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討希區考克的作品

我們首先要先了解類型電影裡面的一門類別-驚悚片

有別於恐怖片或現在的鬼片

驚悚片涵蓋的範圍較廣

但卻不如鬼片那樣單純地以非人類的物種或外星生物嚇人

驚悚片的脈絡多半與人有關

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信任,衝突,威脅等

故要達到這樣的效果

必須能夠「真實的發生於人類生活中」

亦即它是要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

可以看到著名的驚悚片

不會在一個外太空或墓地等地方作為敘述主線或主要場景

因為一般人根本不會去那裡,或在那裡久住久待

驚悚片的取景來自於尋常人可以碰到的事物

同樣的

片中裡面的角色設定

也不會是向佛萊迪,傑森,鬼娃新娘或貞子

而是我們身邊的人,哪怕是最不重要的人或平時反差最大的人(溫柔的老師,和藹的鄰居)那樣最好

當影片給人一種「原來我在周遭也可能發生啊!」或是「原來他也有可能做這種事!」

那麼代表這部驚悚片便成功了

 

我們可以看到希區考克在處理驚悚片的元素上

有一些重複性的特點

他特別愛拍樓梯,光影

(在黑白片時代的光影格外重要

它代表著一個角色內心的想法

觀眾也可就光影的變化去推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而產生互動性)

(當其變成彩色片時,反而光影表現不出那種效果,觀眾的參與感便降低,可預期性變差,會給觀眾一種莫名的錯誤期待感而衍伸為難看或看不懂)

除了樓梯和光影外

還有一些尋常人會碰到的事物

例如著名的「鳥」便以最常見最溫和的生物著手

還有浴室,床,門,窗戶及窗櫺

他成功處在於透過這些尋常會碰到的東西

賦予他們另一層恐怖的意義

而非像鬼片一樣用音效或特效單純嚇人

 

以下將按著故事主線,從中歸類希區考克安排的驚悚點及分析相關人物及劇情:

本片為希區考克早期的作品

瀰漫著舊時代莊園的氛圍:樹林、氤氳、莊園、車道、朦朧的月光、盤纏的樹根,瀰漫著陰森的氣息

故事採用倒敘法

第一景敘說他們相遇的過程:女主角只是個管家,溫特先生是一棟莊園豪宅的主人

導演的魅力在於他會從平常的事物中搜尋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元素(即便第一景安排的元素還很陽春)

我們可以得知在溫特先生第一次約女主角出來談話時

原本是十分浪漫的風景暢聊

卻在女主角提到「溺水時」,男主角好像中了箭一樣,轉身掉頭就走

也為之後的故事鋪梗

【驚悚點一:曼陀麗莊園的不安感】

一進入曼陀麗莊園之後的氣氛便不一樣

空氣都變得冷冽

開始下雨

與原本一開始的場景有極大的不同

管家丹佛斯太太的態度十分不友善

甚至對新來的女主角帶有敵意

希區考克特寫兩個人的臉

一驚慌,一冷酷

伴隨著不懷好意的招呼近乎沒有表情

話語中透漏著「西廂房是以前夫人rebecca的臥室」、「擁有最美的海景」

言談之中透漏著種種神秘感

希區考克還擅長用人與人之間的言語加深事物的神秘感和複雜性

簡單幾句話,便把這部戲的重點場景「西廂房」給勾勒出來了

 

【驚悚點二:幾近完美的前女主人Rebecca】

本片中常看到光影

投映在女主人臉上的光影

還有窗戶倒映在地板上的窗花菱格,高聳的玻璃帷幕

相呼應的是房間本身的神祕感及潛在的威脅

全片雖然沒有出現「前德溫特太太」

房中卻一直有著得溫特太太過去種種的事情

彷彿她現在就還在這裡一樣

(像鬼魂一樣,陰魂不散)

而丹佛斯管家就像是得溫特太太跑出來嚇人的代名詞

一動一靜都好像鬼

從老公溫特先生的姐姐和姊夫的言談中,更加拼湊出「德溫特太太(Rebecca)」這個人、他的樣子、興趣及周遭的人與他的關係(更厲害的是他從來都沒有現身過)

連無意間拿到的手巾都是Rebecca的,這樣的安排都來自於我們切深生活中(是可以想像到)的

 

接下來談談女主角的內心

當一開始得溫特先生想要娶女主角的時候

如醜小鴨遇上王子一樣,如此夢幻而不真實

而身旁的人也對這一刻感到詫異

但隨著她來到曼陀麗莊園

漸漸的他感受到了得溫特夫人Rebecca的影子

她不知道該如何在這個家擁有地位

她不知道這樣做她自己會不會讓得溫特先生開心

因此在聽到Rebecca生前是最美麗的女人同時

她也想要變的跟她一樣

希區考克在這邊更進一步探討人心

可怕的並不是惡魔本身

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比較

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女主角內心的不夠有自信

及想要變成丈夫心中理想型的女人(單純的人(女主角)在環境的影響下也會變得有心機,這是人性的恐怖點)

 

其中一幕,女主角偷偷跑進了傳說中的西廂房

希區考克把人們小時候會害怕的記憶之一:偷偷跑到不該跑到的地方一窺究竟

那種興奮、緊張,卻又怕被發現的那種一步一區的刺激感

從片中給喚醒了出來

觀眾也隨著女主角的心情忐忑

一方面在心裡吶喊著「快離開!丹佛斯太太就要回來發現了!」但另一方面卻也非常好奇這個西廂房竟就為何方神聖

 

好奇心及忌妒心驅使下

女主角急於想要證明自己也是家中的女主人

想要男主角認同他,想取代re在家中的地位

他央求溫特公爵可否能重辦舞會

處心積慮準備當天變裝舞會最美的服裝

丹福斯太太故意陷害她-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建議她裝扮成re過去曾經扮的樣子

惹得溫特公爵大發雷霆

(希區考克在這裡比較仁慈,雖然描寫女主角的心機,卻是用可愛的方式,也讓人可以同理她為何這麼做,算是他鏡頭下最善良的人物)

 

同時那一夜發現了rebecca的船隻,裡面竟然有她的屍體

這下子之前說認屍的丈夫溫特公爵嫌疑最大了(你之前就說你在一個海灘上認出屍體來了,怎麼會現在才找到真正的屍體)

而溫特公爵也在女主角的逼問之下說出實情

(以下是目前溫特公爵的自白):

Re是一個冷酷的蛇蠍女,年輕時的溫特公爵起初也為她的外貌及聰穎所著迷

但卻馬上發現她的邪惡

他欲擺脫她,卻無法放下或面對一個大公爵在結婚沒幾天就要離婚的糗事,他和曼陀麗莊園的聲譽也會受影響

於是re便拿著他的權勢和他的懦弱來威脅他

她與溫特公爵立下約定:

在外人面前她扮演著一位嫻淑的女人

但實際上背地裡卻是處處恐嚇溫特公爵

在事發當晚,re與溫特公爵在小屋中談判(re原本是要等她的情夫-她的表哥)

而他又用懷孕等方式詛咒,激怒脾氣原本就不好的溫特公爵

在盛怒之下,re發生了意外

re被在艙褲裡的繩索絆倒,撞到了船錨,死了(這樣的死有點瞎)

然後先生一時之間不曉得如何解釋(因為他確實是跟他吵架,確實跟她不合),便故意製造意外,把re的屍體放到船上

 

希區考克現在將整部片的驚悚點帶著觀眾從Re的神秘轉到隱瞞

好厲害!

 

【驚悚點三:欲隱瞞真相及害怕被揭穿】

同時,他們面臨到緊接而來,因為發現屍體而必須重啟調查的審問庭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溫特先生也必須接受審問

希區考克安排的【第三個驚悚支點是原本穩定的權力(溫特公爵的德高望重)開始動蕩不安】

從即將喪失權力的不安,未知和惶恐中反推人類對於權力的執著及權力帶給人的仗勢感及安全性

(這並非壞事,哈利波特在一開始認識鄧不利多校長時也給觀眾這種安心的感受,這集是權力感,

而在第六集鄧不利多死時的那種頓失依考的失落感即是全力喪失的感受)

 

在審問庭中,我們從許多認識re的人口中慢慢拼湊出了她的型態

還有她如八面玲瓏般的做人處事關係

這時案件急轉直下

在審問的過程中

意外得知其實當時re出去的船是被人從「裡面」破壞的

另外原本該關著的進水閥也「被打開」

證明了re並非自殺,是他殺的

又透過re的遠房表哥(re外遇的對象)在旁邊敲邊鼓

嫌疑人指向了溫特公爵

表哥還把丹尼斯女管家請到現場作證

兩人亦有所指地表示其實re是有孕在身的,而且兒子還不是德溫特公爵的!

進而暗示他們推敲的整件事經過-德溫特公爵因為得知re懷孕,卻不是懷他的兒子,在盛怒之下殺了她,並且製造出自殺的假象

(的確從外人眼中是這樣,也朝向了溫特公爵最不希望/re最希望發展的方向去連結)

 

然後一行人去找了關鍵性的人物-re私下到倫敦匿名看的醫生

醫生吐出了一個驚人事實-re得的是癌症!

 

突然間一切豁然開朗

原來這整件事情的經過是:

在事發當天-Re從醫生的口中得知她得了絕症,將不久於世

但她不願意就此罷休

她把他最後的心機用在周遭的所有人身上

她明知自己是絕症,卻故意跟表哥,丹尼斯管家及溫特公爵說她懷孕

還故意在小屋裡等待溫特公爵-再一次用激將法說自己懷孕

目的就是要溫特公爵受不了名譽受損而殺了她

是,多可怕想法,她想讓自己故意被殺來終結溫特公爵及曼陀麗莊園

即使她死了,溫特公爵也會因為背負著殺她的罪名而不得安寧

這真是最可怕的詛咒!

 

但就在所有人得知re是得癌症之後,警方馬上就把案情被宣判為「她是想自殺」了(有了自殺動機)

間接抹去了溫特公爵殺人的理由

 

而在得知其實re是自殺,而且還騙了丹尼斯管家

心中對Re完美崇拜的丹尼斯管家自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她在曼陀麗的大家都熟睡時,決定放火燒了莊園...

當然女主角是順利逃了出來

最後丹尼斯管家一人待在西廂房,與曼陀麗莊園同歸於燼...

 

我們可以看到希區考克塑造了一個恐怖人物的典型

Re是個如此可怕的人,

她在生前可以操縱人心

讓她的僕人管家把他當偶像一樣崇拜(收心腹)

還可以抓住最有權有勢的人利用他的善良和易怒的個性來威脅他(弄權勢)

還可以勾搭其他的男人拈花惹草,利用人心(佈關係)

即便在她的生命終結後

仍然可以影響,帶走僕人的生命,影響所有她周遭的人的生活

希區考克對於人性的描述如此厲害

更高竿的是:全片從來沒有出現過re的和一張照片,一個樣子!

這樣的安排設計更可以加深觀眾對於re的恐懼感及好奇心

猜想這這樣的re到底長什麼樣子,是怎樣的人

而非像現在的恐怖片出現嚇人的型態

這樣的敘事風格在機悚片中也屬少數

(如純文學般的性質而非用常見的電影語言-show)

 

最後讓我佩服的是整部片的劇情安排

雖然是區考克早期電影

我們卻可以看到如同小說般複雜的人物佈線

re的定位在觀眾的心中隨著電影翻來覆去

透過劇情得發展,我們始終在拼湊re的樣子

這在電影中的運用也屬少數

她並不讓我們很簡單的去猜想情節到底是如何發展

試想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知道事情的全貌,那麼這一切就不會那麼震盪人心

 

希區考克在描述驚悚片中的角色們多半是「厚的」

好人不會單純的好,一定有著個性上的缺陷(如溫特公爵)

壞人不會一開始讓你知道(如Rebecca)

再配合前述所述的驚悚點安排

使本部片成為了年度奧斯卡的話題佳作

也奠定了希區考克偉大的地位

 

即使就現今來看本片

仍為他的劇情安排,人物角色及敘事手法感到精彩

也佩服他如小說般的佈線和錯綜復雜的人性撰寫

最後是他塑造了驚悚人物的典型-透過不顯示這個人的樣子

實在太厲害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評論 驚悚片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