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本片吸引我的其中一個最大的點就是他無所不在的黃色~

黃色的衣服、黃色的牆壁、黃色的油漆、黃色的車子...很少有電影運用了這麼多的黃色

也因為這樣飽和的配色方式

使整部片呈現一種濃稠的復古感,讓我想到了梵谷

星空下的咖啡館、烈火的向日葵、萬鴉飛過麥田...

梵谷除了是畫家之外,另一個身分是舉世公認的精神病患

他的痛苦和對生命的熱誠濃烈的攪在一起,然後用力地將顏料甩在他的畫作當中

薛波特小姐也用力的在她的車上作畫,將她的卡車彩繪成她想要的樣子,貼上她最愛的英國國旗和宗教圖案

(連舊的車要被報廢,她還將它的車身畫了一個黑色十字架,完成車子的超渡儀式,這瘋的暖心極了)

大家認為她瘋了,就像大家認為梵谷也瘋了一樣

我們總將梵谷死後的的人生多做美化,還拿他來當正面的教材

說他勇於跟疾病奮鬥,說他的熱誠和努力堅持是我們所需學習的

但,我想梵谷在活著當下,應該跟薛波特小姐的處境差不多,飽受歧視、排擠、不諒解

他是熱誠沒錯,但熱誠的並不是對抗病魔

而是熱誠在衷於他自己

當一個人衷於他自己所愛的事物時往往是狂熱的

發現矛盾了嗎?

社會總告訴世人不要隨波逐流,要做自己

但是真正在做自己時,整個社會卻給予寂寞與孤獨,彷彿你就是格格不入的

因為這個社會有一套標準,一套價值觀,並不歡迎做自己的人,也不歡迎面對真實自己的樣子

「做自己」終究是個理想國,老子的世界終究是個烏托邦,而相信並實踐的人,我們給他個稱號,叫做「瘋子」...

 

【薛波特小姐】

無疑本片的靈魂人物就是她

她是主角,更像是一面鏡子

因為他的怪、她的窮、她的真

照出了肯頓區人們的虛偽

導演用幽默的方式巧妙的將鄰居們的自大與自恃整齊劃一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面對薛波特小姐是一個樣子,在背後又是一個樣子

薛波特小姐除了是它們的餘興話題,更是她們贖罪的「對象」

肯頓區的人們各自在生命中有著不同的遺憾與虛偽

他們武裝自己,裝腔作勢,仗勢欺人,但在夜裡總感到空虛與愧疚

於是薛波特小姐就是洗滌她們靈魂的對象

有趣的是,薛波特小姐後來沒當成修女,卻用另一種形式去「感化」這個社區

而片中的修女穿著聖衣,口中滿滿上帝,卻連聯繫薛波特小姐的過往都不願意幫忙

看起來格外諷刺

 

除了修女,本片還藉由薛波特小姐諷刺了所謂一群「社工」的人

身為一位「社工」,工作是是要關懷社會上的弱勢

但片中的社工,幾個月才到訪一次,每一次來填填表格,問問話便離開

要不就是拿拿舊衣服,提供一些看似「關心」薛波特小姐的生活用品

然後就又換了另一個社工

「社工們」對於薛波特小姐而言,完全感受不到關懷

有的只是一在在地打擾

對於貝尼特先生而言也沒有實質的幫助

因為社工是她們的「工作」,於是「有做就好」,有做到「關心的動作」就好

她們有著一大堆的紙本資料,卻從來沒有提供真正的需求

她們有一堆社會資源,卻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陪伴過,

於是這15年來,社工變成是貝尼特先生額外要應付的一群人

 

薛波特小姐的身世在本片中沒有多加描述

但我們從她的弟弟,甚至是敲詐她的警察口中可以大概拼湊出她的人生

她是一位頗負天分的音樂家,去法國學過鋼琴

並有過在國家音樂廳表演的經驗

這樣輝煌的過去加上她對音樂的狂熱

讓她後來在進入修道院後格格不入

本片沒有交代為何她會選擇至修道院服務

但我們看到了修道院為了「管理」所設下的規矩

其中不准她彈琴,不准她碰音樂

薛波特小姐是個十分虔誠的教徒,對基督是,對音樂更是

但大環境之下,不容許她彈,甚至壓抑她的熱誠

為了能在修道院生存,她選擇把這份熱愛隱藏起來,

日子久了,對音樂的愛轉為害怕

並不是因為害怕音樂本身,而是因為太愛音樂了

怕一聽到,便會情不自禁,無法自拔,而觸犯了修道院的規矩

應該也就是這時,這樣痛苦的折磨讓她的精神狀況逐漸崩潰

在一次脫逃中發生了意外,

輾轉成了街友

若從本片來看

她的脫逃彷彿是上帝安排好的恩典

要她走出修道院,至倫敦最虛偽現實的肯頓區佈道

用她自己的瘋狂和真誠佈道

 

最後她被接到安養院,終於像人一樣被對待

洗了澡,被整理頭髮

終於重溫了她最鍾愛的琴鍵,

還收到了花(即使是貝尼特先生送的,也沒有像她的音樂致意的意思)

但某一層面,她的人生圓滿了,她放下了生命中的遺憾,是時候該走了,

於是她做了人生中唯一一次的要求--對貝尼特先生說「握緊我的手吧!已經洗乾淨了。」

就這樣,她在睡夢中,人生謝了幕

 

這個意外,意外了15年

她不僅是貝尼特人生中的意外,也是整個社區,整個體系的意外

她的人生充滿荒謬,但荒謬中有真誠

整個肯頓區也用了15年的時間去檢視自己內心的虛偽

 

【貝尼特先生】

貝尼特先生是個沒啥大名氣的作家

同志,中年,單身,他的身分地位在肯頓區也算中下階層

他的寫作題材多半是老奶奶,透露出他單調,平凡的生活

會來到肯頓區除了工作方便,另一部分也想藉此離開現實--照顧他的媽媽

媽媽將兒子視為他人生中的驕傲

但兒子卻只將媽媽是為她寫作中的一個角色

可以說在遇見薛波特小姐之前,他都是在利用他媽媽

文章中不停地出現老嫗,但現實中卻急欲與之切割

難怪片中貝尼特先生的兩種狀態--寫作與生活常常吵架拌嘴

 

直到因為一次的憐憫,貝尼特先生收留了薛波特

展開了跟她為期15年的相處生活

 

她毫無衛生品質可言,行蹤詭譎,常莫名其妙的遷怒咆哮

肯頓區的居民沒一個受的了她

但貝尼特先生儘管也受不了,卻始終沒有將她趕走

相對的,從他身上,他找到了一直以來寫作中缺乏的東西--愛

儘管不願意,但他還是默默付出他的愛

整個社區只有他真正傾聽薛波特小姐的心聲

半夜遇到危險,清晨遇到屁孩,也只有他願意伸出援手

於是只有他真正看到薛波特小姐這個「人」

而他也因為這樣看見了他缺少的東西

我們看到從一開始貝尼特先生在電話中拒絕母親的來訪

到後來至安養院陪著母親看一下午的大海

可以說薛波特小姐用身教教導貝尼特先生如何去愛

如何真正同理的去陪伴、付出

 

影片的最後

薛波特小姐終於被接受成為這社區中的一份子

貝尼特先生在他家的車道上留下一個紀念碑

許多鄰居也紛紛上前致意

那不僅是一種不捨,更是整個社區面對自己的一份坦然

這個瘋子在這裡駐紮了15年

逼迫著大家去除虛偽的表象,逼迫他們面對自己的軟弱,逼迫他們去面對各自人生中的遺憾

她是瘋子,她夠瘋,夠做自己,肯頓區的人們才得以被救贖,串聯起這個冷漠勢利的社區一絲絲的人們本應有的感情

 

意外新房客,這個意外也許是天意,感化肯頓區,也讓觀看的我們,對於自己的人生中,多了一份省思。

 

多久沒有真誠的關心身邊的人了?

多久沒有像瘋子一樣做自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