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來日本台有一個節目叫做「移居世界秘境日本人」

當中有介紹一個去到紐西蘭移居的老太太

老太太生長於廣島縣的吳市,

為日本海軍的進駐兼戰略港口

老太太18歲左右,發生了太平洋戰爭,生長地被投下了一顆原子彈

改變了廣島,改變了日本

老太太後來跟著來到日本美軍基地的丈夫,一同遠至紐西蘭生活

就在紐西蘭住了57年

 

而這個老太太,可謂本部片女主角的真實版

 

本部片透過1930年代女主角面對的故事,藉著這位小人物的一點一滴,線性的敘述手法,勾勒出大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沉痛和殘酷

女主角鈴是一位出身於廣島的女孩,家中排名老二,上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天性單純(過於單純,傻愣愣的),唯一的優勢就是畫畫

她的畫彷彿能幫助她脫離生活的苦,畫中她也才能做他自己

也能帶給他人一絲美好的快樂(給他的初戀情人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以及給她曾幫助過的一個雛妓一絲人性的溫暖)

她如同那個時代的女生,是一個沒有自己、認命的人

從她被迫結婚(根本搞不清楚丈夫是誰)

被迫撐起丈夫的家

她沒有一句怨言,甚至被迫撐起一個家的命運

她的人生最精華的時代經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戰後被迫共同承擔了失敗、不堪和無力

鈴接觸到的人,丈夫也好,家庭,鄰居,市場,初戀情人,朋友,故鄉,幾乎是整個日本時代的縮影,

我們總被教育成二戰時期日本的殘忍事蹟,但真的如此嗎?

 

一如最後決定在吳市生活,撿回一位孤兒的鈴一樣

依舊要保持希望,依舊要有一個目標和方向努力著

戰火下的日本,其實不如我們所聽聞的那樣殘酷

我想日本的人們,因為本片,得到了點同理及溫暖,讓日本的傷痕能在某個狀態下被記錄下來,也抒發了他們的心聲

 

某程度導演想說的是日本當時的狀況

日本的百姓面對戰爭,就像鈴一樣,是被迫加入的,被迫改變的

但這些真正的日本百姓,沒有辦法改變什麼,只能從微小的生活中努力的過好每一天

而戰爭突然爆發,那樣的殘酷令所有人都無法接受

鈴的右手被炸傷,失去了右手,失去了姪女(勁子的女兒),失去了他的家和故鄉,故鄉的親人

但鈴沒有辦法改變,炸碎她的夢想、她的唯一的自由被戰爭奪走了,也只能接受

導演特別以平凡觀點的女子

去反襯戰爭所發生的不公、甚至有幾幕以莞爾的方式去帶過,讓觀影人更顯鼻酸

 

鈴的右手在空襲中被炸斷了

沒有辦法再畫畫

就象徵她的想像和美好的世界也被炸毀了

在戰時我們所看見的日本是那個兇暴殘酷、肆意貪婪的民族

但實際上我們沒有看到的是真正在日本當下面對戰爭時的情況

糧食配給、空襲警報、缺水缺電、家中不時有人被徵召、不時面對分離

但主角鈴(或說導演)卻用一種苦中作樂,有種刻意淡化和樂觀化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切

這樣的呈現手法更讓人巨痛到難以承受

是真的不在乎嗎?是真多無所謂嗎?是真的那麼樂觀、那麼的苦中作樂嗎?

其實導演想說的,是當時大多數的日本市井小民的樣態

無論你是前衛思想、擁有女性主義捍衛自身的勁子小姐

又或是事事被動、發生了就面對他的堅忍的主角鈴

都沒有辦法變戰爭所帶來的殘酷

那種狀態和心態除了煎熬,更有分分秒秒的殘酷,無論你變成什麼樣子,無論你改變什麼,都沒有用

只能靜靜的也好、哭天搶地也好,接受這一切

 

我更覺得其實鈴一點都不傻

她是真正用力活著,對這個世界有感情的人

她也有美好的想像

體認過戰爭的殘酷

在被誤會成間諜時,全家人都因為憲兵提出的問題在笑,只有她笑不出來-只有她體認到戰爭的肅殺

全部人在聽到日本天皇玉音-廣播宣告他們戰敗

所有人聽完像學生好不容易聽完老師一節課一樣(齁~~好了沒了~~沒事就好~~就這樣)

但對鈴來說才不是這樣,對於真正有感覺的人而言

戰時的一切、逝去的親人、逝去的故鄉和單純的美好

那種戰爭下所面對的苦、面對的貧窮、面對的痛和堅忍,有算什麼呢?誰來給他們一個溫柔和公平的回報?

鈴跪在階梯上,痛哭著大喊「我們忍了那久是為了什麼!?」

那些是戰爭帶來的殘酷,是真正戰爭底下的平民百姓所感受到的苦

認真地配合政府政策、努力地縮衣節食,照顧好身邊的所有人

離鄉背井,扛起一個家

所換來的是失敗了和「好啦沒事」

沒有人有辦法撐起這一切的巨痛,實在太沈重,太沈重了

 

那種面對生活和戰爭的無奈

自由和快樂隨時能被剝奪

剝奪了卻像啞吧一樣,無法說什麼

人物是多麽的渺小,卻又多麽的堅強

那是平凡當中最真實的偉大

 

再來說為什麼鈴沒有回去廣島的原因

鈴嫁到距離故鄉廣島20公里遠的港口城鎮吳市

嚴格說來其實並不遠

但對於她來說,確實是一次的離別

因為它不僅是家鄉的轉變,還有身份的,各種人生的轉變

唯一能夠做她自己的只有他的畫

 

她在小時候一次的意外中遇到了他未來的老公

但真正到結婚時,一開始的相處卻是疏離的

鈴並沒有愛她的老公,是被迫嫁過去的,有的只有責任

雖然鈴沒有任何的怨言,但從她的細微動作(藏好畫、分床睡、把老公周作的手撥開)就知道她心裡面真正認同的家不是吳市,而是廣島

只是一天一天的相處之下,老公的溫柔,親家的善良,老公姊姊勁子刀子口豆腐心的一切,讓她對吳市也有了感情

當她有機會選擇回到她的過去(面對初戀情人也好、回到故鄉廣島也好、離開至廣島住也好)

她卻選擇留下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面臨到很多的無奈和現實

被迫離鄉、被迫適應新的生活

但導演筆下的鈴卻如此溫柔而堅定地面對這一切

無意間她愛上了吳市,吳市的每一個人,吳市的配給、吳市的鄰居吳市的花花草草,吳市的港口

她愛上了這裡的一切

對戰爭時的她來說,廣島雖然像是希望的象徵

但吳市給她的感情卻是最真實的

她也最能感受到殘酷以及溫柔

廣島變得像是一場夢,而夢醒了卻還是得回到現實

那個夢變得很不親近,反而沒有情感的連結,與她渴求的或是情感歸宿的有著空虛和疏離的落差

 

人在哪,家鄉就在哪

她不會忘記出身在廣島,但她說偶爾回去探望就好

她不會忘記初戀情人的好,但從互動中她發現她愛上了吳市

她內心的安全感,歸屬感來到了吳市

 

從小人物中,看到了大時代的戰爭殘酷

我相信多數的日本人

就像是那個被報導的老太太

廣島像是過去的夢

過去美好的日本也像是夢

但無論命運帶著我們到哪裡,會愛上這一切,並且陪伴著從傷痛中堅強的、平凡的走下去

 

本片中我很喜歡導演運用的敘事方式來描繪

越是溫柔,畫面越是用女主角的傻和水彩或是卡通化來呈現

我們越能感受到實際戰爭所帶來的殘酷

從鈴口中那些細微的、生活的變化,又從他們家不經意的脫口說出的一些為了生活而過的那些平平淡淡的、那些平凡的話

越能感受到劇烈的沈重感

這也是這部片真正打動人心之處

 

這部片輕的好重

又或說是不能承受的輕

河野史代用如此輕柔的話語,吐露了時代的沈重與小人物的堅忍

在這個瘋狂的年代,能夠如此平凡的活著,是多麽不平凡的事

雖然口吻溫柔,卻彷彿承擔了一切苦痛

傷痛怎麼撫平呢?失去的親人、自由和美好怎麼能承受呢?

也許沒有答案,也沒有辦法撫平,只有好好的面對眼前的每一天,默默的接受一切

導演透過本片,也給了真正在戰火波及下的日本人,給了他們一點同理、溫暖和發了一點聲

並不是控訴或翻案,也非歌頌帝國或批判敵方

就那麼溫柔的爬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然後像鈴一樣,靜靜地記錄這一切

 

願逝者安息,在生者,能不再接受戰爭的苦痛,自由且平凡的活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評論 藝文評論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