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片之後,

立刻去google了一下當年度馬修麥康納得獎的畫面

在之前,包括台灣市場

似乎都比較偏向李奧納多當年主演的「華爾街之狼」,

不可否認的,在奧斯卡頒獎前,我也是先看了「華」片

李奧納多把這位縱橫華爾街的攤財、好色、又豪氣干雲的狂人演得淋漓盡致

又加上在片中的義大利老婆實在太吸精(就是後來的小丑女瑪格羅比)

這部片在台灣的口碑票房極高,叫好又叫座(儘管他18禁)

不僅如此,李奧納多在當年被是為是奧斯卡影帝最有希望的得主,

也是呼聲最高的候選人(在此之前,李奧納多多次與影帝擦身而過,甚為遺憾)

因此,

當奧斯卡最後頒給了馬修麥康納時,老實說心理頗失望的

一方面擔心這會不會是李奧納多最接近奧斯卡的一次了(畢竟他在戲內真的演的太出色)

二方面也會質疑馬修麥康納得獎的正當性與適切性--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可以擊敗李奧納多,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一直到看完本片,之前的質疑一掃而空

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捨他其誰?

 

從本片的預告便可以知道,他是在闡述一位患得愛滋病的牛仔,為他的生命及尊嚴奮鬥的故事

全片寫實,確適切的點到大家的痛處

不會過於勵志浮誇,刻意拍寫幾個鏡頭或幾句台詞來賺你熱淚(順便置入一些大美帝主義的思想,美國萬萬歲等等)

也不會過於沉悶,覺得難以一氣呵成

以下便針對「藥」片中的幾個切入角度來探討他對人性描繪的真實

《關於歧視》

和大多數的片一樣,本片的核心價值之一便是歧視

但不同於其他片,本片的主角「本身」就非常會歧視他人(尤其是同志)

他與他身邊的朋友,放蕩不羈,嗜賭愛嫖,對於當時民智未開的社會,充斥著反同思想

而這一切一直要等他也成了愛滋病患者才慢慢改觀

編劇帶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來切入這一連串的歧視(更可怕的是這竟然就發生在你我生活周邊)

被叫「死娘砲」、不敢碰觸或擁抱愛滋病患、住處遭損壞、覺得同志愛同性別那跟他絕不可能變成好朋友(一定會被喜歡)

而主角這一連串的反應,包括劇情最後的逆轉,也正是一連串逐步面對歧視的過程

同志不是怪物、愛滋病也非撒旦,但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卻將他們妖魔化

用極其殘忍的方式對待他們

 

值得一提的是朗的內心轉折

從一個類似萬人迷(至少他混得很好)的角色及生活圈

在得知染上愛滋之後,

身邊的夥伴突然全敬而遠之,有的還用言語霸凌他、嘲笑他

連去個酒吧還要被譏諷,

他突然意識到一切都是假的

沒錯,如果他當時遇見菩薩,肯定遁入空門

原來身邊構築的一切竟如此脆弱,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

倔強、不服輸的生命意志,他嘗遍各種求生的方法

但在醫院裡均得到一個結果--延緩病情,也就是等死

馬修麥康納把前半段這種極欲求生確又屢次挫敗的心情詮釋得無與倫比

坐在他最拉風的車上,那次舉槍欲自盡,是對生命的不滿和控訴

沒有任何台詞

但我們彷彿可以聽建馬修怒吼:「為什麼?為什麼不讓我活下來?為什麼?」

但,好在他終究沒有這個勇氣自殺,他給了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去墨西哥求密醫

沒想到所謂的「密醫」,所開的藥方竟然能夠有效抑制他的病情

同時密醫也揭穿了美國˙當局即將上路、被用來治療愛滋患者的ALT藥物的謊言--這種藥物其實根本就沒有效果,還會有副作用、始病情惡化

 

《倫理》

當自己的生命邁向終點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本片狠狠踩住了生命與法律這兩個人們向來視為倫理的探討

朗從國外偷渡回來許多藥物,這些藥被美國當局(食藥署)認定是「非法的」

(畢竟當局承認合法的藥物紙有一個,那就是ALT)

但,事實證明,它卻能有效減緩自己的病情,

在生命與法律的邊界上,你會如何做選擇?

 

我們當然可以毫不猶豫的揮旗吶喊「當然是生命啊!」

那是因為電影帶給我們一種微觀的角度

他讓我門之道當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其實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最後該如何活下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一切卻不然

我們常常在新聞上會看到又有人去求密醫,或是誤信偏方

好一點的是拒絕任何化學治療,堅持食療法等等

在這些巨觀的角度(或是旁觀的角度),我們又是如何來看待這些事呢?

「哎呀!以為自己是醫生啊!」、「要相信醫生的專業」、「有病的話自己還是要去尋求正確的醫療管道」

但,

在本片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

醫循著醫生的管道,就能得到正確的療法嗎?

如果當利益凌駕法律、道德、倫理,然後假借「證當」之名行「詐騙」之時,而且騙的還是自己與自己相同處遇的生命,你還會選擇相信「正確的事」嗎?

還是選擇相信自己?

 

當生命走到了盡頭,當所有的醫療資源都舉白旗

那你呢?你是否會對自己舉白旗?

要審視別人很容易、但真正面對這種恐懼又是另一回事

曾經在大學的哲學課中

我們探討到了所謂的到倫理的六個層次

其中「道德與法律層次」及「個人生命價值層次」一直是教授最愛考的地方

原因無他,因為在這個社會說,這兩著的價值之間最容易發生衝突

以巨觀來說,當然這社會上似乎要有所謂的法律層次在

在這個意識型態之中

朗似乎就是一個賣藥的瀕死吸毒犯

但就微觀層次來說,從朗的生命內,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欲求生存的本能及勇於挑戰各種不公義的情況

在某種程度的微觀又非如此

我們在本片中會覺得醫院內的醫生是可惡的,是泯滅人性的

但,就現實的醫療數據而言,朗的數據可能只是個案而非通例

在一切證據未明朗的狀況下,難道就要因為個案而去破壞大部分人的福祉?

因此微觀和巨觀,在我看來並沒有對錯之分

一切取決於看到事情的角度,也就是立場

既然提到了這裡,又不得不談談所謂的醫療倫理

畢竟醫療牽涉到人的生與死,所面對的抉擇就不是是與非那麼簡單

每一個決定都代表著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希望

往往醫師便在希望與絕望之間交互徘徊

當朗持有藥物可以延緩自己的病情時

他所擁有的並非只是可以延緩活命的藥物,而是一個再一次可以活命的希望

這對於朗之前的人生來說宛如巨大的翻轉

又因如此

朗也特別去注意到從前他忽略的、甚至是歧視的一群人

他進入了教會(從前他最不願踏進的地方)為他的藥做宣傳(即便他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要賣藥)

他開始關心身旁的同志朋友雷蒙,真正把他當成是一個「人」而非一種「族群」

這也呼應到前面所提的,微觀與巨觀的差別

就微觀而言,一切的事物物反而被放大

同志他就在你身邊,一樣會呼吸、一樣有感情,一樣需要幫忙

當這些人瞬間不再是代名詞的時候,一切的誤會和歧視是否就能夠化解呢?

 

本片的取材十分精采

除了他本身就是真人真事改編之外

實因為朗的生命歷程實在太具戲劇性

生與死、救人與否、一切的法律都不站在他這一邊但他還是選擇奮力一搏

這也呼應到了他的職業本色--牛仔

在片中的一開始

牛仔似乎跟菸、酒、性愛脫不了關係

但在片末,朗再度穿上帥氣的牛仔裝,騎上了牛

「只要可以騎在公牛的背上維持八秒不被甩下來,就算獲勝」

這八秒似乎道盡了朗的一生

瀟灑、短暫、卻又極具衝擊性

配上他本來就有的雅痞、玩世不恭的逆天性格

馬修麥康納可以將他詮釋得如此淋漓,可謂佩服

在尊嚴的價值選擇,倫理的觀點、同志的議題與人性的尊嚴上

本片都做了最賣力與真摯的詮釋

透過本片,也可以讓我們知道

很多事情並非表面的那樣單純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也非如世俗認定上的一語概括

「他有罪」、「他是好人」這樣的觀點似乎太膚淺

在我們真正了解事情的全貌之前,

所有的假設和臆測或多或少都隱含這自己的覺知

沒有一個事情是處於完全客觀的存在,

亦即我們完全不能體會,或妄意評斷他人的作為

換作是你,會不會也選擇這樣做?

而就算這樣做,又是否是對的或是錯的?

 

本片在探討是非價值,到頭來卻要我們把一切的是非價值全部打破

卡謬的異鄉人曾經也提及類似的處境

但我們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那法官、牧師、陪審員

本片不若卡謬的故事那樣冷漠而銳利

卻也命中當下大家所處的問題種種

各種語音投票只問你喜不喜歡總統這個「人」(專業的問法叫做「滿意度」)

至於是哪一點不滿意,有在關心的人或多或少說出一兩個不被看好的政策

跟風的便直說「不知道耶!他(他們那個黨)就很討厭不是嗎」

又或是躲在網路背後的留言及一大堆粉絲團、討論圈

充滿著謾罵、或盲目的讚揚歌頌

沒人能看清楚事情本身,

只因為從眾似乎就是對的,因為他也這麼說

因為大家都這麼說

有一種對,教大家都覺得是這樣,所以他對

在看完本片之後,或許你依然無法對於自我本身的看法有些改變(當然不容易,就像我支持婚姻平權,覺得那些反同者腦袋有洞一樣)

但至少在發生一件事情時

我們能緩些定奪

嘗試先了解事情的本質

然後多點人性的關懷或理性思考

比起口沫橫飛,此起彼落的評論,這樣選擇的立場,也就令人佩服、舒服許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