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一次看桂綸鎂演戲,最有印象的應該就是不能說的秘密

那時候覺得她就是一個氣質型的美女

很適合戲裡面那個彈鋼琴的女學生

怎麼說呢?桂綸鎂的樣子實在很好駕馭這樣的角色

 

但時過境遷

現在的桂綸鎂已非昔日那個只會呈現自己拿手的、擅長的那個戲路的氣質少女

尤其是在德布西森林裡面,更是得到驗證

 

全片不說什麼,其實看預告片也可以知道內容

但,在看的當下,就會有一種想要桂綸鎂帶著自己進入「森林」的感覺

導演郭承衢不拍森林的清幽、萬物的奧妙

或是自然保育等等的議題

他拍森林,就是森林,沒有別的

森林的靜謐、無情、晴天、雨天、險惡、溫存

他拍的正是一個綠色的世界

 

在片中的桂綸鎂遭到人生的打擊

為了她自己堅持的理想正義

害死了她的丈夫、孩子

到最後剩下她空虛的一個人

受不了打擊的她於是被母親帶到森林裡,遠離人群,一切歸零,重新開始

但,入了森林裡,「一切重新開始」卻隱藏了許多不同的意義

她們過著原始人的生活

衣不蔽體,潦倒不堪

柴得自己燒,菜得自己摘

但這些生理的苦痛遠比不上桂綸鎂心裡的創傷與壓力

她無法原諒自己的丈夫,更無法原諒那個無法原諒丈夫的自己

我們可以看到前半段,桂綸鎂多半心不在焉、雙眼空洞

在夜晚的冷雨下顯得更加伶仃

陸亦靜演的母親角色較為堅強

同樣是喪失女婿與孫子

她選擇保護她的女兒(我們可以看到在聽到登山客的聲音時,她不是去求救,而是拉著女兒躲進更深處)

她知道一但求救,女兒將永遠也無法擺脫現實社會帶給她的衝擊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原來害死他們的間接兄手,正是最親的女兒......

而就在她決定原諒她女兒時,卻遭逢意外,被毒蛇咬了一口

被森林的無情給吞噬

 

壓抑、憤怒、悲愴、釋懷

這是桂綸鎂在戲中的心境

同樣是哭,同樣是悲傷

但她表現的好有層次

一開始的那種空虛

母親被蛇咬時責怪命運的那種憤怒

在小木屋中記憶再度被點起的那種劇烈的痛

和最後坐在山頂上的那一份釋懷

桂綸鎂從不會表達,到對著鏡頭朦朧的,淡淡的一笑

導演準確的透過鏡頭告訴我們她心境的轉折

 

我們又可以這麼一看

其實整座森林就是桂綸鎂本身的心

她的心像座森林,埋藏了她過往的種種

開始那幾幕看到了孩子的玩具也可以說是她心裡對孩子的一份思念

她在森林裡迷失,象徵她找不到她自己

媽媽死了,被她親手埋葬

也象徵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死了,能跟她對話的一個聲音沒了,剩下的就是她自己的孤單

她想自縊,繩子卻斷掉

某部分也告訴我們她還沒有心死,對這個世界仍有牽掛

而她最後的望向山頭的那一抹釋懷

則象徵她已學會與過去相處

整部片,我們陪著桂綸鎂一起經歷悲傷,找到自己

 

片中插入了德布西的歌

來詮釋導演想要描述的「森林」意象

是多了點詩意,也有扣到森林的主題

但強度沒有大到可以讓人感動或因為這個選擇而感同身授

頂多會有一種「喔!原來如此,所以選德布西」這樣的感想

導演想探討的事物其實很隱晦

而德布西之於整個主題的意象卻又太表面,

我覺得在選題上強度可以再高一點,說不定「森林」或「記憶的森林」會更好?XD

 

另外,導演在片後說到這部片主要還探討的是台灣這塊土地對於各種事物的不堪負荷

所以我們陪著桂綸鎂,一步一步慢慢把自己倒空

看見了最原始的自己

也藉由德布西的音樂,來反應文化、政治、經濟的一種飽和

從片中一切歸零,再慢慢得到自然的撫慰

她借由人生中的一場悲劇作為引子

帶我們紮住在森林裡許久

片中的桂綸鎂反對丈夫默許在保護地開發

因而引發這場悲劇

某部分導演也在暗示我們

森林(抑或大自然)的力量遠大於我們所想,豈是能買賣和交易的?

他既探討悲傷,探討接納,也探討飽和

藉由桂綸鎂倒空

導演也希望我們能將自己也倒空,好好哭一場,然後,對著那片蓊鬱或那般朝陽,露出一抹微笑

 

放慢自己的腳步與心靈,跟著鏡頭,好好在森林裡真實的倒空,與生活吧!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得不說本片吸引我的其中一個最大的點就是他無所不在的黃色~

黃色的衣服、黃色的牆壁、黃色的油漆、黃色的車子...很少有電影運用了這麼多的黃色

也因為這樣飽和的配色方式

使整部片呈現一種濃稠的復古感,讓我想到了梵谷

星空下的咖啡館、烈火的向日葵、萬鴉飛過麥田...

梵谷除了是畫家之外,另一個身分是舉世公認的精神病患

他的痛苦和對生命的熱誠濃烈的攪在一起,然後用力地將顏料甩在他的畫作當中

薛波特小姐也用力的在她的車上作畫,將她的卡車彩繪成她想要的樣子,貼上她最愛的英國國旗和宗教圖案

(連舊的車要被報廢,她還將它的車身畫了一個黑色十字架,完成車子的超渡儀式,這瘋的暖心極了)

大家認為她瘋了,就像大家認為梵谷也瘋了一樣

我們總將梵谷死後的的人生多做美化,還拿他來當正面的教材

說他勇於跟疾病奮鬥,說他的熱誠和努力堅持是我們所需學習的

但,我想梵谷在活著當下,應該跟薛波特小姐的處境差不多,飽受歧視、排擠、不諒解

他是熱誠沒錯,但熱誠的並不是對抗病魔

而是熱誠在衷於他自己

當一個人衷於他自己所愛的事物時往往是狂熱的

發現矛盾了嗎?

社會總告訴世人不要隨波逐流,要做自己

但是真正在做自己時,整個社會卻給予寂寞與孤獨,彷彿你就是格格不入的

因為這個社會有一套標準,一套價值觀,並不歡迎做自己的人,也不歡迎面對真實自己的樣子

「做自己」終究是個理想國,老子的世界終究是個烏托邦,而相信並實踐的人,我們給他個稱號,叫做「瘋子」...

 

【薛波特小姐】

無疑本片的靈魂人物就是她

她是主角,更像是一面鏡子

因為他的怪、她的窮、她的真

照出了肯頓區人們的虛偽

導演用幽默的方式巧妙的將鄰居們的自大與自恃整齊劃一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面對薛波特小姐是一個樣子,在背後又是一個樣子

薛波特小姐除了是它們的餘興話題,更是她們贖罪的「對象」

肯頓區的人們各自在生命中有著不同的遺憾與虛偽

他們武裝自己,裝腔作勢,仗勢欺人,但在夜裡總感到空虛與愧疚

於是薛波特小姐就是洗滌她們靈魂的對象

有趣的是,薛波特小姐後來沒當成修女,卻用另一種形式去「感化」這個社區

而片中的修女穿著聖衣,口中滿滿上帝,卻連聯繫薛波特小姐的過往都不願意幫忙

看起來格外諷刺

 

除了修女,本片還藉由薛波特小姐諷刺了所謂一群「社工」的人

身為一位「社工」,工作是是要關懷社會上的弱勢

但片中的社工,幾個月才到訪一次,每一次來填填表格,問問話便離開

要不就是拿拿舊衣服,提供一些看似「關心」薛波特小姐的生活用品

然後就又換了另一個社工

「社工們」對於薛波特小姐而言,完全感受不到關懷

有的只是一在在地打擾

對於貝尼特先生而言也沒有實質的幫助

因為社工是她們的「工作」,於是「有做就好」,有做到「關心的動作」就好

她們有著一大堆的紙本資料,卻從來沒有提供真正的需求

她們有一堆社會資源,卻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陪伴過,

於是這15年來,社工變成是貝尼特先生額外要應付的一群人

 

薛波特小姐的身世在本片中沒有多加描述

但我們從她的弟弟,甚至是敲詐她的警察口中可以大概拼湊出她的人生

她是一位頗負天分的音樂家,去法國學過鋼琴

並有過在國家音樂廳表演的經驗

這樣輝煌的過去加上她對音樂的狂熱

讓她後來在進入修道院後格格不入

本片沒有交代為何她會選擇至修道院服務

但我們看到了修道院為了「管理」所設下的規矩

其中不准她彈琴,不准她碰音樂

薛波特小姐是個十分虔誠的教徒,對基督是,對音樂更是

但大環境之下,不容許她彈,甚至壓抑她的熱誠

為了能在修道院生存,她選擇把這份熱愛隱藏起來,

日子久了,對音樂的愛轉為害怕

並不是因為害怕音樂本身,而是因為太愛音樂了

怕一聽到,便會情不自禁,無法自拔,而觸犯了修道院的規矩

應該也就是這時,這樣痛苦的折磨讓她的精神狀況逐漸崩潰

在一次脫逃中發生了意外,

輾轉成了街友

若從本片來看

她的脫逃彷彿是上帝安排好的恩典

要她走出修道院,至倫敦最虛偽現實的肯頓區佈道

用她自己的瘋狂和真誠佈道

 

最後她被接到安養院,終於像人一樣被對待

洗了澡,被整理頭髮

終於重溫了她最鍾愛的琴鍵,

還收到了花(即使是貝尼特先生送的,也沒有像她的音樂致意的意思)

但某一層面,她的人生圓滿了,她放下了生命中的遺憾,是時候該走了,

於是她做了人生中唯一一次的要求--對貝尼特先生說「握緊我的手吧!已經洗乾淨了。」

就這樣,她在睡夢中,人生謝了幕

 

這個意外,意外了15年

她不僅是貝尼特人生中的意外,也是整個社區,整個體系的意外

她的人生充滿荒謬,但荒謬中有真誠

整個肯頓區也用了15年的時間去檢視自己內心的虛偽

 

【貝尼特先生】

貝尼特先生是個沒啥大名氣的作家

同志,中年,單身,他的身分地位在肯頓區也算中下階層

他的寫作題材多半是老奶奶,透露出他單調,平凡的生活

會來到肯頓區除了工作方便,另一部分也想藉此離開現實--照顧他的媽媽

媽媽將兒子視為他人生中的驕傲

但兒子卻只將媽媽是為她寫作中的一個角色

可以說在遇見薛波特小姐之前,他都是在利用他媽媽

文章中不停地出現老嫗,但現實中卻急欲與之切割

難怪片中貝尼特先生的兩種狀態--寫作與生活常常吵架拌嘴

 

直到因為一次的憐憫,貝尼特先生收留了薛波特

展開了跟她為期15年的相處生活

 

她毫無衛生品質可言,行蹤詭譎,常莫名其妙的遷怒咆哮

肯頓區的居民沒一個受的了她

但貝尼特先生儘管也受不了,卻始終沒有將她趕走

相對的,從他身上,他找到了一直以來寫作中缺乏的東西--愛

儘管不願意,但他還是默默付出他的愛

整個社區只有他真正傾聽薛波特小姐的心聲

半夜遇到危險,清晨遇到屁孩,也只有他願意伸出援手

於是只有他真正看到薛波特小姐這個「人」

而他也因為這樣看見了他缺少的東西

我們看到從一開始貝尼特先生在電話中拒絕母親的來訪

到後來至安養院陪著母親看一下午的大海

可以說薛波特小姐用身教教導貝尼特先生如何去愛

如何真正同理的去陪伴、付出

 

影片的最後

薛波特小姐終於被接受成為這社區中的一份子

貝尼特先生在他家的車道上留下一個紀念碑

許多鄰居也紛紛上前致意

那不僅是一種不捨,更是整個社區面對自己的一份坦然

這個瘋子在這裡駐紮了15年

逼迫著大家去除虛偽的表象,逼迫他們面對自己的軟弱,逼迫他們去面對各自人生中的遺憾

她是瘋子,她夠瘋,夠做自己,肯頓區的人們才得以被救贖,串聯起這個冷漠勢利的社區一絲絲的人們本應有的感情

 

意外新房客,這個意外也許是天意,感化肯頓區,也讓觀看的我們,對於自己的人生中,多了一份省思。

 

多久沒有真誠的關心身邊的人了?

多久沒有像瘋子一樣做自己了?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終究沒有辦法變成自己想成為的那種大人」。

電影的第一句預告一出現,就決定去看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說中當下的心情

還是真的太實際,太無奈

在看完之後得心情平靜而沉重,

覺得自己跟阿部寬飾演的良多在某層面似乎是一樣的,

又或者,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良多先生,都在浮浮沉沉中偶爾浮出水面,抬頭看看蔚藍的夢想,然後又被迫在人生的浪潮中載浮載沉...

 

【良多先生】

關於放下,我們會想到什麼?

做得到嗎?

又或者,人生真的要放下嗎?

本片在說的就是關於放下的故事

良多先生有太多的放不下:他放不下自己的過往,放不下已然逝去的愛情與婚姻,放不下那曾經執念的人生,放不下自尊與自己

但,這樣對待良多先生,顯得太過批判

相對的,他的放不下,在某一層面來說,是種寄託,是種單純的對美好烏托邦的情懷

因為從小有文采,也因為真正獲得肯定(年輕時出過書,得過獎)

因此他對現實襲來的種種,也才有更多的力氣與堅持

比起我們,低頭面對現實的我們,他的確顯得固執,幼稚

但在他孤身面對時,眼角卻又濕濕的,

要是能有他那一點點面對真實的勇氣,會不會現在的我,就如此不一樣了?

 

「我知道啊,其實我早就知道了。」良多先生在洞穴裡對他的前妻這樣說著

是啊!他早就知道這樣行不通

早就知道需要放下他的感情與夢想

但,談何容易?要放下的,是生命最珍貴的事啊...

當我們放下了這些,向現實低了頭,還算是活著嗎?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片中平靜地拍出了許多小細節來描述良多先生不願面對的現實

從小玩到大的公園溜滑梯、冰鎮過的可爾必思、只有作者本人才能在書局找到的書的位置、看到神像前的祭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起來吃、躺在兒時的浴缸、媽媽的烏龍麵的味道...

可以說良多先生是個長不大的小孩

前妻說他「並不適合走入婚姻」,姐姐說他跟爸爸一樣是「靠家裡吃飯的傢伙」

也許吧!但我想導演在這裏想平靜的跟大家訴說一件事,一個大男孩的心路歷程,

 

走入婚姻後,愛情還剩下多少?

走入社會後,夢想還剩下多少?

 

【愛情與麵包】

良多先生在本片中失去的,除了夢想,便是愛情

前妻受不了貧窮,受不了不願面對現實的良多先生

於是帶著小孩,離了婚

前妻的決定是睿智的,

在這個社會中,光靠一嘴夢想與回憶,的確養不起一個家

只是,可能妻子不知道,她帶走的,是良多先生某部分的人生...

他還愛著她,還是愛著孩子

即便他知道無論再怎麼努力,也都喚不回曾經的幸福

但他還是那樣努力著

靠徵信社半騙來的錢,第一個就是想買給孩子新的球鞋和贍養費(他把球鞋刻意磨出一小髒汙以求店員是否可以算便宜一點這一幕,心頭真的酸酸的)

利用職務之便偷偷觀察他的妻子現在在跟誰交往

問女同事「女生是否在感情過去後就會忘記」

即便不能給她們幸福,他還是十分在意現在妻子與孩子的人生

是啊!良多先生的確不是個好丈夫

但「丈夫」這個詞的意義包含太多了

他要有錢(至少有基本的收入),要能負擔房貸,孩子的補習費、菜錢會錢油錢車錢

要有勢,至少在別人面前是個稱的起頭的全銜

良多先生無法給予這麼多愛情以外的東西

他有的只有滿滿的愛

可惜只有愛,並不夠格當個一家之主,對吧...

 

到底是什麼讓愛消逝呢?

是什麼讓純真消逝呢?

 

【親情】

可以說貫串全片的另外一軸,便是親情

良多先生不想像他爸爸一樣,

就像他兒子不想變得像他一樣,

巧合的是,他們都變成了他們討厭的樣子

「公務員」是個有趣的梗,隱含著只想在人生中求個穩定(相同的隱喻還有只想求保送上壘)

因為受不了爸爸的天真爛漫與敗家,小時候的良多先立志要當的公務員,這也正是他兒子的夢想

但父子畢竟是父子,身上流的血液也相同

不但在想什麼只有爸爸知道

興趣(樂透彩,人生中的小確幸)和天賦(文筆很好)也幾乎一樣

我想正是因為了解兒子,就像父親了解良多先生一樣

所以在兒子提出說想當公務員時,身為父親的良多先生才會心一笑

兒子從父親身上看到他未來的樣子

父親也從兒子身上看見過去的自己

這裡看了真的好有感

記得小時候看著媽媽的工作內容,是個標準的財稅公務員

我天生對於數字本來就耗弱,再加上討厭死板板的工作

因此記得小時候常對媽媽說「我長大絕絕對不要當公務員!」

但現在呢?現在的工作雖不是公務員,卻也相差不遠

我們為什麼都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呢?

我能具體的描述出原因,卻無法解釋背後的道理,就像電影裡的良多先生一樣

 

看著他們在颱風當中追逐被吹走的彩券,

颱風就像人生的風暴,吹亂了家,吹散了夢想(彩券),卻也吹近了彼此的親情

在最後一幕,雖然妻子嘴吧上仍說「要給我三個月的贍養費喔不要忘記了!」

但從口氣中可以明顯感受出不同

妻子的口吻不再嫌惡,轉而是叮嚀,彷彿在告訴良多先生「下次要記得見面喔!」

這時「贍養費」變成了他們一家可以團聚的藉口了...

好美的隱喻,不是嗎?

我想導演要告訴我們的便是這些

人生中的現實生活,往往會擊碎一個家庭

當「婚姻」的意義只剩下一紙契約,或是離婚時的財產付清,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

良多先生最後與妻子以另一種形式維持一個家,給予彼此空間與溫暖

比起仍同住一個屋簷下卻成天爭吵不休,或從不爭吵溝通,對彼此已經漠然的夫妻檔們

是不是更真實與動人呢?

 

【樹木希林】

第一次看她飆演技時便是戀戀銅鑼燒

她把一個痲瘋病但對這世界充滿愛與理想的老太太演的太過感人

本片中的她飾演良多先生的媽媽,自然駕輕就熟

本片中也出現許多發人深省的雋語

顯然她與她兒子良多先生在面對人生的逆境時,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一句「幸福好難」與「幸福好簡單」便道出了他們彼此看見的世界

老伴過世、兒子不成材、家況僅稱「過得去」

照理這位老奶奶應該鬱鬱寡歡,

但從細節中,卻能感受到她對生命的感謝與感恩

她珍惜與街坊鄰居相處的時光

製作完可爾必思冰沙後的那份成就感

護著兒子僅有的尊嚴與驕傲

兒孫到來時的歡欣與雀躍

可以說她本片輕鬆詼諧卻重要的配角,

「比海還深」這部電影主題也是自她喜歡聽的歌而取的片名(而且好讓我驚喜,竟然是鄧麗君的歌,小鄧鄧的影響還真深遠啊~)

可以說良多先生能與她妻子有再次相逢的機會

良多先生能重新審視爸爸與他自己

全都是這位可愛老奶奶的功勞啊!

 

本片看似清新

卻探討著沉重的話題

關於放下,我們真能做到嗎?

在面對人生中的夢想與現實時

我們會向他的客戶說的「無論怎麼走,都是我的人生」般瀟灑

還是像良多先生一樣,知道要放下,卻仍在幽谷中不時抬頭看看日漸稀薄的夢想

又或是像奶奶一樣,輕盈的腳步跨越生命中每一處的沉痛與悲傷(by 鍾成虎)

 

獻給那個在現實中徘徊卻仍保有夢想的每一個人

說的正是你我啊~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在浩瀚的電影界走出自己的風格本來就不易

若是在一次次的電影中要能拍出自己的品味更是難上加難

但這些,伍迪艾倫都做到了

 

藍色茉莉,又是一部很「伍迪艾倫」的作品

若要給他一個定位

我覺得伍迪艾倫是一個「幽默的非典型反社會主義」人物

他不是一般那種滿口仁義道德、探討好來塢英雄片、愛國情操的大美帝

也不是那種小鏡頭,訴諸人物悲情,想引發關注的那種社會主義導演

他的電影總會給觀看者一種反思,反思我們當前的價值觀

反思我們所謂「普世」的真理

但同時,又對於那些自認為跟他人走不同路的人一個警惕

究竟是你本身就特立獨行,又或只是一種失了方向的茫然

 

「藍色茉莉」主角就是這樣的典型

 

「茉莉」代表的是一種典型

一種拜金主義的典型

享受的上流社會的光環、他人注目的目光

就算再窮、夫妻關係再差

只要一踏出家門,就得要是那種「貴婦樣」

所以她再落魄的去找她妹妹時,兩個行李箱、自己的背包、錢包,全部都是LV

再沒有錢,還是要坐頭等艙

可以說並非「錢」而讓她感到快樂

而是錢背後種充斥「名利」的生活讓她感到十分的有「自信」

當這種自信感,優越感漸漸成為她的生活,價值觀

就變成紮紮實實、人們口中的「名媛」或「貴婦」

對於貧窮的那種不屑一顧,鶴立不與雞群的孤傲感,凱特布蘭琪將她詮釋得恰到好處

凱特布蘭琪本來就有這種貴族氣息,演技更不在話下

只能說這選角實在厲害

 

然而就像一部分(或大部分)成功的女人(名媛)背後

會有一個賺很多錢的老公

茉莉也不例外

她懂消費、她懂品味,但他從來不知道那些錢是「怎麼來的」,

更確切的說,她也不想知道是「怎麼來的」,

她認為這是「老公的事」

只要老公愛她、會定期給她錢花,就夠了

伍迪艾倫在此先諷刺這些人(或是我們)

在我們嘲笑茉莉的同時

自己是否也是那一種人?面對理所當然的事情,是否就真的是它為「理所當然」?

在伍迪的眼中,我們和茉莉,在對金錢或人生的看法上,某一程度是一樣的

 

當「名媛」的身分隨著老公被抓進監牢裡而消失

對於茉莉來說,不僅是家庭或婚姻的打擊

她一直以來,都是以「名媛」的身分在活著

聊的是某某品牌、出席某某慈善晚會、去過哪些國家「玩過」,

可以說她已經是一個「職業貴婦」了

所以,失去貴婦光環的茉莉形同也「失業」

失去了她的人生

而去投靠妹妹所展現出的那些不適應

也可以解釋出在某種程度上的對過往的眷戀和對比現今的落寞

在此伍迪的手法和白先勇的手法有一點相似

白先勇的臺北人口中,多的是過去在蔣介石旁邊的某某大將

抗戰時殺的共匪四竄逃難

幾顆星比上幾顆星

但如今呢?在這樣對話的同時,大家竟是在一樣落寞的時空下--臺灣、臺北

這種今昔之比在電影中也有諸多呈現

 

然後一如伍迪的風格

電影開始翻轉

我真的愛死伍迪艾倫這樣深刻卻幽默的探討人性

尤其是他在探討茉莉的妹妹金潔

相較於茉莉

金潔更像我們一般人在看待貴婦時的態度:

1.表面上數落這種愛錢拜金主義,自認清高

2.背地裡批評這種貴婦表到極點

3.當真的有機會遇見不同的人(或生活時)卻又難以自拔,開始睥睨以前平淡的生活

伍迪艾倫在此告訴我們幾件事:

所有的價值觀,都是相對的,且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還有,有時候我們批評,表現出的不屑一顧

是否只是因為我們得不到?

片中的金潔在一次與茉莉的聚會中認識了一位賣音響的銷售員

這或許只是段平凡的遭遇

但從來沒有人誇獎過她「跳舞好性感」,

於是在片中她無法自拔

生活中一段關係久了,很容易變得乏味、無趣

尤其是當你看見已見的未來時

那種缺乏刺激、庸庸碌碌的沉重感

在片中雖然金潔出軌,但怪的是我們卻不會對金潔的行為有任何批評

這就是之前我說的

伍迪想給我們一種不同的思維,之於愛情,也之於生活

有那麼一段時間,你真的會認同跟你迥異的價值觀或人生

 

而在這場聚會中

茉莉遇見了一位外交大使

他有車、有房子、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而且是公職--合法的賺錢)、無妻亦無子

完全命中茉莉的心

在初次見面時,就像貴婦們的拼場

茉莉也把自己偽裝出她自己最理想的狀態

於是她說她的老公是外科醫生,壓力大而死(明明就是炒地皮非法貿易被抓後在監獄想不開)

沒有小孩(其實有,小孩都已經大到受不了這樣的生活而離家)

騙他自己是名設計師(廢話,老公有那麼多錢買的東西當然有品味)

而茉莉氣質的「樣子」也命中這位外交大使

很快的他們便在一起,茉莉也似乎回到了她生活的「正軌」--當個名媛貴婦

 

然而一切看似美好

就在最後一刻,準新郎要帶茉莉去挑「鑽石」(象徵定情物、未來的保證、茉莉往日的尊嚴)時

金潔的前夫出現,10句話將茉莉過去的一切連珠炮似的說了出來

也毀了茉莉最後的上流夢

 

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與金潔前夫關鍵的對話,也是我看完影片後一直反覆思考的

茉莉在金潔的前夫說出她之前的不堪時,不斷反駁:「你為什麼活在過去?像我就很努力地活在現在,不要再活在過去了!」

但很可笑的是,茉莉就是一直活在過去的人

表面上她捨棄了過去的不堪,自己追求新的愛情與生活

但她所追求的愛情與生活「模式」卻還是像過去一樣

所以,這真的是嶄新的人生嗎?過去真的會消失嗎?

當最後茉莉失落的回到金潔的住處

金潔的外遇生活也告吹

雙方各自回到最初的樣子:金潔討厭茉莉的窮裝富樣,茉莉也受不了金潔的自甘平凡

然後茉莉的失落症狀更明顯,口中還是念念不忘她過去的上流生活

過去真的可以讓它過去嗎?至少在茉莉身上並不是

她最後在妹妹面前,還是選擇欺騙妹妹(說她已經準備要跟外交官結婚、要搬到更好的地方)

同時她也欺騙了她自己

他最後坐在公園涼椅上,說著「海爾以前...藍月這首歌......」卻怎麼想也想不起來

她想不起以前的生活,也回不去她從前的生活了

 

片中的茉莉其實並不笨

她其實一直知道老公似乎有劈腿

她也知道這種生活是不切實際的(畢竟她也念過大學)

但身為一名職業「貴婦」

她選擇欺騙自己,選擇相信自己的選擇

所以她麻痺自己大學沒畢業是對的

選擇相信老公送她名貴的手環代表愛她

茉莉也並不是一個米蟲

在她失落的這段期間,的確試圖重新振作

沒有錢和地位的日子,她開始回想一些她僅存的長才

她發覺她蠻有品味的,可以走室內設計,可是她忽略了她之所以能這麼有品味、眼光獨到

是因為過往的捷徑--「金援」的結果

現實中的室內設計師

至少要有學位

有學位、得要有錢,偏偏茉莉沒錢,只能先去當牙醫助理小姐賺錢

此外室內設計,得要由電腦操作

茉莉偏偏不會電腦,只能去類似巨匠電腦的地方一步步學

從中茉莉(或我們)似乎也領悟到一個道理--原來她的品味和仰眼光都是假的

一切都是「錢」給她這樣的生活

所以她之後去找那位外交大使,也只是「飲水思源」罷了吧哈哈!

 

 

典型的伍迪艾倫作品一定會有所謂的「大鍋炒」

本片先數落了上流生活

在一幕幕帶著觀眾同理,甚至認同追求生活的不同,不安於現實生活的正當性

在高潮處又賞了觀眾兩巴掌,嘲諷了一下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樣子

只能說真的被賞的好過癮!

無論你是一個務實主義,

又或是全然的理想型

骨子裡拜金,

又或是表面上的奢華

在本片都應可以得到些省思

 

另外想提一下本部片的用色

片名雖然是「藍色茉莉」

片中也理當可以呈現出茉莉在落寞時的那種憂鬱冷色調

但此片卻大量的運用「金色」

茉莉與她老公在初次見面場合用的白金長桌,

茉莉手上和頸上的金項鍊

在遇見外交大使的金色道路、他的金色車子

「金色」在片中似乎暗喻的金錢、上流的生活

金色貫串全片

也代表著其實我們生活中、乃至於我們心中都有一個上流夢

 

你呢?正過著人人稱羨的上流生活嗎?是否心中也有一個上流夢?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應該說編劇,時常在騙人

知道人們愛看電影

希望能從電影中奪回一點屬於自己理想的生活,在電影中做個夢

但巴黎電幻時代,卻不是在看電影

是在看每一個有夢想的人的人生

不管你是掙扎的、失意的、暫且得意的、成功的

它寫出了我們最真實的人生

 

巴黎與紐約,兩個印象中最紙醉金迷的城市

90年代,承接搖滾,那個虛無縹緲的電音世代

全片除了電音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特效配樂

讓我們最真實的貼近一個DJ幕前與幕後的生活

 

夢想究竟有多重?

2000毫克的古柯鹼?50瓶伏特加?10個女人?5000場電音派對?

片中的保羅從小便立志當DJ

「DJ,就是騎在音樂上的人」保羅如此說,

DJ是整場派對的靈魂,也氣氛節奏的主控者

我們對於自己的夢想總是有種說不出的魔力

家人越是反對,越愚蠢,我們總是越堅持

保羅也是,當初對音樂的熱誠和夢想,讓他組了個團cheers(天啊~竟然跟陳綺貞一樣的名稱哈哈)

DJ的生活少不了酒精,女人

但少年時期的保羅對於音樂還是有著崇高的夢想

我們看到即便他的第一個女有是一個羅敷有夫的女人,保羅還是在她要去紐約時想留住他

想讓她聽他的音樂

 

當然,在追逐夢想時

總不免跟同伴會有爭吵

總會出現外界的紙醉金迷

隨著cheers風格特殊,一天天的走紅

他們開始可以去紐約、芝加哥表演

然而他們踏的浪,叫做流行,而流行是隨時會改變的

保羅與他的朋友在派對上作風海派

以前認識的人通通免費,這讓派對的老闆頗為不滿

此外,老闆對於他們所堅持的車庫電音雖然喜歡

但也希望他們能稍微「跟上潮流」一點,撥一點「現代人」喜歡的歌

 

而保羅在一場場的電音派對下來,其實根本沒有賺到多少錢

要做的人情、要請的客、玩音樂所需要的成本、CD和PA台的費用、還要買菸買古柯鹼

漸漸的夢想,變得好遠好重

變得需要抽根菸,變得需要走出派對外嘆口氣

 

夢想究竟有多重?

他的歷任前女友們,各自有了家庭,結了婚

以前的朋友有的轉行,有的壓力太大憂鬱症自殺

當然,也有的成功(如當時一起出道的傻瓜龐克)

保羅周圍的世界一直在改變,「但你好像沒有」他的第一任女友說道,「你還在玩DJ」

是啊!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但這也正是最難熬的

在片中,我看到了保羅的掙扎

他何嘗不想要繼續玩電音?但生活的現實開銷逼著他被銀行凍結提款卡

沒有一個人告訴他堅持下去可以得到什麼

沒有人可以給他方向

於是他面對不了,他只能帶起耳機,一遍遍的挑選熟悉的黑膠,操作PA台

然後嗑藥,搞女人,

DJ的夢想讓他有了動力,也失了焦

一任任的女友受不了他(終究愛自己的音樂居多)

我想他會與這麼多女人搞上,甚至還去找前女友

其實都是尋求認同感的一種表現,又或許,其實他想從她們身上找回那一部分的自己

畢竟自己玩的電音,自己堅持的夢想,實在太難熬了...

 

電影分兩個章節呈現,故事的兩個主要地點是巴黎和紐約

幾乎可以說是潮流的尖端點,

全片讓耳朵幾乎泡在電音裡,

沒有特別的運鏡手法或意象描繪

但故事卻很厚

在當中,關於夢想的堅持是如此重,

在這個時代要談夢想談何容易

你要先說服家人、找到支持你的女友、還要有足夠的資金,要不就是捱餓的能力

然後要禁得起誘惑、學會看臉色、放聰明、適時阿Q委屈自己的夢想

這時的夢想,好重,好重

保羅一句「我沒有在記帳」在他失意時不斷出現

看了真的好有感

除了我也沒啥記帳的習慣(XD)之外

我想他想說的是,我沒有想這麼多,我只有夢想,也只在乎夢想

如此的理想主義,我們都有

也難怪在遇到一堆現實問題時,保羅會如此難以忍受

 

有些影評或介紹會說保羅逐漸迷失,沉迷在紐約和巴黎的紙醉金迷之中

這點我倒不同意

相對的,他一直殘破的堅持他的夢想

無論再怎麼窮,他一定會去放音樂

在別人面前,只提自己有做音樂(然後跟別人說現在用一個爛工作餬口)

他或許沉迷藥癮,身邊有不同的女人

但藥癮戒的了,女人也來來去去,甚至最後被迫必須要做業務員

但,畫面最後他還是去了電音派對

還是在重重的現實海中浮出水面,掙扎的呼吸了口夢想

我完全能體會保羅的想法

在理想主義症發作時

真的一切現實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是個討人厭的事(即便是記帳,呵呵)

我知道這樣很糟,夢想有時不能當飯吃,相信保羅也知道

但,沒有現實的夢想,才真的叫夢想,才真的值得付出,去追尋

隨著時間,我們會長大,知道相較於夢想什麼是現實

於是我們逐步地在試探自己的底線

找到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點

保羅也還在找,片中的最後他失敗了,

 

但我相信那是暫時的

 

至少在他最後看著一位女DJ時的那種表情

 

當然我不鼓勵抽菸喝酒嗑藥搞女人

我鼓勵不要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鼓勵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誰,想要什麼

我鼓勵永遠不要向現實妥協

 

致  那些被現實搞得遍體鱗傷,仍在為夢想打拼的夥伴們。

 

然後,這是我第二部有寶蓮艾特妮的電影

繼上一部的「東京未婚妻」

這次又看到她精湛的演技

無論是東京未婚妻裡那個淘氣,渴望成為日本人的法國女孩

或是影片中90年代那個一起瘋狂,陪著男友追求人生,到最後向現實妥協的女人

她總是能把當下的神韻詮釋的恰如其分

而且不得不提一下她的短髮,真的好適合她,好法國!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喜歡日本嗎?

喜歡日本文化嗎?

聽到日本,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鐵塔?和服?神社?新宿夜生活?築地市場?

若有機會,你會想要變成日本人嗎?

 

這是一部充滿「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風格的片子,應該說是他的姊妹作品也不為過

主角也叫做艾蜜莉、衣著風個也很艾蜜莉,時不時有正沖負效果的配色、幽默的口吻更像艾蜜莉

探討的主題是愛情

但在愛情的背後,是複雜的文化交織與衝突

 

故事設定的背景很可愛,我不曉得國外的人對於日本(或是亞洲)的想像究竟為何,畢竟自己是台灣人,和從西方看我們的角度畢竟不同

透過艾蜜莉的眼光,看到了一個對日本十分憧憬的想像

綠色的公園內乾淨的街道,老人們開心地跳早操

超市內老太太客氣的賣魚

鄰居親切可愛的孩子

擁擠的公車和電車上路人交雜的耳語

東京的一切對於艾蜜莉來說一切是那麼的美好,好像都在歡迎她

電影到這裡,呈現出艾蜜莉初探日本文化的興奮感

 

而她也夢寐以求的,遇到了一位「純正」日系男子--凜吏,她的法語家教學生

應該是那種日劇裡大家會尖叫的,

對你特別冷冰冰的,不怎麼說話的,感覺隨時會把你壁咚的,可以單手抓武士刀流血還在耍帥的那種類型

同樣都是20歲,一個浪漫的童話故事、異國戀曲就這樣展開

 

在凜吏的陪伴下,艾蜜莉開始認識了她所沒見過的東京

應該說,開始見識到東京男人是怎麼看東京的

艾蜜莉叫凜吏帶她去她最喜歡的地方,結果凜吏帶她到一個沒有任何風景的橋墩下(?)

去凜吏家看電影,不是看愛情片,喜劇片,恐怖片,凜吏家有的是一部部血腥的黑道電影

晚上不想太晚回去,凜吏於是帶她到歌舞伎町看成人秀(艾蜜莉傻眼的表情實在太經典了)

凜吏的爸媽在其面前的謙恭,背後的大吵,如此大的反差

種種的因素,我想如果是一個外國人一定會受不了

但沒辦法,艾蜜莉太愛日本了,她太想變成日本人了

太想到已經快迷失了自己

 

穿日本衣、試著品茶、上日文課、交了一個日本男友

我看到一個外國人盡力的想讓自己融入日本文化,想變成真正的「日本人」

然而,這一切都是表象,尤其是在越深入後,越難參透

凜吏很少表露出他的想法(或者說很少跟艾蜜莉談及他的想法),常莫名其妙就消失,

去參加一個神祕的組織卻又不跟她說

但艾蜜莉只有一個人,她不知道究竟這樣做對不對

究竟這種文化是不是她想要的(畢竟想成為日本人是她從小的夢想)

於是她迷失了,就像在新宿街頭,與凜吏走散了

也象徵著她自己迷失在東京裡

 

爬富士山對艾蜜莉來說是一個契機

經歷過差點掛掉的過程

她給這段時間的自己找到一個答案,或者說一個自己圓融解釋的方式

她認為自己有太多成見了,必須要放下自己,不要太從自己出發

所以艾蜜莉再給了自己一次機會,了解自己,希望再一次瞭解日本

 

但,正因為這樣,正因為將自己放下,所以她開始能比較客觀的看待她原先所鍾愛的事物,而非帶著「我喜歡日本」或「我就是想成為日本人」的角度

在凜吏那個神秘組織的聚會(其實只是「熱愛法國同好會」)當中

我想,連艾蜜莉自己都沒有察覺到

她最自在分享的,是比利時的啤酒

整場聚餐,她似乎變成了歌舞伎,表演給全場的「同好」看

對艾蜜莉來說當然很不是滋味,但,凜吏卻很開心,因為讓他的朋友喜歡,給足了他面子(?)

 

於是艾蜜莉下了註解,我非常喜歡的註解之一:

「這不是非黑即白,誰是誰非的世界

一切只是無常,

日本人感觸良多,卻不善表達。」

就像後來他們去離島泡溫泉

凜吏看著前方的海說:「哇~這裡的海浪好大喔!」

但鏡頭帶向海,卻一片平靜

呵呵!正是日本人的心態寫照啊

內心明明波濤洶湧,表面卻謙恭有禮,若無其事

 

一切的大男人主義、自尊、情感

都不能,也不會隨意表達出來

在待人接物上必須謙恭,女人要靜,要守著男人,壓抑,

這便是真正的「日本文化」

 

見過這樣的文化後,更讓艾蜜莉困惑了

她心理不能習慣凜吏對她好的方式

不能習慣凜吏一講錯法文就一直跟她說抱歉

不能理解凜吏想走就走,突然就會消失,也不對另一半做解釋

而一切在凜吏跟她「求婚」時達到最高潮

 

這真是我見過最爛的求婚XDDD

 

坐在完全沒裝潢的餐廳內,拿出戒指,然後對艾蜜莉說「妳願意嫁給我,跟我結婚嗎」?

這時的艾蜜莉,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自然不會接受這麼隨便且大男人的方式

但看到凜吏的反應,又不想傷她的心

於是說出「那我們結婚前先訂婚」

 

訂婚對於艾蜜莉來說,是個緩衝,也是喘氣的機會

而凜吏家代表的日本大男人主義則隨時出現

時不時叫艾蜜莉辭掉工作,嫁給她

凜吏媽媽若有似無的暗示她結婚後身為一個「日本女人」所要扮演的角色

幾次想提分手,但就像那隻纏住她舌頭的章魚一樣怎麼也說不出口

而且凜吏確實在「某些時候」對她真好

 

影片後幾次的象徵手法明顯

凜吏拿出柿子問艾蜜莉:「你願意為我吃顆柿子嗎?」(你願意為我犧牲你自己嗎?)

艾蜜莉在和凜吏做愛時脫下和服(脫下表面的日本)

看到鏡子內裸身的她(真正的自己)

 

於是她說出了影片中最大的關鍵點:

我怕他把我當成法國,而我把他當成日本

 

延伸的意義自然是

艾蜜莉怕凜吏喜歡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對法國(異國)文化的熱愛

也怕自己喜歡的不是凜吏這個人,而是那從小就崇景的日本文化

只是比起凜吏,在體會過日本文化之後

似乎了解了真實的日本社會

日本對她來說,不再那麼的迷人

 

片末用311大地震來結合

一場地震,搖碎了日本表象的虛偽

也搖醒了艾蜜莉想成為日本人的夢

在面對周圍的人(包括凜吏)不斷跟她說「沒關係的,日本人的事情就要由日本人承擔、解決。」

原來,她始終被當作外國人

無論她再怎麼努力,

還是改變不了根深蒂固的我族主義和排外文化

 

片中凜吏的家,其實就是日本社會的縮影

女人在日本的家庭中幾乎沒有聲音

另一半出門不需要跟她解釋什麼

回來要把東西都整理好、放好

男人坐著,女人要站著

凜吏是這一個世代日本男生的典型

留有上一代的大男人主義

卻對未來感到迷惘

忽冷忽熱,生活捉摸不定

時而孤僻,時而表現的謙恭有禮

鮮少關心對方(艾蜜莉差一點在富士山死掉的隔天,凜吏開車接她時竟打斷她的話,先插話等一下要去見父母,只後也沒有再問昨天她發生什麼事)

只會用自己覺得的方式對待另一半(而且不覺得哪裡不好或有問題)

我想,若不是艾蜜莉真的太喜歡日本

太想成為日本人

大概也撐不了這麼久

面對愛情,她終究了解到她所喜歡的是什麼

面對日本,她也了解到真正嚮往的是什麼

畢竟喜歡日本文化,跟成為日本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至少對艾蜜莉而言是如此

她始終無法,也不願成為日本文化內的一份子

 

非常有趣的一部片

用愛情來串連,探討著表象文化內的真實

我想,不僅是日本,其他國家也是一樣

我們總會憧憬成為哪國人,過著別國別人那樣的生活

然而我們所看到的,所喜歡的

都是他國給我們的表象,或者說,是透過我們自己眼光所看到的「那個樣子」

巴黎真的浪漫嗎?美國真的自由嗎?英國真的崇高紳士嗎?日本真的迷人嗎?

那到底我們所想要的,真的是那樣嗎?還是我們所喜歡的只是我們想像的「那國的樣子」?

 

然後,真的很喜歡片子當中用「艾蜜莉」的方式的帶說

無論是呈現主角內心時那個武士道

時不時懷疑凜吏是黑道的小幽默

被生章魚纏住舌頭

做愛時想投入卻感到困擾於懷疑的表情、肢體動作

以後應該會有一種電影模式,叫做「艾蜜莉式」或「艾蜜莉系列」吧,我想:)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曾想過一件事

如果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

我們今天所說的話,

所想的一切事務與想法

只是為了不要寂寞

那麼這樣子的寂寞是否更令人難耐?

 

麥克是在1960年代住進了精神病院

這個年代對於精神病患、同志、黑人等可沒有在談什麼人權

同性戀還列在DSM手冊上

精神病患還是被集中在一間慘白色的病院裡,等著一連串的藥物和解剖研究

通篇電影隨處可見寂寞在呼喚

打從一開始,在格林醫生說出他沒有看過麥克的病歷

一切的故事便開始,也一步步朝著麥可的計畫中走去

不得不承認

在看到勞倫斯醫生最後其實只是因為親姊姊中風才突然失蹤

其實內心是有一點小失望的

畢竟在看之前的電影介紹,感覺比較像懸疑片

但一切就在麥克吃完巧克力之後急轉直下

看到這裡不禁讓我慚愧不已

我跟格林先生一樣,在得知真相,或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

對於身旁的一切竟毫不在意,陌然忽視

然而這卻是事件的關鍵,我跟格林先生一樣,都搞錯重點了......
 

其實打從一開始,麥可就想要自殺

死在這一刻對於對於他來說,是唯一能夠掌控的一件事情

就像他對格林先生咆嘯的一樣

每天吃這個藥、做這個運動,放風一小時「就一小時!」他刻意強調著

每一位無論是護士、醫生、志工等等,進來看他時,都已經先閱讀過病歷

因此在看待他時不禁上了一層框架

其實即便是現在,我們也很常這樣

教育端在接觸孩子之前,我們便先查閱他過去的紀錄

醫療端(尤其是精神病)便去查他過去的病史

罪犯在應徵工作,就去調閱他的前科

我們有給過他們一個機會嗎?或者說

我們有給過自己一個機會好好去認識一個「人」?

當我們認識一個人之前,能不能拋下既有的成見,單純的「認識」一個人?

 

再回到「憂傷的大象」

麥可太寂寞了,通篇電影一直往寂寞裡推

只是就像前述,在觀影的當下是期待一部「懸疑片」

也許我也犯了錯,帶了成見在看這部片呢

麥可所撒的謊,所做的一切,源自於他的寂寞

他渴求母愛,但他是母親在南非巡演時風流生下的多於產物

有記憶以來,母親從不把視線放在他身上,從不關心他

他是那麼的單純,想要愛,想要被關心

得不到母愛的他轉而投向爸爸的懷抱

但在一次與爸爸至非洲草原狩獵時,他親眼目睹一頭大象被射殺

如此溫馴的生物就這樣慘死在他眼前,對於年僅8歲的麥可來說是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而從這裡,我們更可以得知母親對於麥可的忽視與冷漠

也許是麥可心理縈繞著那頭大象,久久不去

但是身為母親,竟然認為孩子或許是愛大象而已,反而買了一隻大象玩偶給他當作玩伴(而不是陪伴他好好紓解心中的傷口和寂寞)

甚至在母親自殺前

口中所在乎的,竟然只是因為唱錯三個音...

 

從麥可的口中說出來,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

「你以為她死前會對我說什麼?我愛你?對不起?都不是。她口中唸著的,是唱錯了三個音...」

我能感受到麥可的痛苦

連自己母親在臨終前,都從她身上得不到任何一點關愛

可見他從來沒有被放在心上

他是多麼地想要得到母愛,以至於在母親斷氣前,他就跪在母親旁唱著大象之歌

我想,這或許是他表達愛和想要被愛的方式吧...

 

「大象」在本片中,自然有著隱喻

他代表麥可的純真,代表他的心靈,代表他對這世界的看法,

大象之歌的「象鼻」法語為「欺騙」

大象的眼淚則象徵那種得不到關注時最真誠的痛

整片中,麥可多次說謊,

一下子說被勞倫斯醫生性侵

一下子又把勞倫斯醫生假想成像幻想對象

多次誤導格林醫生

但後來想想,是要經歷過多大的寂寞,這是要經歷過心靈奪大的創傷?

在他(大象)的眼中

所有人其實都是虛偽的

「我雖然瘋,可是我並不是傻子。」

他看穿了格林醫生跟彼得森護士之間的情感

看透了勞倫斯醫生表面上再怎麼說「愛」他,實際上也是醫生用來醫治病患的另一種「醫病關係」

他得不到關愛,得不到尊重,更得不到生命中應有的自主與自由

因此他在與格林醫生一開始便立下的條件:

1.不准看我的病歷:不要再帶有成見的看我

2.我要吃巧克力:我想要自殺(當然格林醫生一開始不知道,還天真地以為勞倫斯醫生會沒收他的巧克力只是減少他的增強)

3.派特森護士不准介入:把這間醫院唯一關心我的人推開(也許他想要追尋的自由已經不是再多的關愛可以彌補了...)

於是當最後格林醫生得到勞倫斯醫生的下落,不疑有他的拿出巧克力

一樁平靜而沉痛的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反觀這間醫院的所有人,沒有一個比麥可還要真誠

格林醫生身為兼任院長,卻自認不太像是心理醫生(他說過通常他都是坐在辦公室內的),醫生只是世人對他虛偽的代稱

他對於前妻彼得森護士的愛,卻因為孩子過世而造成誤解,心中仍關心著對方,只是選擇欺騙彼此,也是虛偽

對於自己現任的家庭,他不愛現任老婆,老婆其實不喜歡小孩(只是為了要維持跟格林的感情而勉強在姪女面前煎了煎蛋),

他卻騙自己只要把姪女跟她關在一起,老婆就會比較愛孩子

因為要質問病患而不回家過聖誕節也是個藉口,

這一切的人生,格林醫生用他所謂的「院長」來鞏固著

但這是如此脆弱

在面對麥可時,一切違心的舉動與表象不攻自破

更讓我想到,也許格林醫生平時身邊盡是些虛偽的人,恩,我們所謂的「正常人」

而當他遇到一個說真話的,我們所謂的「精神病」時,這一切的虛偽才真正顯現出來

 

而當派特森護士難過地抱著已經斷氣的麥可時

同樣激動的格林醫生說出了句「抱歉......原諒我......」

我想他除了對麥可說,也在對派特森說,更是在對過去的自己說

於是,他們兩個因著這件事情,生命得到了救贖

 

初次看到加拿大這位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的演技

天啊~完全征服我

他把一個高智商的精神病患演得恰到好處,

空虛的眼神,不浮誇的寂寞感,絕望感

鏡頭多次特寫他的眼睛,多半是仰視角,

看著平時高高在上的院長,卻沒有任何一絲畏懼與不滿

就這樣憂傷地看著

這眼神在我睡前還不斷縈繞在腦海裡

 

也許我們跟麥可一樣,

都只是想要有人可以說話,可以被重視,被包容,被愛

有一個自己的歸屬感、存在感

越快速、越繁華的社會

我們面對著越深的寂寞

表象的誇讚,地位,更快速流動的資訊讓我們在還未見面前便可探清對方

但越看不見的,是這個人,是心靈,是憂傷而寂寞的大象

 

你願意聽我說話嗎?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把這一部片歸類為精神病理學的一部佳作

拿它來分析完美主義

或者是思覺失調、幻想等等

但我認為這一切都違背了導演當初的用意了

如果要拍這種片

大可以像隔離島一樣圍繞著主角的整個幻覺

或者嵌入更多的驚悚元素來製造那種緊張感

但看完這片,我想導演把一部最絕美的藝術用黑與白的方式,把人性完美的呈現在觀眾眼前

 

「公主從小就遭到詛咒,囚禁在白天鵝的身體內

唯有找到真愛才能破除詛咒

於是有一天她遇到了王子,正當兩情相悅之際

魔王卻將它自己的女兒化身成黑天鵝,搶先一步誘惑王子

傷心絕望的白天鵝,於是選擇了自殺

但,她卻因此得到了自由。」

影片一開始便藉由勒洛伊這位花名在外的舞鞭述說這則故事

而整部電影便是這則故事的真實寫照,主角間發生的一切也依著天鵝湖的劇本走

唯一不同的是天鵝湖這支舞的定位:是要由「同一個人」來扮演「不同的兩種天鵝」

妮娜從小被以異常嚴苛的方式管教著(從她吃的東西,每天規律的作息,一點點的受傷母親便異常敏感)

妮娜對於母親來說是一個錯誤

她是她最寶貝的女兒,但因為她,母親放棄了她最愛的藝術事業

母親對他的「恨」與「愛」轉變成了一種嚴苛與神經質

只是妮娜身處在當下,只能透過某種方式(如摳抓)來紓解,

對於芭蕾,只知道練習練習再練習

一生只以成為天鵝湖中的第一女主角而活

這樣律己的完美主義,生活的方式

讓她對於白天鵝這個角色駕輕就熟,

但,完美主義並非「完美」(我們從勒洛伊口中應該也可以得知)

對於黑天鵝,她少了女人的「魅力」,不夠發自內心,不夠有原生的野性,勾引不了人

繁瑣且精準的練習,生活又缺乏刺激

讓她始終駕馭不了黑天鵝這個角色

(有點像是歌手用了很多高超轉音的技巧,卻感動不了人,原因正是過於制式化的練習讓我們聽不到情感)

 

但其實,她並非沒有,只是被藏起來

自尊心及嫉妒感驅使,讓她開始產生了心中黑暗的一面--黑天鵝妮娜

 

片中有好幾幕白色的妮娜跟黑色的妮娜四目交接

都是在一個人的時候

導演多次用鏡像法,點綴出妮娜為了追求完美而展現出的黑暗面

隨著登台日子一天天接近

黑色的妮娜出現的頻率、時間也越來越多

透過妮娜偷竊、自慰、嗑藥、翹家、與莉莉的雷斯邊性幻想(想當然這些在極為保守嚴苛的妮娜家中是絕不被允許的)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被壓抑到極致的人格最終的大反撲

這樣光憑娜塔莉波曼的演技,導演也許還不過癮

更具象化的讓妮娜身體出現出黑天鵝的象徵來呈現

虛實交錯,讓我們更可以從傷口、黑羽毛、血中感受到那顆被壓抑已久的靈魂

 

其實對於妮娜來說

最後變成的黑天鵝是挑戰,更是種釋放

這也是我不喜歡把他歸類為精神病理學系列的電影

歸類為「病理學」

就代表她有「病」,需要被「治療」

但我們深知,若要演活黑天鵝,就得要變成黑天鵝

妮娜超越了他自己,完美的讓黑天鵝從她的體內誕生

雖然舞鞭用的方式當然包含自己的情慾

而莉莉的出現也催化了黑天鵝的誕生

但不可否認ˋ的,正因為這樣,才成就妮娜完美地站在舞台上,接受眾人的喝采

 

影片最後呈現的方式簡直就是本部片的濃縮精華

卻又極為鏗鏘有力

扮演白天鵝從沒有失誤過的妮娜竟然嚴重失誤

導演背後想告訴我們的當然是「妮娜」已經不再是那個單純的白天鵝了

在白天鵝最後登台的旋轉中

莉莉(她較勁的對手,黑天鵝的催化劑)、勒洛伊(妮娜成就感的來源)、觀眾(夢想、壓力源)一一出現在她眼前

於是她倒下,倒下的那一刻,罪惡感和羞辱感增加了黑天鵝的誕生

當她在更衣室內

我想真實的情況是追求完美與慾望已經完全站滿了自己

所以黑天鵝就此誕生

而當她表演完黑天鵝,得到前所未有的掌聲、肯定,連原本最有可能的對手莉莉竟然也出現大力讚揚她

(且莉莉這時又穿回了白色的衣服,更確定了真正的黑天鵝其實是自己)

於是她為了成就完美

完全地融入這個角色最後的下場:死亡

在這一刻,故事結束了,妮娜自由了,黑天鵝與白天鵝都因完美而釋放,得到解脫

 

本片運用「天鵝湖」這部芭蕾劇的故事來做經線

妮娜的轉變來做緯線

透過天鵝的黑與白隱喻心靈的黑與白

藝術的完美,需要技術(白天鵝),也需要天分(黑天鵝)

某種程度上均能駕馭兩者,才算臻至完美

記得藝術家們常說「能夠死在最愛的舞台上,是何等光榮且幸福的事。」

我想妮娜做到了,她掙脫母親的枷鎖,達到莉莉的魅惑,駕馭了勒洛伊與所有觀眾,也征服了她自己

 

孟子有性善說

荀子有性惡說

黑天鵝則告訴我們,人總存在著善與惡,

或許藝術使然,

又或許是環境影響,成就感,挫折感的驅使

你認為呢?在你心中,是否也藏著一隻黑天鵝,等著被釋放?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部讓我在腦中思緒旋個不停

卻不知道該怎麼下筆紀錄些東西的故事

只能看著電影

對於佛斯特所談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頻頻點頭

也讓我們在故事(訪談)之中

看到了不同角色間的矛盾與共同的空虛和寂寞

 

先來談記者、同時也是這部電影得以問世的重要作家利普斯基的寂寞

由傑西艾森柏格飾演的利普斯基

相信常看電影的觀眾們應該都不陌生

最近這位講話頻快,多說幾句會讓人感到有壓力的奶油小帥哥

近年來出現在銀幕上的機率大增

從社群網戰

到最近當紅的出神入化1和2

只能說他的演技和特色

真的很適合去詮釋這樣記者的身分

在片中利普斯基除了是記者,也是一位作家

這也是故事之所以會精彩的一個地方

正因為他是作家

所以面對一位文壇新星,自然會比滾石雜誌社內的其他人還要來的感興趣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爭取要訪談的原因之一

利普斯基從影片中我們可以得知

他亟欲想要成名(去訪談還帶著自己的書,想沾沾光)

對自己沒什麼信心(從未閱讀過書籍的他竟只因為一份報導而大肆批評佛斯特)

其實很像我們一般社會大眾的寫照

曾幾何時我們想要的生活

跟現實有落差

而當那份落差的夢想以某種形式出現在你面前

你會選擇去欣然接受?祝福?抑或妒嫉呢?

我想在這趟旅程出發前,我們都是利普斯基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夢想工作的當下

卻又私底下在生命的某處,細細經營著夢想

雖然孤芳自賞對於作家來說或許是種必然,但還是有某種程度想要分享給大眾知道

想要被崇拜,想要擁有自己無拘無束的生活

因此他的那種嫉妒和寂寞,是可以被了解的

有趣的是,這些潛藏在我們內心中的表象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是看不到,甚至感受不到的

唯有親身經歷一段與自己十分不同的人生,才會有所感

 

再來談佛斯特華勒斯的寂寞

他正好與利普斯基相反,他極度渴望的,利普斯基都有

俊帥的外表,女友與情史,平凡的工作

佛斯特先天就不善於社交,而寫作,是他唯一感到有自信,且可以跟社會溝通的方式

這種孤注一擲的空虛及無力感在片中大量的呈現

於是因著他的文筆,出版了「無盡嘲諷」,他爆紅了

甚至世人將他歸類為「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空虛和寂寞

佛斯特的例子恰巧呼應了現代主義的特徵:「疏離」

正巧佛斯特的書講的一部分也是疏離

但卻造成的反效果:佛斯特寫書,想排解那種疏離感,這是他對世人的一個呼喊及呼救

但隨之而來的成名,卻反而將他推向更深一層的疏離和寂寞

成名後的生活是否真的那麼的空虛?

每天不停的專訪,講著重複的內容,暢談一千次、一萬次重複的理念

開始有人觀注你,卻是因為你的書

開始會去想「我應該要表現出什麼樣子」

連「做自己」都要刻意地被營造

到底在「世人面前」的「做自己」是什麼樣子

突然間一切的風景變得不同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佛斯特吃漢堡時,利普斯基看到佛斯特挑掉酸黃瓜,又按下了錄音鍵

佛斯特說了一句經典的對白:「連只有我媽知道的習慣,現在也要讓全世界知道嗎?」

 

弔詭的是

之所以這本書會紅,是因為佛斯特把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自己給放了進去

但紅了之後,做自己突然間就變得很刻意

佛斯特很討厭這樣的事情發生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討厭,討厭因為一些現實而改變,討厭那種虛偽的,不真實的自己

但若不做自己,就不會有這本曠世鉅作,世人就聽不到自己的寂寞

看到這裡真的心有戚戚焉

佛斯特、利普斯基,和我們

某一部分想要紅,想讓別人看到

但某一部分卻想極力保有自己的隱私,不想要讓別人知道

更不想因為紅而改變原本一切的生活

我也會向佛斯特這樣子,需要朋友,但卻時常把朋友推開

因為有太多的時間我需要自己一個人,沒辦法忍受24小時全部在說話,全部跟朋友混在一起

但一個人時,卻很想要有朋友來關心,

也許有人會說「那你就自己去找人聊天啊!約出去啊」

很抱歉,我跟佛斯特一樣

想要被別人關心,卻十分被動,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空間來料理自己的寂寞

也許在某一程度來說我該佛斯特一樣怪吧呵呵

但同時,我卻得到了一個心靈的慰藉:原來這世界上也有跟我一樣想法的人

 

兩個角色之間的對白也是本片的重點之一

因為嫉妒,所以利普斯基一直覺得佛斯特不真誠

因為對方是記者的身分

佛斯特一直對於利普斯基保持一種距離

我想佛斯特的內心其實是渴望跟利普斯基做朋友的

否則他大可在第一天就讓利普斯基去住外面的飯店,而非將他留在家中

他太寂寞了,想要跟一個人分享

無奈這個人的身分是記者,他十分擔心跟他掏心掏肺之後

回去的他會怎麼樣被社會檢視

這種不安感又促使的他處處防備

我們是否也會這樣(至少我會)?

有時候只想要對一個人說出心聲

想要讓這個社會更加了解我

但卻在說的當下,或說完之後十分後悔,因為不知道,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和解讀

我相信若今天利普斯基的身分不是記者,也許這一切會不同,也許今天的佛斯特仍然健在吧

而佛斯特的自殺,當然讓利普斯基留下遺憾

也藉由他的錄音,道出了這位大師的寂寞

 

曾經我看到知名歌手黃小琥的一段訪談

當主持人問她說你最討厭的事情是什麼

她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現在最討厭的就是唱『不只是朋友』」

艾美懷絲在爆紅的後期,也有幾次拒唱「back to black」

身為觀眾、粉絲的我們,當然希望能夠聽到,讀到所謂偶像最輝煌的一曲或一章

但這正是這些寂寞的人所發出的呼喚:

到底我們是喜歡地的作品、還是喜歡她這個人?

當一切都沒有了,我們仍然願意跟她們對話嗎?我們仍然會喜歡她們嗎?

當他們因為寂寞而透過作品表達心情,卻因此爆紅

我們是否能從作品中讀懂他的寂寞?還是像其他的粉絲一樣,只是一味的要求這些名人一遍又一遍將他們最燦爛華麗的寂寞呈現給我們呢?

 

謝謝利普斯基,謝謝你對佛斯特這五天的真誠,讓世人更了解到無盡嘲諷以外的佛斯特

謝謝佛斯特,讓我(或我們)知道,我們孤獨,卻能夠讀懂彼此的孤獨,即使你現在在另一個世界了,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平行時空,你和我們這群孤獨的人,能相聚,分享這種寂寞。

然後,我們便不孤獨,不寂寞了。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標題不陌生

就是太陽花學運的主軸

不管你同不同意太陽花學運的做法

但你不能否定一切的初衷

 

看完本片

有許多的地方與學運互相連結

都有一個會說謊的政府

都有一堆過去被灌輸的,要乖乖聽話的教條

都有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政府都賦予人民「恐懼」

因為恐懼,所以無助

這時候獨裁政府再伸出號稱救世主的雙手

去剝削、打擊、殲滅那些異議分子

片中將這些人顯影化:黑人、同性戀、不同宗教者、少數族群等

試圖透過最強烈的霸凌與凌虐

再用合理化的藉口(片中是借用天主教的名義)

畢竟是電影,強調了人們在極權政府統治下的憤怒

在現實的生活中不會有那麼大的絕對

但這正是我要說的點

 

太陽花學運創造的

除了顯而易見的大選結果之外

還有更多的是激發出了我們年輕一代對於公共政策的討論

我們可以不認同太陽花的作法,甚至可以否定其理念

但是,因為這場學運,我們都不知不覺的參與了政治,試圖在有限的知識內拼湊、討論問題

我們開始要求透明化,許多的意見也開始透過網路而公開

民意代表質詢首次直播

公投的適當性,還有之後的罷工,勞權、教改...

台灣正在改變當中,你看到了嗎?

 

然而,這也是我要提的,一個沒有改變的部分

我們太容易、太習慣把一個人貼上標籤

因為貼上了標籤,代表著我們可以加入屬於另一個圈圈的「安全港」,一種歸屬感

可以「免於恐懼」

但因為如此,這個標籤也順便把我們面對真理的雙眼給貼住了

於是

國民黨所做的任何一切都要反對

而反對的人就一定都是民進黨,統稱泛綠

很快的我們又造成了藍綠對峙

很快的我們完全失去了理性討論事情的意義

 

今天在雄三飛彈誤擊漁船一篇新聞的留言下方

我竟然看到了有人留言:「依據傳統,死者的姐姐都會出來選立委」

且這句話竟然被按了將近50個讚

試問,這個好笑嗎?

你在打下這留言時,有想過你在開一條人命的玩笑嗎?

當我們要追的一個真相,到頭來只變成了你們口中所謂的「政治考量」

只會把一切劃分「藍與綠」

那麼你有什麼資格在那裏高喊民主萬歲?根本就是被政黨操作了你全部的思想罷了

 

回過頭來,其實大部分的國民黨員,我相信也都是善良的

他們辛苦的建立這個世代,也參與過台灣正萌芽的時期

民進黨之前執政八年,陳水扁的確很多地方都讓人失望,包括犯罪

 

我要說的是

越是艱困、複雜的環境

我們守護的東西也才越珍貴

片中守護的是民主,是自由

在我們的社會中亦然

「人民、領土、政府、主權」

公民課本中國家發展的四大要素,從來就沒有政黨,從來就是人民擺第一

在討論一個議題,甚至一個重大的案件或決策時

能否不要一味的將貼紙往自己眼睛貼上

不要落入同溫層在那裏成為兩造吠聲的其中一鳴

理性的看待,討論與解決問題,好嗎?

 

回過頭討論本片

最主要的核心價值便是自由

片中強烈的傳達一個訊息:理念不死

我們的肉體會老去

但精神常在

V怪客從一個國家生化案件中發跡

原本一心想報復,轉而對這個國家體制的不信任

很明顯,V怪客的角色設定,就是個革命家

而娜塔莉波曼在片中所飾演的艾薇

則象徵工人平民階級的我們

我們在生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過不平的對待

超時、黑箱、不公義的體制、不正義的壓迫

但我們在面對要真的「改變」時,當然會像艾薇一樣

會害怕、會懷疑,害怕改變,懷疑不穩定

這都是正常的,

但就像我之前提的,這些外在的因素,這些困境

則越能顯現出真理的可貴

我們可曾幾何時拋開世俗的眼光,拋下政黨色彩的包袱,放下恐懼,單純地看待每件事情是「對」或「錯」呢?

 

片中也用了許多的象徵

V怪客在出場時的那般華麗卻又荒誕、可笑

就好像我們一開始在看待革命家的方式

覺得無俚頭、匪夷所思

但也就是這份執念外帶幾分傻勁,一切的改變才會發生

包括V怪客最愛的柴可夫斯基1812號序曲

這是條戰爭之歌,柴可夫斯基又是名愛國音樂家

他既象徵V怪客的愛國,也象徵他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愛國

極權政府的領袖名叫「蘇特勒」,很難不讓人聯想「希特勒」

連他視訊罵屬下的那張臉都十分近似希特勒在飆人時的樣子

還有極權政府的象徵標誌是英格蘭國旗,只是白底換成了黑底

諷刺的意味顯而易見

面具一般而言象徵隱藏,在本片中卻是保護,也是卸下

他保護我們不受恐懼的威脅,卸下被操弄的雙眼

於是人人戴起面具

V怪客不是一個人,他是你,他是我,他是一個理念

而理念,永遠不死

 

看完本片,反思臺灣

臺灣需要進步,

但在進步的同時,不要讓輿論或政黨蒙蔽了我們的雙眼

勇於看清楚真正的道路是什麼

不要成為少數既得利益者的工具,成為民粹

不要成為任何政黨的代言人

人民才是主角,人民最大,這才是民主的真諦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V怪客

 

我收到面具了,你呢?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戀銅鑼燒》
日本人在處理任何事情本來就比較細膩

在這部電影中更隨處可見

戀戀銅鑼燒運用了非常多的對比手法

悄悄的帶入我們生活中一直忽略的社會議題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