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這部片有好一陣子了

身為金馬影展特別放映的片子

在預告又這麼的驚悚令人感到不安

著實定要給欣賞捧場一下

 

本片大意是一群經過甄選的法國舞者

欲前往美國進行比賽,而在一間學校進行移地訓練

但在要出發前一晚排練後,大家喝了放鬆時派對的水果酒,殊不知那酒裡被下了藥...

接著眾人逐漸失控

 

關於自由與不自由

關於自由時真正的高潮與否

無論是藥物的、性愛的,

我們追求的自由時的相對定義卻是身體及意識背道德理較制約,甚至是服應的(我們遵從這樣的社會制度,才有相對應的被束縛及制約感),

邏輯上相對應的追求解放

在靈魂束縛時/平時,身體卻較嗑藥後相對自由

而嗑藥後,俗稱靈魂解放,達到高潮時,肉體及意識真的自由嗎?

 

導演的運鏡及視角坦白說,拍攝及呈現方式是極不舒服的

但運用這樣的高視角,混亂及混動的鏡頭,以及多次一鏡到底的運鏡方式

就好像觀影的大家也嗑藥了一樣

那樣晃動,狂舞,天旋地轉,且持續將近40分鐘

導演一邊用第三人稱的敘事角度,卻又用第一人稱真正混亂的拍攝鏡頭,讓我們置身其中卻又無法自拔

配上整場EDM及迷幻電子樂不停地無止境的播送著

整個空間場域被設計的萬分詭譎

其中一開始的一幕,長達十多分鐘的每人秀舞蹈,長到令人覺得可以剪掉,煩悶

但導演卻刻意一刀未剪的放進去,且讓我們至頂,仿若上帝視角府看著他們,某種程度也帶著道德批判及審視

審度這些狂舞的人們如何達到高潮的高度

所謂高潮

當舞蹈最高峰時接近狂亂的狀態,是否就是真正的靈魂解放?

靈魂解放如野獸般喪失掉所有道德的枷鎖是否真的自由?

又我們平日人與人的生活,將內心的慾望層層鎖住

就如同電影一開始所述,各個參加的舞者們有的追逐夢想,有的想認識更高的舞蹈境界

但最後瘋癲起來,這些關於夢想及想法,好若一陣飄散的古柯鹼,顯得好笑又足無輕重

每個人的心中其實都住著或多或少自身的欲望

但社會秩序及道德理教將我們束縛著

當嗑藥後,達到高潮,那個解放之後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嗎?

本片宛如帶我們看見一場集體崩潰的,嗑藥後的心理及精神狀態

但卻是在規律節奏的EDM音樂下,慢慢積累成的,是有脈絡可循的

早先過於關心自己妹妹的哥哥,在嗑藥後果然藏不住對妹妹的情感,

兩個黑人從原先的意淫舞蹈團隊的女生,到後來真的上了人家

白人被黑人種族歧視,額頭上用血畫了希特勒納粹的萬字(某方面厭惡白人帶來的種族主義及贈恨他們的優越感)

以及數不清的拉了人拖到房間就交合,看到人不爽就很K海扁

在其中也看到人們在嗑藥發癲後僅存的道德力量(如舞監將孩子想辦法保護好),那力量卻相對微弱不堪

身為母親的舞監在喝樂被下藥的酒後不但無力保護自己的孩子,連選擇安放的地點也因為沒有辦法克制藥性而讓孩子身處險境

之後的約莫20分鐘皆是孩子淒厲的尖叫聲

迴盪整個空間

再搭配不斷迴繞的電子音樂,那近乎崩潰的沉重的重複節拍,觀影人彷彿也要跟著喊「救命」,

媽媽痛苦,找不到鑰匙(亂醉時搞丟了)

欲拯救小孩的主角席瓦也愛莫能助

嗑了藥的她只能無力的跪坐在鐵門旁,時而被要折磨,搖頭用力搥打,但徒勞無功

人類是矛盾的

在僅有的不堪狀態下卻還是想要孩子脫離這樣的本性

我們似乎希望這樣的童真是被保護的

就好像舞池裡的大家將希望、理性、善良寄託在孩子身上一樣

不希望這樣的墮落沾染到孩子

好像大家對於孩子有個人性的希望

但那壓抑我們卻視為聖潔

我們在約束中追求解放,

卻得到一切的感官被放大,

一切的道德束縛被縮到最小

原以為嗑藥後高潮所及的天堂,在真正解放後卻是個煉獄...

 

導演的運鏡鏡頭及視角在極不舒服的狀態下又能讓觀眾略為抓到故事的脈絡

場景刻意運用殺戮般的腥紅色,冷譎的藍色及陰森的綠色(刻意不合理的燈光色彩安排,確是最佳的魔性寫照)

光的三原色此刻交織出的不是聖節的白,而是無盡的黑暗

整部片令人坐立難安

長達近一小時描繪人們嗑藥後的狀態

上述的舞者運用他們的舞技及精湛演技群魔亂舞,發揮到極致之外

整部片配上EDM及隨時隨地的慘叫聲,已經嗑了藥的人卻只是狂笑、尖叫、大哭、崩潰、顫抖,失去理智

 

論及劇情,本片其實沒有多大的轉折

導演也無意拍出誰是下藥的人

或許每一個人都是

每一個想達到高潮的人內心都存著帖迷幻藥

當我們到高峰,當想探究高潮時,那帖藥便從體內散開來

所有一切的意念及想法變化做行動

我們也從思想的籠子被放出來

但放出來的不是自由,是野獸

整個場域如身陷火海

就像主角席瓦說的:「每個人都瘋了」

 

觀賞本部片時無須過度的燒腦或推理

僅需放縱自己一番,進入導演設定的鏡頭及場域裡

如此實驗性質的手法及寫實的痛苦卻又魔幻狂想的鏡頭,將用另類的語彙震撼你的五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