠前

鄔娜化妝、緊張到吐

幾個動作顯示他對雷還是有情感的

抑或是這15年來的答案就在眼前

這樣複雜卻又如此忐忑的心情

 

直到遇見了雷,聲音漸弱消失,剩下兩人對視

畫面停在雷雨鄔娜注視的瞬間

雷對於鄔娜的到來感到驚訝、甚至恐懼(想當然爾)

而鄔娜在談判時將辦公室門關上

想留給雷一個空間與尊嚴

(也留給自己一個尊嚴)

 

這與她想亟欲找答案的心情多少有一點矛盾

因為她可能同時知道,真相並不如他想像的美好

但她這幾年太痛苦了,

若沒有一個答案她將不知道如何下去

 

故事在其中不斷用插敘法

回憶雷與鄔娜相識的片段

鄔娜真是個超齡的女孩

抑或是雷某部分的寂寞被他所填補

對話當中也可以看到

雷對他過去的一切感到愧疚

並努力維持著他現在的一切(一個小工頭的職位)

但鄔娜就這樣近來擾亂一池春水

 

在其間鄔娜向他說明她15年來的痛苦

承受了多少的異樣眼光

承受多少的恨

承受多少的不堪

 

但雷真的愛她

從在黑暗密室的對話中(被視為是真誠表露的一刻)

他真的為她癡狂

 

在對話中,另一個重大翻案

便是「雷其實沒有離開」

事發的當下他並沒有逃避責任

因為一個陰錯陽差(鄔娜等得太久以為雷不見了,雷回來後不知道鄔娜跑去哪裡)

於是雷報了警

整件事情曝了光

 

他們把垃圾堆撒了湳地

也象徵他們把過去的不堪、重重地阻礙與過去15年來的悔恨、壓抑與統苦給甩開

重重的阻礙及外界的眼光就像是垃圾

規律的分類生活卻不時困擾著彼此

於是,他們做了愛

但最後一刻,雷又說「我做不到」

那種做不到

包含回不去

包含悔恨

包含他的爛好心與負責任

 

影片接著描述雷其實回家後有一場派對(what a day~)

而鄔娜假借著其好友女友的名義混入雷的配對中

甚至還差一點在雷的女兒面前吐出真相

 

她只是要一個答案

「你到底是真的愛我、還是只個戀童癖?」

很顯然,片尾他得到了答案

得到答案後的鄔娜川著白紗(像天使一樣想得到雷的救贖)

於是她逕自走在回去的路上

像是被祝福準備上天堂的天使

只是,前方是滿片的黑暗和她自己的人生......

 

就劇情而言,

並沒有太大的起伏或波折

硬要說的話

人物的深度和敘事的線性描述稍嫌薄弱

另外,縱使影片中不斷提及他們倆過去的回憶和點點滴滴

但不知是否受限於原創或片長

鄔娜與雷的過去愛的理應如此濃烈

但本片中卻只能從回憶的片段中得知,且僅止於重現觀眾所已知建構的那種愛的層面,沒有更進一步的體現他們兩個的愛情

這樣戲劇的張力便會降低,觀眾所感受的到便較為單一(無法深入鄔娜的恨與執著)

 

即便如此

仍可以從其中發覺值得一看之處

魯離馬拉的演技是其中的亮點

可以說她撐起了整部片得靈魂

她在得知真相時的枉然

和她在痛苦時的抽搐

15年來她與不同的人做愛

想達到高潮

但從來沒有過

對比她見到雷的那種表情

另外15年來尋找答案的過程

堅毅卻空虛的雙眼......

沒有人可以比魯尼瑪拉更適合這個角色

在「因為愛你」、「龍紋身的女孩」中便飾演類似風格的魯尼馬拉

對於本片的詮釋自然是駕輕就熟

包括她演出鄔娜長久以來累積的情緒爆發

那種執念與那種愛恨嗔癡

不愧為坎城影后

 

另外也提一下雷

雷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片中的描述讓我們可以知道他並非一般善惡二元論那一樣式被公審的對象

相對的,他負責

他得兼顧旗下將近40幾個工人的生計

還得照顧家庭

(當然某程度規律的生活確實成為雷的避風港)

一直到他遇見了鄔娜

15年來他一直在尋找著雷

換句話說她15年來一直想得到一個答案

 

在貨櫃屋中,

可以知道雷與鄔娜其實是相愛的

他與鄔娜做愛的表情和之後跟他老婆的表情全不一樣(他跟老婆上床時有一種想要忘記鄔娜,想要回到正軌的那種自我催眠)

只是就像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一樣(同樣的,在當中的阿黛爾也曾藉由做愛,去了解對男性有沒有所感)

因為現實中的種種

或許也是因為雷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所以當初她才會奮不顧身地想找回鄔娜(即使報警,冒著被查出來的風險)

正因為責任感,

所以他才放不下他的妻小

 

本片不探討什麼

針對一個故事加以延伸發展

當然要從本片中得到麼啟發或是回想肯定是難了些

但,光是欣賞魯尼瑪拉精湛的演技

也值回票價了:)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承認是在看了影片背面的說明就租來看了

在看之前,壓根都沒有想到這是一部公路電影

更沒有想到它是一部幽默的片子

他沒有過往公路電影的那般漂泊無依,浪跡天涯

倒也稱不上自由自在,因為主角始終都有人陪

它不是在探討孤獨這麼簡單而已

 

【關於劇情】

伍迪是一個年邁,在外人看起來一事無成的老人

他連日來的行徑更是讓他的家人受不了,想要把他就這樣送進養老院-

他某日得知他中了樂透,獲得了100萬元

前提是這一百萬元需要從他的老家至林肯市去領

 

故事的開始

透過幾幕全景鏡頭

彷彿帶出伍迪沉悶無趣的一生

了無生氣的大馬路與街道

路上行人毫無表情

連主角的穿著:格紋襯衫外加牛仔褲

與其說導演在此營造中產階級的縮影

更可以過這幾幕的安排

感覺導演想刻意營造一個沉悶、了無希望的晚年

這也可以理解為何伍迪執著於那100萬元(即便他的家人都跟他表明這是廣告傳單,一定是騙人的)

妻子晚年對於老伍迪的那種厭惡感、大兒子忙於工作、疏於親情的那種漠然

關心爸爸的責任全落在二兒子大衛身上

於是他決定「解決」這件事情--陪著爸爸從家裡開車至林肯市去領獎(確認是否有中獎)

而中途休息的地方,便是爸爸從前的故鄉--內布拉斯加

 

從回家的旅途中,慢慢拼湊出父親過往的人生

內布拉斯加的時間好像停在那哩,一直在等伍迪回去

同樣的街景、農舍

同樣的酒吧

年邁的爸爸似乎在其中尋找的過往的記憶

又或是

過往的記憶造就了現在的他

 

在得知伍迪「似乎」中了100萬之後

他的老朋友全部回來了,

導演安排了幾幕對話,讓我們了解到伍迪是個怎麼樣的人

而知道伍迪中了100萬之後

意外勾起了他過往的種種不堪

包括以前與家人朋友金錢的恩怨情仇

100萬代表不只是錢,還有這裡一日又一日沉悶無趣的希望

100萬還代表什麼?代表這個小鎮(國家)還可以作夢

每一個人都因為這一百萬而有著自己的夢

但,就像開頭預告的

這一百萬就只是夢而已,是假的,只是張廣告傳單

但究竟真相比較重要,還是有夢比較重要

 

 

整部片一直圍繞著一條公路,通往內部拉斯加,通往他們的回憶與過去

他們回到了爸爸以前住的地方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

在這裡有一點像海邊的曼徹斯特一樣

曼徹斯特與內部拉斯加,對於一個有著太多回憶的人來說是如此難以面對與不堪

 

人生會一直下去,但過去發生的事情永遠都在

不會因為時間而汰去

只是被塵封起來

等著哪一天,重新被憶起,

是笑聲也好,傷口也罷

發生就發生了,不會消失

 

伍迪的這一趟行程也意外地將母親與大哥牽了進來

有一幕兩兄弟去他老友家幫爸爸取回壓縮機

幫爸爸取回當年的那份傻勁、公道與回憶,取回那段忘記的時光

 

伍迪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他的人生,不是成功的

對於家庭來說,他是一個失敗的父親

酗酒、甚至還差點有過外遇

但...為何迪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其實電影一直安排不同的人告訴我們

「伍迪從來不會拒絕別人」

是啊!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個性

讓自己當年在內布拉斯加陷入絕境

(也因為他這種個性,造成他的老婆(大衛的媽媽)必須強悍)

伍迪太善良了

內布拉斯加的每一個人都喜歡他

但都跟他有所糾葛

他本人知不知道,或許吧

但他不知怎麼樣去面對這一切

甚或他不知該怎麼樣取回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而當他們的夢想(傳單)被人發現,被人嘲笑

原本一開始覺得伍迪迂的我們反而開始同情這位老人

因為這100萬正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而這樣的希望被人拿來嘲笑,甚至在眾人面前丟臉

可以想像這對伍迪而言是多麼重的打擊

 

我們可以說伍迪一直想要振作

從與他人的相處之中也知道伍迪其實一直都是個好人

平凡無趣的人生,只想透過這樣的契機找到窗口

而當夢想、希望破滅了

......

剩下二兒子,陪著爸爸,落寞的坐在路邊

爸爸說「我一直想要一台貨車(他的夢想)」

兒子問「那剩下的呢?貨車又不用100萬」

爸爸終於說出口:「剩下想留一些,留一些給你們」

 

一直以來他被認為是失敗的爸爸

失敗的人生

這個一百萬是他可以成功的機會

唯一有能力可以彌補對兒子、家庭和人生造成的傷害的機會

即便知道這可能是虛晃一招

但也不願意放棄

 

在經歷過爸爸的生死劫後,

爸爸仍然從內部阿斯家附近的醫院偷跑出去

這時大衛知道無論怎麼樣爸爸就是想去確定

不願意放棄

於是他們到了林肯市

 

沒有意外,他們沒有中獎

但兒子決定替老爸完成她的心願

他換了一台貨車,登記在爸爸名下

另外老爸的第二個夢

其實從旅途的開始就已經實現了--他留給了兒子點什麼

便是重溫失去已久的親情

 

當老爸問他說「你是和雜誌社談好的嗎?」

兒子撒了個最可愛的謊言:「對,100萬給不了,但貨車的話他們可以給」

我想翻譯是這樣的:

對,100萬的夢想我無法給你這樣的未來,但我們仍然可以一起重溫失去的夢與尊嚴

因為已經找到了比100萬更珍貴的東西

爸爸最後頭上戴了個「prize winner」的字樣,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個獎勵或許來的晚,但如今伍迪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爸爸最後與兒子交換開

爸爸示意要兒子躲起來

除了炫耀之外

也讓爸爸嘗一嘗人生真正成功的滋味

透過他一人開車的視角

讓鎮上的人知道

看到伍迪的夢已被實現

留下先前嘲弄他的人們

眾人眼中中100萬這樣荒誕的騙局,現在卻成真

另外,透過這趟旅程

伍迪已經贏得了比100萬還要珍貴的事情--親情

 

兒子知道爸爸終究是在乎他們的

爸爸也贏得兒子的諒解及陪伴

 

【關於運鏡】

公路電影有一直茫然卻迷人的特色

全片貫串著公路,結尾也是駕駛駛在道路上,車子就這樣逐漸變小(我好愛那樣收尾)

但這是一部非公路主題式的公路電影,

拍出了一幕幕的自由卻沉寂,自由的是路,沉寂的是過往的人生

或多或少我們都被現實的生活中給羈絆著,哪時才能向伍迪一樣望著天空放縱?

(又或者他望著天空不是放縱,而是懷念過去的那般天空)

伍迪並非那樣的自在與瀟灑,在背後有一段不堪與悔恨

全片把美國(尤其是公路部分)拍的無聊卻美麗

有著妮可睡不著那樣的黑白運鏡

但更多的是長鏡頭與全景

與妮可睡不著大量的用跟拍與第一鏡頭有所差別

 

另全面有需多呈現的是全視角

除了將美國鄉村那種壯闊與沉寂感拍攝出來

另也某一程度方面凍結了時間

呼應內布拉斯加片本身這樣的主題

 

上公路,很多人是為了目的地

也不少人是為了飽嚐過程中的自在與瀟灑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條公路

何時能獲得答案?不知道

但願我們至少到了人生盡頭,都能像伍迪一樣幸運,對吧?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香港的印象是什麼?

對我來說

最早以前當然是「銅鑼灣陳浩南」及「洪興十三妹」

那個每一次在深夜時段才會撥出的港匪片

五顏六色的霓虹燈下打打殺殺

各路兄弟講義氣

聚眾、叫囂、殺人,英雄救美,慨然赴義

香港的公部門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個包庇犯罪、貪瀆集團的地方

也正因為無法用法治的方式解決

因此體制外的解決方式才會如此盛行

當然這樣的港片也或多或少影響了我對香港的印象,包括香港一些著名的地標及居住型態

直率而喧雜的操著粵語,來碗糖水或吃了份豬扒三明治

時不時穿梭著,身穿花襯衫走過身邊的可能是山雞或大口九

這樣的香港,比起金融大廈或整潔有序的街景,別有番風味,怎不叫人著迷

 

差不多到了香我這個年紀的在地香港人,20來歲

他們沒有老一輩那種回歸中國的那份感悸(惆悵?)

也未曾真正融入中國文化,

只是在一次次成長的過程中

正好是香港房價飆高、在地港人失業率大增,是個被迫畫大餅,看著大餅卻永遠連餅屑也沾不上邊的年代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中國帶給了香港什麼?

表面上,他帶來了財富,人口密集度大增,一棟棟摩天大樓,商場櫛次鱗比的築在維多利亞港

但這些港人享受不到(或僅少數人享受的到)

文化上,所謂普通話開始融入在教材中

普通話(不是台灣的這種國語,是帶有腔調的那種)變成了「官方語言」

「英屬香港」變成了「中國香港」

然這樣強勢的介入所謂文化,本質上與中國欲對台灣所做的事情是類似的

香港這批80、90年代的青年在學校學著普通話,卻發現這從來就不是他們生活中的文化

當他們第一次擁有選舉權,卻被告知最後決定權還是由中國指派

(就像是老師要大家投票選班長,大家投出A,結果名單給了老師,老師卻說經過與其他科老師討論,比較偏好B,所以決定由B來擔任班長,

就是這樣的感覺,有沒有很幹?有沒有覺得被耍?)

當自由被忽略,當尊嚴被踐踏

於是部分先知聚集起來,替民眾爭取最基本的自由,要求真普選

就在這時,一位書商因政治事件消失,引了信 ...

港青們佔領金鐘(佔中),坐在約翰藍儂大道上

樹梢飄滿黃絲帶

大伙搭著帳篷,時而靜默著,時而加油聲不斷

而這場運動,意外的被導演給記錄下來,成為「香港三部曲」中最重要的流水帳

 

香港三部曲分別以小孩、青年、老年三個篇章

拍下屬於香港這個世代的心聲

全篇圍繞著港獨

算是導演送給香港人最珍貴的一捲影像

小孩不知為何要讀書,補習佔據了課餘所有的時間(跟台灣我們這一世代的人很像?)

只要讀書,不要思考,因為你沒有時間思考,思考就落後了

這樣的觀念壓在每一位港生的身上

從日常的對話中

孩童「開門見山」的道破對這個大人構出的虛假世界

「我不要禮物,我只要爸爸媽媽」,

父母為了生計長期不在家

只會一直買禮物給孩子,填補孩子的空虛,也多少填補自己的愧疚

我們總汲汲營營追求更好的未來,卻忽略了現在

總是在為看不見的未來努力

做足了投資,

但當未來成了現在,我們卻不懂得去珍惜和享有。

導演更強調這是紀實而後編導的

那麼可想而知,有多少孩子此時此刻正被迫了解屬於這世界的寂寞與孤獨?

再來談最後一篇「後悔莫及」

其實這些老人所延續的孤獨感是源自於壯年時期的轟轟烈烈

現在到了遲暮,

回歸了平淡

才發現彈場單純的戀愛、甚至認識新朋友是這麼可愛的一件事情

全片也用大家一起到海灘來做收尾,

導演杜可風安排所有電影事件出現的人一哼唱著BEYOND的海闊天空

紀念黃家駒、也紀念香港這般民主

「海闊天空」及「光輝歲月」這兩首BEYOND最紅的歌在說什麼?不就是自由與民主嗎?

杜導演又呼應了港獨,承唱著黃家駒未竟的夢

還有什麼比這樣的結尾更浪漫的?

 

「香港製造」講述的時代更詭譎,是1997年的香港,回歸中國的那一年

廣播不斷撥放著要這些長大的港青們「有希望」,「有未來」

對照著現實的鏡頭,多殘忍

這個社會從不像大人所說的那樣正像或有希望

真正的「香港製造」還是有許多看不見的社會角落在游離著

他們不是亂子,不是瘋子

是道道地地體驗社會最底層的香港人

冷漠、無情、背叛

我特別喜歡男主角中秋和阿屏在一堆亂葬崗上告白

好諷刺,象徵意味卻極強

這個浮華虛假的世界對應下來有時就像一座亂葬崗

唯有站在其之上,才能真正看透

即便故事的開始最後終究是場悲劇

但李燦深飾演的屠中秋最後所採取的報復手段,卻不若以往港片中的陳浩南或山雞,好像純粹想把對方做掉或為了洪興為了當話事人

導演陳果更拍出了屬於他的時代所影與悲哀

扶弱、重情、有義氣的中秋最後卻被這個環境殺了

而這個環境,是1997年的香港......(台北電影節特此片上映20週年選此片播放,安排甚妙矣!)

(此片還有好多場鏡值得探討,全片的冷色調正好映襯了香港的燈紅酒綠

許多鏡頭角度並非平視,導演刻意用欄杆和窗戶營造自由與囚禁之感,

還有刻意用了白衣服染血則有那麼一點承襲60年代張徹及胡金銓的風格......太多了,有機會再說吧!)

 

最後是香港三部曲的青年「愚公移山」

導演很直接,直接到替他捏了把冷汗

他忠實地記錄下在雨傘運動中港青們的心聲

為什麼佔中?

為什麼真/爭普選?

為什麼要靜坐抗議?

意外的是導演這段故事所採用的背景音樂

輕快,甚至乍聽之下有一點不搭調

也罷,如果自由民主是個日常

為何需要慷慨激昂或聲嘶力竭?

那便像片中在都市耕作的小農,在水泥牆中綻放的一朵白色玫瑰

好真,好美...

最後佔中運動結束了,撐了79天,

我還記得杜文澤在結束後的一場台灣表演舞台上,情緒激動地大喊「台灣加油!台灣不能輸!」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這種心情情何以堪......

我們同樣是獨立的個體

有著與眾不同的文化與靈魂

憑什麼我們要被說屬於哪一國所有?憑什麼可以用武力威逼?

我們能衝進立法院,在總統府前大聲嚷著我們的訴求

全是因為我們知道有一個全台灣人共同守護的信念,那就是民主

人民最大,我們每一個人才是全台灣的主人

今天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便是義務

 

因著這份思想我們上了街頭

但比起台灣,雨傘運動更帶了份慨然與絕望

因為他們面對的並不是民主的政府

它們限制你的思想,沒收你的發言權,

把槍口對準你的眉梢,以生命要脅

比起我們,他們追求的是更基本的權利:人民作主

這只是要一份最基本的還權於民,

而非哄騙小孩式的,呼攏式的選舉

 

當然這樣痛嗎?痛,還會製造混亂,干擾經濟財政,被說是暴民

但在這些物質之上的,是真知與求智

我們可以反對,可以不參與

但對於那些站在街頭上幫我們(幫港人)爭取民主自由的人們

他們做了大多數港人不敢做的事,說了不敢說的話

這正是人之所以為自由之人的價值所在

 

自由從來就不是一個政治選擇,而是人生而為人最基本底線與尊嚴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哪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那怕會有一天只你共我」

 

我以參與過社運為榮,並期許香港終有自由、民主的一天。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是一部純視覺系的電影

可以說沒有任何劇情

但內容的描繪卻豐富到讓你不禁佩服導演的拍攝手法和功力

如果是要從中得到什麼愛情的啟示

或是人生的大道理

本片可能不是好選擇

但如果是純粹想體演西班牙式的美

或是陶醉於午後那股挾帶灰塵及陽光下的那抹杏黃的法國街道

那麼本片絕對是首選

 

【女人】

我們看過的電影哩,都是怎麼描述女人?

活潑的?辛辣的?溫柔的?有個性的?

電影中大多會運用文字敘述,頂多是拍個一兩幕,讓觀影者知道這個角色設定的「女人」個性為何

這是個好的開始,對於觀影者而言,但我們常會因此被電影的角色設定給限制住

因為電影裡設定的「女主角」就是著個樣子

但在看此片時,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刻意在拍攝「女人」

且他橫跨了你、我、他三個角度

影片中的法國女人們,時常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

畫布上的那幾筆婀娜

午後咖啡館那沉悶而無趣的交談

抑或是追尋假希薇亞的那襲酒紅洋裝

導演鏡頭內的女人生動而多樣,大概佔了整部片的8至9成

從影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導演的細膩

導演帶我們看人

又從人中看見主角

主角好像在找希薇亞

但卻又沒那麼積極

我想除了在找人,他也在找那份感覺

在科技都還不發達的那年代

他用草草幾筆畫出當下的那份熟悉感,再一一對照

 

話說回來,希薇亞有哪些特質呢?

我們從男主角的找尋的類型,不難歸類出當時的希薇亞

一定是一個在人群中特別出眾

在一片嘈雜中總是安靜的聽

應該是一頭長髮,髮尾微捲

帶點平靜而悲傷的氣質

 

這些氣質也很符合男主角呢

是否主角在找尋的,是他自己呢?

 

【拍攝手法】

導演的拍攝手法十分緩慢

甚至有幾幕運用到全畫面的拍攝手法,不運鏡

可以理解當時在拍這部片時,很多幕導演是將鏡頭架設在街道的另一頭,

不移位,不清場

就讓那瞬間進來的所有事物成為影片中的一部分

也許有人會不習慣這樣紀錄片的拍攝手法,

可這也正是本片的一大特色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法國街道上的清道工

跛腳拿著氣球走來走去的男人

資源回收的老奶奶

這一切在現實中並不浪漫

但在靖童的呈現下卻十分法國

 

另一大拍攝手法便是男主角的視角

從他開始發了瘋似的跟蹤自認為的希薇亞

我們可以非常滿足的享受導演帶的平視及仰式鏡頭

不得不說有幾幕仰式的鏡頭,定格下來真的好美,就好像明信片一樣

亞麻色為底,幾個行人走過,搭上主角殷盼的雙眼

還有女主角匆匆背影

兩人在史特拉斯堡裡相互追逐著吉光片羽

就像一白一紅的畫筆,在城市的街道上盡情地馳騁揮灑

這時女主角是否為希薇亞已不重要了......

 

【關於服裝及配色】

男子身上穿的是典型的工裝

法式大片領不修邊幅,解開扣子

搭上那點鬍渣、中長髮及深米色的工作褲

這樣不羈的頹廢感的穿著完全中了我的胃啊!

另外男主角肩背的是正紅色的袋子

女主角則相反,穿著一襲紅色細肩帶小洋裝

但卻背著一個米色的帆布袋

用色上的對比看得出導演的用心

整部片像是巴黎野玫瑰的復古刷色

也許也是法國的天氣在午後陽光下本來就似這等威士忌色吧

像是加了濾鏡,而且是ND400以上的那種濃濾鏡,偶爾才把它移開,讓陽光過曝那麼一下

 

當一切放慢時

街道、行人、空氣、記憶......彷彿都有了溫度

少了所謂劇情的干擾

我們更能從中享受純粹視覺所帶來的溫存

至於那些劇情啊,道理啊,人生啊,

就暫時擺一邊吧:)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5年,不若今天

一切的事物都可以反轉

社會上馬克思主義成為顯學

切‧格瓦拉的故事被翻拍成電影,革命的口號出現在大大小小的遊行、集會中

也許民主成為民粹又成為了另一個哲學課題

但在那個思想剛從二戰脫離約30年的黃金時代,確實,資本主義是被號稱的解藥,

也是各個國家默許大鳴大放的唯一聲響

 

1975年,那個時候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披頭四剛解散不久,但他們帶起了反戰的意識早已流入各處

歐陸國家的強權名存實亡

戰後美國主宰的世界價值觀不曾變過

臺灣十大經濟正在起飛,大家開始過著產業經濟轉型的時代,

「努力賺錢,就可以有五子」這樣的觀念深植大家小巷,從權貴到平民皆是

我們正是吃著資本主義長大的這一代所生下的孩子

無怪乎我們的中生代總是朝著現實的金錢價值看齊

一切看盡背後的利益與現實

我們現在國家既有的法治與綱領架構也是這一代所設立的

 

但資本主義是否真如各位所想的,如此的美好?

 

其實答案很明顯,絕對不是,無論你是支持羅爾斯或是支持馬克思,但那是在現今我們所討論下的結果,也就是相較於現今的我們,是一個會反思的一代

在那個年代,大家的雙眼彷彿都被蒙上一層糖衣,深信資本主義能改變社會,能救贖自己,救贖世界

 

在電影裡,很明顯的摩天樓就是一整個資本主義國家的縮影

主角羅伯的職業在美國的資本主義下是屬於中間偏高的階層(25樓)

有趣的是羅伯這個角色的設定

他是一位精神科學醫生

在戰後這個職業的價值體系被眾學界拿來檢討、檢視

他是行為學派的熱門,認知主義的起源,某程度上算是人本主義的天敵

羅伯的職業是研究人的「思考神經」,就像他之於摩天樓的角色,好像就在觀察整個摩天樓的「思考脈絡」

 

整棟摩天樓,住著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人

神經質的牙醫、落魄的電影導演王爾德和身為環保人士的孕婦妻、

囂張的新聞製作人、

貴婦名媛、電影明星、天賦異稟的孩子托比

他們的互動方式陌生又熟悉,

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一切用金錢來衡量,從服飾、車子、生活供需,到人的價值

隨著羅伯慢慢深入解剖整棟樓(整個社會),

我們可以漸漸看到整棟樓所建築出來的架構和運作的模式

 

要先來談談導演所設定的幾個特別的人物

其一是這棟摩天樓的主人--洛伊先生

一如在「末日列車」這部電影的設計

通常造物者的代表色都是白色

而且好像總是知道這一切的發生,在等著主角來見他一樣

(末日列車還有交代主角與造車者相識的脈絡,本片完全沒有提)

就只是洛伊的手下一次次地說「主人要見你」,羅伯就被拖到頂樓

(這裡的設計我覺得可以再符合邏輯一點,又或許可以解釋成羅伯就像個醫生,整棟樓需要被解剖,身為大腦的洛伊自然會「意識到」需要見一面)

洛伊先生與羅伯的對談揭露了整棟樓的起因,也同時是資本主義的起因

美國在越戰之後為何會有資本主義的興起,主要也是想解決當時戰後所面臨的˙一連串問題

經濟蕭條,反戰情緒高漲,又遠離二戰有一段時間了

資本主義的興起是為了解決公平正義的問題,讓每一個人能公平的競爭

就像電影裡的洛伊一樣,當初設計摩天樓的目的,就是想要大家能夠族群融合

但他沒有料想到的是人性,放任每一個人的結果,並不會造成融合,只有更多的仇視、結盟與對立

於是富人的資本主義進化成享樂主義,窮人的資本主義轉變成社會主義

分別在摩天樓的頂層和底層形成對立

 

再來談到似乎知曉一切的神祕女人夏綠蒂

她住在26樓(社會的中間),似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手腕高,幾乎認識這棟樓的所有人,也是少部分見過洛伊先生的人

如果被拿來放在社會中,她的角色比較像是社交手腕高的「白手套」、「深喉嚨」或「話事人」

想認識她的,或多或少都有目的,

她也知道這份利害關係,更擅長利用這種關係,在摩天樓中生存

我們看到羅伯最先搭上的女人是她

貧窮的王爾德也想佔有她

摩天樓的設計者洛伊先生也認識她(甚至她的孩子托比就是當年洛伊先生的種)

而這樣的女人,在革命之後的下場自然不會有好結果

導演也安排了一個象徵悲劇性的結局

 

而窮人的代表,自然是導演王爾德及她的孕妻

導演在這裡把「導演」的職業角色安排成窮人階級,頗有自嘲的意味

導演一心只想拍好電影,卻要不斷的被住高層樓的節目製作人給刁難

在現實的社會中是不是也是這樣?藝術出身的導演,終究敵不過收視率和銷售額

王爾德有夢想、脾氣差、雖然帶頭起身抗議富豪,感覺似乎滿腔熱血、在對抗整個體制

但真正回到自己省視的內心,卻還是掩藏不住對金錢的貪婪

(我們看到他留給妻子的錢,因為私心決定又把大部分收回了他的口袋)

那到底他所抗議的,是整個體制的不公?還是他的貧窮本身?

 

最後談談夏綠蒂的兒子托比

他的角色就像是先知

導演直接在本片中賦予他類似上帝的角色

他能夠透過萬花筒看到未來

也是唯一能解讀羅伯和洛伊的人

他身為洛伊的私生子,在本片中也有某種的隱喻

洛伊是創造摩天樓的人,本身就是個造物者

他是洛伊的兒子,是個先知

但他目睹了整棟˙摩天樓的崩壞

導演寄託了自己某一部份的哲學思想

這一種哲學思想並不陌生,在極樂世界、飢餓遊戲、V怪客或康斯坦汀驅魔神探裡均有出現

大抵是造物者(或國王、君主)對於人類十分失望,於是想重建整個世界

重建之前必先破壞,所以派了一個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反正就是血緣關係人)來到這世間

本片算客氣的,派了個小先知,只是客觀地看著人類的崩壞

最後一幕才揭露這位先知真正的身分(坐在高樓處往下看一邊聽廣播,不過個人認為可以不用拍出來,其實觀眾都看得懂,拍出來就有一點太刻意了...)

 

還有本片周遭所賦予的其他配角也都饒富趣味

逢人就問「是不是需要我幫你簽名的」電影明星

讓我們看到了名人背後的空虛和浮誇

結帳的超商店員不懂為何要學習法文

對於她來說每一天只要幫人結帳就好,多餘的知識對於她而言既是負擔又是多餘

洛伊的老婆從窮人一夕間變成巨富的不適應,只能用更多的金錢和性慾來滿足她的空虛

洛伊先生身邊的左右手,剛開始還聽從他的話

到後來洛伊眼看失控,想要挽救一切時,卻變相地被助手給背叛

原來這位助手侍奉的根本不是洛伊先生本人,而是這個體制本身

 

抗爭的設定在一位洛伊先生的見習醫生跳樓自殺開始

由近乎高處往低處跳,象徵著體制瞬間崩壞

不要忘了這次自殺的緣由正是主角羅伯一次故意的撒謊

也象徵著這位超然的角色進入這個體制下所造成的影響

 

接著出現一連串的抗爭行動,而身為富人階級則開始鎮壓

導演在這裡也諷刺那些獨裁專制的官員和頂層的人

他們封鎖物資、不分青紅皂白逢人就打

只交給手下做事,自己躲在頂樓商討戰後的「治理對策」

這給觀眾呈現一種透視感

讓我們知道原來所謂的公共議題或是法令政策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一道法令、甚至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在民主社會底下,應是由人民共同來決定的

在民主的社會裡,人民最大,所以執政的官員才會由民選、執政才會是「為民服務」

但,民主政治要能妥善運作的前提是「每一個」人民都需具備完善的政治及法制知識

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於是出現了代議制度,

當代議制度一但產生,這樣的民主運作精神就被行政的手段給打上了大問號。

我相信住在頂樓的那些決定政策的人,除了經濟情況本身優渥之外

更重要的它們是透過自由民主自由的方式(資本主義)得來的結果

但在資訊不透明、政策不公開的情況下,人們(尤其是一般百姓)被迫遵循一些有利於少數人的法令或政策

於是在資源不均的前提下,自然會有抗爭的情況產生

已然身為超然第三者的我們,在觀影時是做何感想?

覺得抗爭有理?還是追求摩天樓本身(社會)的穩定重要呢?

選前者的各位,抗爭的目的又是什麼?

 

最後來談談本片中的一些隱喻

首先是出現在王爾德家中切格瓦拉的海報

象徵著革命軍是由最基層的社會結構(哪怕是家庭)開始的

片中用一些場景來形容資源有限的情況

15樓的超市賣的商品、互相搶停車位、一個公共游泳池

底樓層的住戶(窮人階級)常會停電、停水,

當低樓層的人去反應時卻被管理人(政府官員)反過來指責是因為太常用水用電

這像不像我們今天所面臨到的情況?

我們生活真正遇到問題時,政府是否維持表面的公平正義、事實上官官相護,只是護著像他們一樣的富人階級,然後對於窮人的需要互踢皮球?

然後是洛伊先生的代表色--白色

白色,代表著潔淨、無暇,某一程度代表完全的秩序和主宰

在一切的白色之中其實是很恐怖的

因為他代表不能有其他的顏色的存在

一切都必須是「潔白」的

關於「白色」的事件,在歷史上多是殘忍的創傷

因為白色,所以美國會有所謂的蓄奴主義、直至現今仍有的種族歧視與迫害

澳洲的「白澳政策」也是近20年來才漸漸淡化掉的一項思維

在臺灣,每個人應該都聽過白色恐怖

當國民黨只允許忠黨愛國的「白色」出現時,那對於自由和民主是多麼殘酷的謀殺

然後是王爾德對洛伊先生開的那一槍

那一槍把這一切創造者的生命給結束

但一切都太遲了

因為王爾德和觀眾這時都明白

他所對抗的並不是洛伊先生一個人,而是整個資本主義的體制

更殘忍的事他也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諷刺的是他在槍殺洛伊的那一刻

他的孕妻剛好臨盆,而救她的是洛伊的老婆和那群富豪

 

 

其實本片還隱約探討著手足情節(羅伯對妹妹的愛戀)

資本主義下的空虛(洛伊的老婆)

享樂主義的生活(一切的紙醉金迷)

電視圈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但我覺得導演有一點塞得太滿了,如果可以把本片簡單一點,或是有些部分留給觀眾自己去想像,也許效果會更好呢:)

 

還是十分推薦本片,

他雖不是第一部探討資本主義的電影

卻是一部能把資本主義這麼具象化表現的傑出電影之一呢!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失控點」同樣來自伍迪艾倫的片

但我不太喜歡他這個中文標題

此標題會把一切聚焦於愛情

但通篇是在哲學的架構下去探討片中人與人互動的關係

愛情只是其中一個媒介或形式罷了

不如叫做「人生失控點」?

 

伍迪艾倫在本片中又看到了他的另一個境界

他從探討愛情的觀點(情遇巴塞隆納),

人生的價值選擇(愛在羅馬),

拜金主義(藍色茉莉)等而熟能詳的片後,

這次更在太歲頭上動土:探討哲學及人與哲學互動的本質

為什麼說是太歲頭上動土呢?

在電影中,尤其是敘事者,往往會從一個哲學「角度」出發,

進而去發想、去演繹這個哲學氛圍

(譬如說在李連杰主演的「英雄」這部片,探討的就是民貴君輕,君子須以天下為己任)

但伍迪艾倫在本片,直接把一連串不同的哲學思想置入

來回不斷交錯著

他既讓這些空泛的哲學理論透過主角們的互動具象化

又讓這些演繹哲學思維的主角們呈現出哲學之於現實的荒謬、空洞及虛幻

可以說他直接挑戰了人們既有的哲學理論

哈哈!不過這樣才像伍迪艾倫嘛!他本來就是以挑戰我們既有價值觀和體系出名的導演

 

在探討本片前

要先說說出現在片中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

首先是康德的「道德觀」

康德身為「理性的極致」,

在他的世界裡是不容許一丁點的「惡」,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這樣絕對道德價值,畢竟只能存在於理想狀態中

現實生活中自然不可能發生

本片著墨在康德的道德價值觀居多,

道德具體的表現就是正義

不同的道德價值觀所彰顯的正義也會有所不同

一切取決於你的定義和對事情的看法

 

另外一個思想便是「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相較於空洞的形而上哲學

他聚焦於我們「本身」

「存在先於本質」,且一切的存有對自己有意義的那才叫做存在,物體本身才被你賦予這個存在的單位

尼采、沙特等人將哲學透過存在主義完全進入一個人的生活中

哲學從此不再只是探討形象、符碼、元素等形而上的理想國

 

本片就是在道德與存在主義交織下所描述的關於人性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破壞性、毀滅性、不確定性的生活對於人們,似乎都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來學校任教的亞伯教授就是這樣的集結體

他多情、浪漫、頹廢、焦慮、又有才華,

在轉進女主角吉兒的大學前就已傳遍風聲

不只是吉兒一票學生,連同校的教職員都迷他,為他傾倒

然而亞伯卻絲毫不在意,彷若失去了靈魂

他覺得他不曾「存在」過,沒有一種存在的價值

人生中失了焦,對萬物失去興趣,沒有一點可以讓他提起勁來的事情,覺得活著沒有目標

這像極了存在主義所提到的「孤獨感」

但伍迪艾倫要探究的當然不是它,而是當這種虛無的存在主義「置入」一個人的生命中的實況

亞伯出場就是一副死樣子,

頹廢、焦慮、喪志、消極卻不斷探究我是誰,某種程度在他人眼中會「擔心」,會覺得他生病了,想要幫助他

他曾經積極濟世,幫助過伊拉克的人、去過孟加拉、肯亞戰火之地,想為這世界做點什麼,

但到頭來卻被這世界無邊無際的黑暗和現實給打敗

可以說亞伯是從蘇格拉底到約20世紀哲學家的縮影,

而他現今的頹廢焦慮,象徵目前的狀態是停滯在戰後的存在主義

 

然而他並非沒有「道德感」,

身為一位哲學教授,他經常把「康德」掛在嘴邊

他知道吉兒迷戀他,但她邊有男朋友了

而且吉兒才18、19歲,身分還是個學生

所以每一次的「哲學探究」雖然很曖昧(都單獨走在校園、一起去看展覽、逛街)

但他都用口頭「擋住」吉兒的盛情

只是說歸說,他每一次都讓吉兒有機會可以「接近」他

身為一個教「哲學」的人,這樣的舉動格外諷刺

一切的哲學探究人心、邏輯、道德,但是否都只是「說歸說」?

再多的理論和哲理,還是不能否定他是一個「人」的事實

既然是人,就會有情感,就生理需求,再怎麼高尚如哲學教授都無法避免

 

而亞伯一切的頹廢就在一次偶然的決定中完全反轉:他決定謀殺一位糟糕的法官

 

伍迪艾倫直接挑戰了長久以來人們所爭論不休的話題:人與法,究竟孰輕孰重?

當法律無法伸張正義時,是否可以用體制外的手段?

但若這個體制外的手段是非法的,可以去做嗎?

類似的例子還有「惡法亦法」及「惡法非法」的討論

但導演捨棄了沉重的議題,把亞伯將「殺人」視為存在意義拍的詼諧而逗趣

觀影的我們自然覺得荒謬,但也會反思

究竟我們將此視為是「一生的爭論點」、「無解的難題」時,

在其他星球、或是上帝、佛祖等(若你相信有的話)的眼中,是否也是荒誕而可笑的?

於是殺人計畫成功,亞伯對生命的態度也180度大轉變

就好像躁症發作一樣

亞伯變得有活力、更浪漫卻積極、恢復了性功能、文思泉湧

生命變得有意義,就在他選擇結束一個人的生命時,也好像結束了某部分糟糕的自己。

伍迪艾倫借用亞伯嘲笑了「存在主義」,只要一個滑稽的理由(謀殺法官)就能把存在主義的價值拋諸腦後

之前的理論看來就像是無病呻吟一般。

 

亞伯的殺人計畫中,很明顯地追求自我存在的價值完全凌駕在既有的「道德感」上

當亞伯信心滿滿的認為大家不可能發現人是他殺的時

卻早已背棄了哲學,背棄他的「康德」

因為他所想的並不是實現「正義」,而是身為生物的一種想要活下去的「本能」

到後來當他終於被吉兒發現時,所採取滅口的計畫和舉動

更是印證了這點

在伍迪艾倫的眼中,人終究是動物,

在面對死亡時,終究選擇的是自保,

正因為人身為動物,無論再怎麼高尚的哲學,都禁不起死亡或生命威脅的考驗

剩下的哲理,也只是為了自己的行為雄辯的推託之詞罷了

 

再來談談吉兒,如果說亞伯所代表的是哲學家

那麼吉兒代表的就是我們這些把哲學家視為「智者」的崇拜者們

覺得哲學家很有智慧、浪漫多情

亞伯一切的特質,無論再怎麼糟糕都可以成為一個迷人之處

我們對於一個「偶像」,是否也不分青紅皂白,通盤接收囫圇吞棗?

 

可以說吉兒(我們)愛戀的,並不是亞伯「本身」,

而是愛戀這一種「狀態」,

規律、保守、被既定安排的生活對於人們來說總是不滿足的

我們總愛自我幻想,想像自己是一個浪漫者,愈不切實際愈好

簡單來說就是「中二病」,一定要有什麼絕症或是極度不良的生活習慣、人生毫無目標才帥

然而我們總自以為自己能夠成為那種所謂「理想主義」,

但是當真正的理想主義(若你把亞伯殺人的行為視為一種理想主義的話)出現時,

我們卻又馬上回到世俗的、一般人的規準中

「我懂你高尚的哲學,但你不能殺人!」吉兒對亞伯說,

的確殺人不對,之後警察誤抓嫌疑犯時亞伯不願意自首更不對

但我相信若今天及而是在亞伯殺了人之後的狀態才認識亞伯,說不定她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正義感的事情?

那究竟有沒有絕對的道德?絕對的正義?

 

亞伯始終認為自己是在「伸張正義」,因此他「可以殺人」,

我們也認為自己在「伸張正義」,因此可以殺人(判死刑),

前者我們覺得荒謬,後者多數人覺得合理

那究竟規準在哪裡?就只是前者是自己行動,後者有法律背書這樣?

 

是的,在當今社會中,死刑是一個既有的存在,

在一切沒有變動前,法官依法判除死刑,盡到法官的責任

但是若一切只剩下法律,究竟有沒有理性探討的空間?

當法律所存在的價值,就只是為了維護法律本身,這樣的法律有什麼意義呢?

 

再來談主張不能奪取人命的廢除死刑

那麼難道繼續讓那位法官作亂嗎?

要是沒有任何的方式可以終結這樣的惡,難道就坐視不管?

這樣的正義,究竟守護了什麼?

人的尊嚴?還是僅止於法律本身?

這樣的正義會不會太鄉愿?若是依照這樣的遊戲規則訂出來的法律,究竟能不能增進人類的福祉?難道能解決人們的問題?

很多創新的舉動、革命性的言論,但多都是「違法」的

就像廢除死刑主張殺人是「違法」的一樣,

但因此我們才知道地球是圓的,才知道月亮上沒有嫦娥,不是嗎?

 

終究一切回歸到你自己堅守的價值是什麼,

無奈我們是人,不會亙古不變

無奈我們是人,會有生老病死

在最真實、迫切的情況出現時,一切的哲學只回到了一個原則:那就是忠於自己本身。

 

人因為思考而產生知識

知識隨著時間累積成智慧

而哲學即是「愛智之學」

但大多數的人們像吉兒,愛慕那種氛圍和充斥智慧的樣子

少部分的人像亞伯,瘋狂卻無俚頭的營造著智慧。

哲學在大家的生活中真實被呈現,但呈現出來的卻是如此愚蠢

在真相的光(亞伯送即兒的手電筒)照亮一切後,眾人彷彿都成為一場鬧劇

伍迪艾倫身為導演,也跟我們一起嘲笑主角們,嘲笑自己

彷彿跟我們說:別再高談闊論所謂的道德,也別再無病呻吟所謂的存在感

忠於當下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哲學。

 

例外伍迪艾倫也安排了一些象徵的橋段

像之前提到的手電筒,

亞伯和吉兒的名字就好似在暗喻亞伯和該隱

還有吉兒在跟亞伯對峙的場地是在「花園」,同時是哲學家的御用辯論地點

伍迪艾倫在本片中不若以往對於人的批判

銳利度降低很多,

但我們看到另一個個更高層次的伍迪

及他對人及哲學的看法

人類真的是最好也是最難懂的哲學

一切思維起於人,又要人來解決

本不合邏輯,我們又常要用邏輯來解購這個世界,

沒辦法,誰叫我們是人呢?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這部片定一為女性平權的片子,抑或是探討女同志身心靈的電影

我覺得都太膚淺了

的確,女同在這部片中占有極大部分的角色

但他只是一種模式,一種愛的形式

我想這部片說的,是一個在這樣社會的氛圍下所塑造而成的愛情

不管愛的形式(男女戀、女女戀、男男戀、或是其他)為何,愛的本質,是不變的

在愛之前,人人平等

 

「藍色」在本片中很明顯的,代表的是愛情

本片也大量的在任何一個細節處運用到藍色

同志酒吧的光

阿黛兒的床、枕頭、棉被、絲巾

艾瑪的頭髮、眼珠子、牛仔外套、大門

阿黛兒籌辦聚會時穿的衣服、艾瑪畫作用的色調

阿黛兒最後參加畫展的一襲藍色禮服...

可以說導演很刻意地在全片置入藍色

當然,藍色在本片中決不是只有單單代表「愛情」這麼簡單

隨著劇情的流轉,藍色出現的比例,我們可以從中推斷阿黛兒和艾瑪之間的關係

 

故事從阿黛兒上學開始

阿黛兒不愛上法文課,她不愛那種被「過度解釋」的文學

因為一旦將標準答案公布了,那個作家或作品某一程度在人們的心中也死了

(我想很多作家或小說家也是極力去避免這件事

與讀者互動、創造想像力也是某一部分為何會喜歡閱讀的原因)

另外關於學校老師在教導的「愛情」,

教師也嘗試從文學中去「解構」,去「分析」

但弔詭的是愛情本來就不是理性的東西,至少對阿黛兒來說不是

因此可想而知阿黛兒在上這種有「標準答案」的「愛情課文賞析」有多麼無感和無聊

 

阿黛兒本身長得漂亮,17、18歲左右的年紀更是性的萌芽期

於是班上對於阿黛兒頗有好感的男生湯瑪在藉由一次搭上校車時認識阿黛兒

(注意,這時他們搭上的校車是藍色的,導演象徵阿黛兒的愛情上車了,但上的卻是隨時會下的公車)

但就在一次要去找湯瑪的路上,她遇到了艾瑪

艾瑪隨意勾搭著另一個女人的肩,散漫不羈的聊著,與她四目交接時的甩一下藍色短髮的側瞥...

我承認賴雅妍飾演的阿不思的蠻帥的,但艾瑪整個帥過她!

她太自然、太性感、太張狂、太法國了!

可以看見阿黛兒那種被電到,緊張、卻無從說起的表情,

艾瑪在這一幕除了頭髮外,也穿著渾身藍,代表渾身的愛情

 

放大人臉的拍攝方式本來就不適合明快的節奏(也是令人最癡迷的地方)

導演細細的鋪陳阿黛兒對於異性之間的尷尬和陌生感

及對女同志的好奇,探索,轉變為認同,

很多時候直接將鏡頭帶大臉部特寫

也更讓我們看到愛黛兒與雷亞瑟杜精采的演技

幾乎是隨著主角的視線移動鏡頭

讓兩位女星直接飆戲

我好佩服愛黛兒三兩個眼神、臉部動作就表露了所有要講的話

他與湯瑪在做愛時的那種盡力「想投入」卻「無法投入」

只有身體獲得性滿足,但心靈卻覺得十分「無感」的那種神情

之後再跟艾瑪做愛時的那種完全獻出自己、投入的神態,

是迥然不同的

與湯瑪做愛,男的投入,女的感覺只是配合

而與艾瑪做愛,長達三分多鐘的鏡頭,讓彼此的愛慾互相交疊

導演不用語言或對白,也不採那種隱晦視的鏡頭(例如拍一個女人的浴袍掉落在木地板上,拍倒影,只拍背或臉...)

在阿黛兒家與父母吃飯後的下一秒鏡頭馬上是兩個女人纏綿的畫面

不讓人覺得不舒服,反而是種自然、平易近人的敘說

再多的鏡頭、配樂或前夕都是多餘

我想正是因為這種拍攝方式,讓我們能更設身處地進入她們的世界,如此真實的存在。

 

在面對同志的身分認同上,導演給阿黛兒的時間並不多

被同學言語霸凌時的那種憤怒,誤會班上女生也是女同的那種二度失戀的真切

我想這受限於電影的長度,要不就是阿黛兒比我們想像的都還要獨立自主

於是兩個近似互補的個性卻彼此強烈的吸引著

艾瑪愛阿黛兒的可愛,溫柔

阿黛兒愛艾瑪的獨立,藝術家的不羈

導演卻在這時下了一個伏筆:艾瑪問阿黛兒說「為什麼不成為作家」

 

這正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問題:當然不是「作家」這個身分,而是他們彼此都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阿黛兒嘗試過,到後來幾乎完全為了艾瑪而活

為了她吃生蠔

替她辦了許多場藝術家的聚會,招呼客人

忍受她滿口滿腦的藝術,聽著自己其實沒興趣的話題

替她燒飯,等她回家

然而這卻不是艾瑪當初喜歡阿黛兒的那個樣子

在越來越愛之中,阿黛兒越來越沒有自己

擁有不羈瀟灑感的艾瑪這時無意間也吸引不少女生

阿黛兒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越來越寂寞,儘管艾瑪一直向別人強調阿黛兒是她的「謬思」

 

除了身分,還有最現實的興趣喜好(一個是小班的老師,一個是藝術家)

艾瑪對自己朋友圈描述的「阿黛兒」不實且誇大(顯現出艾瑪理想中的阿黛兒與現實的差距)

而阿黛兒愛小孩,且想要有小孩......

一切都在之後的一場派對中爆發

阿黛兒越來越不吸引人,越來越寂寞

艾瑪過程中不斷跟麗茲談著他們自己的藝術,有說有笑

聚會中撥放的電影內女主角的慌亂、緊張,隱喻了阿黛兒的內心

 

但她太愛艾瑪了,愛到沒有自己,愛到需要紓壓

於是她與同是老師的男同事接了吻,發生關係

(與男同事見面的派對場合則用了對比色紅色,導演相當用心)

 

在被發現時,阿黛兒哭著求艾瑪

她不斷地道歉,

一直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會做這些所謂的「蠢事」

但我相信她(或她們)心裡都明白

因為太寂寞了

因為「愛一個人」讓她沒有了自己,而男同事欣賞的眼光、注目及相同的興趣(幼教老師)則讓她找到了某些認同感及存在感

艾瑪的痛則與愛黛兒不同

她氣她毀了她心中的阿黛兒

那個同樣喜歡女生,溫柔可愛,最真切的阿黛兒

艾瑪惱怒羞辱的那些話,正是她心裡面的投射

真相在一瞬間全然迸發:她們自以為是的愛都付出了代價

 

然而真正讓她們彼此死心的,是在一年多過後的一次碰頭

在藍色的酒館內

阿黛兒跟艾瑪道出了這一年多來的思念與悔恨

她仍愛著艾瑪、仍會在一個人的教室內哭泣、仍會走到熟悉的公園內,幻想著往日美好的種種

艾瑪其實也是(即便她現在跟麗茲在一起,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畫家)

於是阿黛兒最後一次懇求復合,她想回到過去的樣子

這一幕真是經典,阿黛兒不斷吻著艾瑪,痛苦卻陶醉的深吻著

好像把之前的贖罪、告解、思念一併吻上去,

 

只是,艾瑪在最後一刻說了「不行」。

 

她何嘗不愛阿黛兒呢?她早就原諒她了

一直以來,再也沒有第二個人像她一樣溫柔

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當相愛的時間已過,再多的眷戀都是折磨

她們彼此身邊都有太多放不下的事情

倘若接受了阿黛兒,艾瑪很清楚的知道一切又會回到從前

但,問題不會解決,阿黛兒也永遠沒有自己

於是,她選擇了放手,因為,她也愛著她

 

在最後的畫展中,艾瑪最備受稱讚的作品,便是阿黛兒的肖像

那是在最真摯的愛情中所繪出的藍色

阿黛兒看了看畫中的她,明白了她自己的某一部分會永遠陪在艾瑪身旁

最美的就留在記憶中

電影的最後一幕,阿黛兒一席寶藍色的洋裝,一個人走在石子路上,獨自離開,去追尋屬於她自己的愛情和人生...

 

電影中探討了同志的議題,

卻又在議題上架構了導演真正想闡述的愛情,

我們總在「求同」,彷彿不做自己比較安全,

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有著不一樣的「解讀」和「歧視」,

阿黛兒的家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從她爸爸詢問艾瑪的問題中,我們看見了一個社會對於「女性」這個角色的束縛(某一層面也是對男性的束縛)

女人學藝術怎麼會有前/錢途?

應該找個男朋友、最好是有錢的男朋友,

藝術家都是死後才有名的,養不活自己,

周遭的朋友知道阿黛兒的性向後那種好像會得瘟疫一般的話語

以為同志的話是否會喜歡上自己,覺得噁心

想一想,這不就是我們社會上最真實的縮影嗎?

正因為受欺壓者是少數,更多的人合理化的理由或藉口(無論是宗教還是風俗習慣)去霸凌一個人的自尊

愛情對於一些人來說,並非那麼理所當然的存在

是需要被「爭取」的

我們可曾想過,哪一天被我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權利」也需要用「爭取」而來

我們是否有向阿黛兒一樣面對真實自己的勇氣?

 

而關於愛情,關於藍色

它是最溫暖的顏色,因為記憶總是最溫暖的

記憶中的愛情總是最甜美的

故事一開始似乎就注定了這不會是個在一起的結局

但也因為痛過、愛過,

所以他們的人生才有所不同

艾瑪才得以揮灑最印象深刻的畫作

阿黛兒才更清楚自己屬於什麼、要的是什麼

 

除劇情之外,本片的手法幾乎直接放手讓演員大膽去呈現,

沒什麼配樂,多次一鏡到底,臉部占據整個畫面讓我們近乎在現場,

除了的既視感之外,因為這樣的拍攝方式

完全信任演員的演技,

那怕是一根臉部的神經、嘴角的抽動,

愛戴兒和雷雃瑟杜的演技完美的無話可說,近乎零缺點,看了真過癮!

本片也放進了許多的隱喻和象徵

除了不斷提到的藍色

艾瑪在之後把頭髮染成金色,象徵她不是阿黛兒想像或需要的人

在阿黛兒被霸凌後的那堂法文課上老師「重力是永遠無法避免的缺陷ㄧ,則象徵「生理是永遠無法避免的缺陷」

派對上的電影演出了阿黛兒的內心

被艾瑪趕出的藍色木門:被艾瑪趕出了他們的愛情,就像他怒吼著「滾出我的生命」

後來碰面的咖啡廳,從牆壁到桌面上的擺設幾乎都是藍色的,

最後阿黛兒出席畫廊時的一襲藍,是她最美的樣子,也是艾瑪和她彼此最美的愛情,就好像畫中走出來一樣溫暖......

如此多的隱喻和象徵,看到導演的用心,不過於隱晦、曲高和寡,

也不來那套轟轟烈烈,哭的死去活來

就是最真、最溫暖的藍色,穿插而交織著...

 

「原諒我了嗎?不愛我了嗎?」,不是,

因為我愛你

因為我愛你

所以,一切就留在那裡,讓生命曾經因彼此美好,就夠了。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只能說這部片真的後勁無窮

看完之後整個人腦中千頭萬緒

也點醒了我們很多事情

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運鏡和敘事的功力

不需要多淒美的愛情,義憤填膺的國仇或家恨

而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死亡」

 

更精確地說

「死亡」只是聲響鑼

導演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生命」究竟是什麼?

有意義的生命是什麼?

 

艾德華,一個擁有無限外在(金錢)的醫院集團大老闆

卡特,一個擁有無限內在(知識)的技師

它們兩看似是生命中兩條平行線

但「死亡」意外地將他們綁在一起

在我們面對死亡時,無論你有再多的金錢或知識,都一樣

故事也很刻意的,都安排了一年

於是他們計畫,就像國高中時期興奮的計畫暑假清單,只是他們計畫的,是死亡前未完成的清單

而這趟計畫的成行,也與他們兩個的心境有關

艾德華終其一生都在賺錢,卻沒命花

於是他把「花錢」當作他終於「開始生活」

卡特終其一生都在為家庭付出、順著家庭,順著妻子

卻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或者說不敢想自己)

所以他把「逃離家庭」、「做自己」當作「開始生活」

(也就是因為這樣,當他們第一次在聖母峰山腳下無法上山時,卡特的自尊心才無法接受艾德華的玩笑)

這真的很像我們社會的兩種典型

更可悲的是我們還夾雜其中,沒有像電影分的那樣極端

我們也常埋頭賺錢,希望能賺到「更好的生活」

或是死命工作,為了「孩子」、「家庭」、「下一代」的「更好的生活」

但轉頭照照鏡子,看看現在現在我們的樣子,還算是生活嗎?

我們永遠在為了未來,卻忽略了現在

 

到了影片中段,開始有了轉折

如果說故事的前半段是在創造生命的精彩

那麼故事的後半段,便是在彌補生命的缺憾

艾德華有意無意的施予美人計,喚起卡特對於老婆的「愛情」

卡特刻意踩艾德華的痛處,也迫使艾德華去修補她與女兒的關係

 

人活到了一定年紀

身上總背著大大小小的傷痕

有些傷痕,我們選擇遺忘

有些傷痕,我們選擇刻意隱藏

但,他們沒有消失

時常在我們最寂寞的時候點醒我們

在影片中

旅行的他們不斷的對話,不斷地審視彼此的內心

若再一次,我相信它們彼此還是會這麼做

看到這裡,我不禁羨慕起他們

畢竟能有機會這樣填補生命中的缺憾,這又是多幸運的一件事呢?

 

我們活著,包括現在打字的我

真的是活著嗎?

我們每一天食息,每一天起床,然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是否如卡特,因為生活而磨滅了愛的美好?

是否如艾德華,因為傷口過於刺痛而選擇埋沒起來,追求浮華的享樂?

我很喜歡本片最後的安排

他沒有讓卡特在一次顯現奇蹟,跟艾德華重修舊好,一起去完成清單(如果是這樣就太扯了)

而讓艾德華再一次地留下遺憾

但他知道,這是最後一次的遺憾,也是最後一次的啟動

於是他選擇去修補生命

找回家的溫存

而他們兩個的清單,最後一項也非他們完成的,而是那個常被艾德華念,但其實很倚重的秘書

是啊!生命總不會是完滿的,

我們人生中的清單也不會永遠完成

即便是,也大概沒有辦法能找到一個能跟你一輩子一起完成清單的人

生命便是如此,有傷痕,有淚水,也有愛

 

明明是沉重的話題

而導演卻能用最溫馴的話語來探討

兩個老人不時笑著,劃去他們生命中的清單

那份笑,不是因為已經征服的成就感

而是在經歷過,了解過之後的那種對生命體悟的笑

本片也探討了信仰,包含基督教的、佛教的、埃及的、泰國的信仰

但又將層次往上拉了一層

在真正面對死亡時,這些信仰彷彿變的荒誕又可笑

一切並不是「說好的」或「絕對的」

只有死亡當下本身,才是最真實的信仰

無論你信仰什麼,當下的感受那才是最真的,最重要的,不是嗎?

 

愛、死亡、生活、時間、瘋狂、原諒、傷痕、寬恕

生命中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名詞

我們卻從不曾搞懂他們

片中的兩個老人有幸在生命最後一刻(也許是最棒的時刻,了解後便無遺憾地死去)豐富了生命

那我們呢?

 

生命是什麼?

什麼才算真正的活著?

或者

我們是否真正痛快的活過?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天下午如果下雨,會想做什麼?

看電影?逛街?還是繼續睡大頭覺?

不妨給自己一個下午的時間,去家咖啡館坐坐吧!

連接師大與公館台大的溫州街

近幾年來增添了許多家十分有特色的咖啡館

讓原本就充滿書香分圍的街道

多了幾分文藝氣息

這樣的文青又與東區的文青有著些許的不同

東區的文青固然有,但比較多留於表象或是「人造的」

因此我們常聽到「穿的好文青」、「這間店風格好文青」

但這裡的文青卻是渾然天成

這種氛圍就是這一帶人平常的節奏

image.jpeg

image.jpeg

公館無名咖啡館

就座落在溫州街的巷弄內

外表不怎麼起眼,甚至連塊招牌也沒有

很容易變會錯過

但一進去,仿若不同的氛圍

店內用一整片(應該說是遺留一整片)老木頭去打造

復古的絨布椅搭上圓木桌

冷氣出風口也因為年紀的關係而泛黃

桌燈由天花板上垂下,不修邊幅,老舊的黃光

高處的牆上掛著1920年代左右的攝影作品

角落還有個書櫃整齊的排滿了CD,二樓則是個小型的展演空間

其實現在的咖啡館不乏復古、木質感的氛圍

但能讓這樣的氛圍毫不造作、以最有溫度的方式呈現

變需要一定的功力與時間的雋刻了

而這家無名咖啡館

沒有流利的現代現條,精緻昂貴的糕點

也沒有刻意擺了復古電話或是留聲機

而是讓這些老物去說話、去詮釋

image.jpeg

image.jpeg

午後,來趟公館

看本書、打打字、或是什麼都不做,看雨

就點杯咖啡,好好讓心靈小憩一下吧!

 

公館-無名咖啡館 caffe expresso

地址:台北市溫州街巷弄內(近真禮堂,瑪麗珍披薩斜對面)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遇巴塞隆納】

十分伍迪艾倫的電影

之前就一直對他的電影十分著迷

在看完這部片之後

更是佩服他敘事和編導的功力

以下提供幾個觀看的重點和心得

---------以下有雷------------

電影裡不斷重複著一個重點:理性與感性

外表理性的葳琪,外表感性的克莉絲汀娜

而男主角安東尼奧像是感情的綜合體,也可以說是「人」對於愛情的所有形容詞

--他浪漫、多情、風流不羈、卻又同時忠貞、負責任、膽小

令人佩服的是伍迪艾倫竟然能夠把這樣一個完全矛盾的人綁在一起,還讓這個人天衣無縫的貫串全片

我想這也是我喜歡伍迪艾倫的地方,在他的眼中,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像一般的爽片或英雄片那種絕對的善或惡,在他的片中是不會看到的

伍迪艾倫的電影其實是很銳利的,但他總是用幽默的筆調去中和那種銳利

本片也不例外

本片的前半部在批判理性

從薇琪被安東尼奧逐步打開心房開始

他讓我們探討到底我們所「想要」的戀愛、甚至是生活,真的是我們內心所渴望的、還是我們自認為是渴望的?

也正因為如此,看似守規矩,總是朝著自己「夢想」生活的薇琪,才會這麼難以忘懷她與安東尼奧那晚的激情

人或許就是這樣吧!越是想走在自己認為的路上,對於路途中的火花也就越印象深刻

本片後半部在批判感性

從克莉絲汀娜與安東尼奧的交往開始

看似他們兩個情投意合,但其實安東尼奧只是在克莉絲汀娜、甚至是其他女人身上,尋找他前妻--愛蓮娜的影子

伍迪艾倫在此也對那些多情浪漫者嘲笑一番

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很瘋狂,放蕩不羈的人

實際上都是繞著一個「不變」在旋轉的

而這種「不變」卻又與他想追求的本質相反

伍迪艾倫在片後直接賦予克莉絲汀娜一個理性的自己

也讓人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些浪漫者:原來在世人眼中,他們的多情和浪漫是這麼的不可理喻、可笑及荒謬

安東尼奧在本片中極為重要,就像之前說的

他是一個人類情感的綜合體

也因為他,促成了女女戀、三人行的事情發生

但伍迪艾倫在片中呈現的三人行,卻不會讓人有背叛道德或不倫的感覺

大家會鄙視和討厭的,反而是那個成天把「忠貞」、「倫常」掛在嘴邊的道格

在此同時,伍迪艾倫又對我們世人做了一個批判:

在我們人類社會中,我們往往對於「性忠貞」或「愛情忠貞」有著極高的道德標準

於是上至法律、下至新聞媒體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忠貞的重要

然而「愛情」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理性的

但我們卻總是用最高的道德標準和最高的理性去規範我們的愛情

於是就常常出現了精神上出軌,但實際生活感到乏味

抑或是肉體上出軌,但精神生活因此感到不堪與內疚

而這一切,都與我們人的本性相違背

世俗的規範,究竟是要讓我們有更好的生活?還是反而限制了我們的生活呢?

 

另外,講一下我很喜歡的一些小細節

一開始薇琪穿的是代表黑色的理性,而克莉絲汀娜穿的是代表白色的感性

但到片末機場時,他們兩個的衣服顏色換了過來

這也是伍迪艾倫所賦予的意義吧

另外伍迪的敘事風格,很愛把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大鍋炒一遍又分別裝盤,物歸原位

這部片也不例外

這也是我另一個佩服他的點:明明故事已經搞得這麼複雜

他卻還可以在最後(而且還是用槍聲,多麼有創意的安排)讓他們各自回到最開始的階段

只是我們都知道,這個最開始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開始了...

 

周末深夜,小酌一杯

十分推薦【情遇巴塞隆納】喔~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