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之所以成為經典

除了經典的黑幫愛恨情仇劇情之外

對於人性的描繪更是讓這部神作更上一層樓

以了重量級卡司馬龍白蘭度加持

他真的將方法表演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另外本部片也捧紅了艾爾帕西諾、勞勃杜瓦等人

這裡我們不細談劇情內容(直線式的劇情應該不難懂)

就針對電影中幾個經典的橋段來做分析討論:

 

1.盜亦有道:

當初維托-柯里昂尼答應幫忙包庇販毒事業的話,不就一切都沒事了?

連他的軍師湯姆都這樣建議他

但他為什麼不做?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盜亦有道」

柯里昂尼身為黑幫,縱橫黑白兩道之間

賭、酒、色,唯獨不碰毒

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前述東西都是「附加品」

是人們會想要的「慾望」

換句話說是「附加的」

但毒品不是,毒品沒有人會天生「想要」,它不是天生的慾望

但一但接觸了,就終身脫離不了了

維托認為這樣是「不道德的」,所以拒絕這宗生意

也造成了悲劇性的開始

 

2.為什麼麥可會讓湯姆「被退休」?

其實麥可在繼承他爸爸維托的事業時,湯姆尚健在,

嚴格算起來他也是麥可的哥哥(維托收的義子)

然而為什麼他上任後,就免去湯姆重要的「軍師」工作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爸爸的人(父親的軍師)

即便是他很信賴的義兄,也沒有背叛他

但他想要走的就是不同於爸爸的道路

一句「你不適合在亂世中擔任軍師」

這話除了道盡湯姆天生較怕衝突、過於謹慎的缺點之外,

也說明麥可認為湯姆應該隨父親一起退休了

他不適合現在這樣的局面了

聽起來很殘忍

但我想正是因為這樣的眼光和膽量(老闆型)

造就他能撐起爸爸的「教父」頭銜

而聰明的湯姆也知進退,不搶光環(也可能是過於謹慎的結果)

 

3.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在戰後蓬勃發展,主因來自於美國在戰後對於集體環境的不信任及絕望

戰後美國充斥著懷疑主義,甚至發生著名的好萊塢白色恐怖

整整50年代均是,

間接造成古典好萊塢的衰亡

但他滋長了一種電影類型-黑色電影

傳統的卡波拉的歌頌美國已不再被認同及接受

這股黑色電影熱潮一直延伸到60年代中後褪去

但他的精神卻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黑色電影的特質其中一項便是主角並非總是那麼的「全然正義」

常常是要遊走法律邊緣的,

像教父這樣的角色,更直接揭示主角根本不是正義之人(是黑幫)

暴力、法外、檢察官和警察的貪腐、蛇蠍美人、權力鬥爭

某種程度上,也說明當時的人心中的投射,滿足大家的想像及社會現實和期待,

相較於那種全然的英雄主義

這樣的電影反而真正演出某種社會性

大家靠著這樣的電影獲得情緒上的抒發(某種同理,認為其實警察或眼察官也有某種程度的敗壞)

既然大夥兒在現實生活中抓不到他們的把柄,那就把他們演出來

並且相信他們的人性是貪婪的

我們可以看到希區考克系列,或之後的史丹利庫柏力克系列電影

都可以看到黑色電影的影子

1972年上映的教父,距離黑色電影大起的年代已過了好久

但他仍然可以喚醒觀眾那種對於不正義及法外之徒的想像及期待感

他的確神格化了某些黑幫及教父

但那種後續效應是導演及製片當初絕對想不到的

直至今日,我們看到的許多黑幫電影,均有教父的影子

也可以算是鼻祖了

 

 

4.為什麼麥可會說「不是」?

麥可在凱(麥可的第二任妻子)質問到底是不是他殺了姐夫,並求他認真的回答她時

麥可定定的看著她,聽了好幾秒(觀眾也跟著屏息)

(題外話,導演十分懂的抓取電影本身的節奏感,而且本片隨時充滿著暴力與驚嚇

越是美好的畫面,你越要提心下一秒導演會不會把他給炸了或開槍殺了)

然後麥可開了口,說「不是」,

這時我們瞬間明白了什麼...

為什麼他會說不是呢?

因為他可能想要保住他在太太中最後的形象

也可能是想要愛他的太太,保護他避免受牽連

可能更重要的是,爸爸對他最後的叮嚀,是叫他要小心,

他繼承了爸爸領袖的特質和狠心、冷靜的個性

為了小心

他連他太太都不能相信,為了避免留後路,所以選擇連他太太也騙,避免留下任何可能是報復他的根

當最後他太太雖然選擇相信他

但從門後望著一路人馬重新親吻她的手,把他當作新的柯里昂尼閣下

就知道這一切已經成定局了,麥可儼然成為了新的教父了

(也就是她單純的麥可已經回不來了)

 

我認為壓垮麥可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義大利的愛人阿波羅尼亞被殺

他當初應該是想要在義大利定下來的

但當他親眼看見他老婆被炸死(原本他也要在車上的)

那一炸整個改變了他

回到美國後

他遇見了舊情人凱

他看著她的眼睛同樣對他說出我愛你

但觀眾的我們明顯可以感受到那不是愛(義大利的那個一見鐘情才是他一生的摯愛)

而他的摯愛和純真也被炸掉了

站在她面前跟她說說我愛你的人

只是一個希望有人能幫他綜理家務,讓他更能接近權力的核心(老大一定也要有一個太太這樣完整的家的概念)

有一說,當年他拋下美國的情人,其實是想要拋棄他在美國的一切生活

而他在西西里島經歷了老婆阿波羅尼亞事件後

決定又回來,代表他終究躲不過命運

 

5.老柯里昂尼的逝世:

老柯尼昂尼維托(馬龍白蘭度)一生叱吒風雲

最後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晌午,自家的後院中,陪伴孫子玩遊戲時心臟病過世

這對他來說,死的真的太美好

導演給予柯尼昂尼最美的善終,在經過無數風雨,能以這種方式闔眼,而非橫死街頭

是他們家族最夢寐以求的

也算是給這樣一個時代的大人物一個該有的尊敬

我很喜歡想孫子跟他玩ㄅ一ㄤ ˋ ㄅㄧㄤˋ手槍遊戲的隱喻

維托終究要死於槍下的

但這是由他孫子玩遊戲的手指假裝的

他輸給了孫子、輸給歲月、也樂於輸給這一切

最權謀的人輸給了最無害、最單純的人

這一切的象徵隱喻太美了~

 

6.麥可這樣的一個人:

哥哥桑尼脾氣火爆

湯姆謹慎卻易怕傷和氣,過於保守

次子佛雷德廢物一個

小弟麥可則集桑尼與湯姆的個性於一身

有勇氣

有權謀

是最像當年老柯里昂尼的人

 

當初他原本最不想要他入這個社會

但其實,他是最適合的

他也從當初單純的大學生,受到社會的洗禮

在一次次生命受到創傷(老爸被開槍,哥哥被殺,情人被殺)

一次次的傷心絕望,憤怒及心力交瘁

加上他的能力及權謀,造就了他這樣的一個人

可以說環境改變了他,

使他被迫加入這一場局

成為一個冷酷又極具魅力,權謀的柯里昂尼閣下

而他也為了保住他自己,對姊姊及姊夫痛下毒手,說姊姊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他就得是

片末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狠毒及權謀。

 

7.本片也創造了許多經典的台詞

「我會開出一個讓你無法拒絕的條件」

「在我的地盤,讓你可以安心」

「這終究是一筆生意」在當初湯姆安慰桑尼時,跟最後泰西歐像湯姆求情時均有提過

而看看麥可

我們可以看到之後麥可的談判,說服技巧,都有著爸爸的影子

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跟他的爸爸在學習的

麥克家族中最有潛力,也最聰明的人

而這些經典的台詞也貫串全片

導演很刻意的讓這一切重現

除了加重電影的張力及感受性之外

對於電影的文學性也有所提升(前後呼應式)

讓原本單純的黑幫電影添了幾分詩意及俠氣

 

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

除了被時代所創造

更重要是他要能創造時代

而教父,這兩者皆兼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