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飽很飽的一部公路電影

劇情到了最後才知曉結果

但也許結果對於芬恩,或對於觀影人來說,其實也不重要

 

為什麼要遊牧呢?為什麼沒有家?是年少輕狂的爛漫嗎?抑或是迫於現實的無奈?

家又在哪裡呢?為什麼要有家?

 

本片讓人重新思考了家的定義,透過幾近寫實的鏡頭,呈現了遊牧族,無殼族真實的人生寫照

浪跡看似瀟灑,行蹤雖成謎

但其實他們永遠也沒有離開,永遠也離不開

身體雖然流浪,但心卻被牢牢的枷鎖著

只有透過流浪來逃避也好,療傷也好,免於自己再受傷也好,

或者沒有任何意義也好

都好

 

本片給了生命另一種寬度與寬容

有殼也好,無殼也罷

我們或多或少都放不下生命中最珍視的東西

而我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陪伴那些傷口呢

我指的是,真實的陪伴,至少與它共處

 

另外本片充斥著公路電影的許多元素

一台貨車、破舊的外套、無盡的荒漠、三兩吟遊者、看不見的盡頭

導演用大量的公路影像飽滿了渴求公路電影放浪孤寂的我們

就算只是純粹觀賞美國公路電影或自然荒野的漫漫

此片也足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評論 藝文評論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