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時長相,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這闕詞,寫的是回憶,思念家人,只能共賞明月,對人世間種種無奈的感慨

但我更覺得,拿這闕詞來貫穿整部輝耀姬物語,更適合不過了

 

本部被喻為高畑勳的遺作

也是他耗時近10年,據說50萬張手稿所交織出來的作品

全篇更是用水墨畫的筆法,處處留白,與現今動畫的風格大相逕庭,可以說「刻意」架構出這種東方的禪意境界

身為吉卜力公司最賠錢的男人(是不是藝術家有這個封號才叫做帥氣呢),

高畑勳用他最後的生命,完成這部作品,瀟灑的離開的人間,

從螢火蟲之墓、平成狸合戰,高畑勳的作品從來就不是快快樂樂的結局,你可以說一點都不童話,

更別說風格會受到大家的喜愛(沒有人喜歡看電影時覺得晦澀難懂或沉重無比)

然而,高畑勳卻一次又一次的把這些藝術品端出來,面對宮崎駿,那亦敵亦友的夥伴,絲毫不遜色

而高畑勳老師總想透過電影來告訴我們什麼

 

輝耀姬物語,高畑勳最後一部曠世大作,高畑勳想告訴我們「活著」。

 

本部輝耀姬物語曲才日本的古代童話「竹取物語」

說的故事其實很簡單

一對賣竹為生的老夫妻在竹林間,無意間發現了拇指大小的小嬰兒

帶回家撫養後,這個小女娃有一些跟一般孩子不一樣的地方,包括長得特別快、學習能力強、單純

並且跟山裡的孩子唱歌時竟然有一段根本不屬於歌曲的「後半段」

小時候的女娃生活在山裡,著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蟲魚鳥獸一同生活,跟山裡的孩子們自然地嬉戲玩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單純美好的生活

不一會兒小女娃已經長得亭亭玉立了,老翁於是將他送到京城,被命名為「輝耀」,希望能讓小女娃覓得良緣,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日子」

老翁也藉此希冀能搏得一個官位,從此飛黃騰達。

眾多皇親國戚垂涎輝耀的美色,獻上許多的貢品、金銀財寶,瓊樓玉宇

但輝耀公主卻像被困在這些人造的、世俗的宮廷枷鎖一樣,她不快樂,這些事情對她來說就像是坐牢,

更從中體悟到人世間的貪婪、虛偽與醜陋

於是在皇帝欲侵犯她的那一刻,她向月亮祈求,「她不想待在這裡了」

想不到祈求成真,月亮同意八月十五號那天,會來將她接走

而她同時明白,原來她是屬於月亮上的仙女,

之所以會唱到後半段的歌,是因為以前她在月宮處,聽過同樣下凡的仙女哼唱過

那是不捨與離別,惆悵所交織出來的曲調

她好後悔,想多留在人世間,

感受大自然,感受所謂的人情味,

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在八月十五那天,仙人乘著樂隊下凡來迎接她,她拗氣的對著仙人說道了一句:「這裡沒有不好!有花、有樹、有草、有生命,有人,有人情味!」

但就在那一瞬間,天帝旁邊的宮女將她披上會遺忘人事間一切的霓裳衣,便帶著她回到了月球。

月兒最後映照出輝耀姬嬰兒時的樣子,彷彿她回到了最純真的那時,她找到了真。

 

談談輝耀姬的罪

她必定在天上犯了罪

看起來她所要受的懲罰,便是到了人世間,感受人世間的貪婪、醜惡,虛偽,情慾

受盡人間苦楚,方知萬物皆空,就像輝耀姬看見為了她的「命名之禮」而舉辦了三天三夜的盛宴一樣,她衝了出去,褪去身上一襲又一襲華美的衣裳,五顏六色隨之落地(真的超級美的!)

但高畑勳這裡透過輝耀姬,為人世間的一切情感做了最柔美的陳抗

那種人世間的浮華固然醜陋,但在這裡,同時擁有了生命力,同時擁有人世間的單純與善良,有所謂的人情

有父母的恩情,兄弟姐妹的,朋友的(輝耀姬的奴婢)恩情,

並非紅塵總是是非之地

輝耀姬用她的視角(或許也是老師的視角),告訴我們他是如何看待人世間的萬物的

當真正要離別的時候,其實最眷戀人世間的,也就是那些最微小的事物,大自然也好,人世間也好,都還是生生不息的流動著

人世間正因為有這些情感

才會有生命力

才會感覺像是活著

那些從天庭降下來的人,個個面無表情,嘴裡帶著一抹微笑但卻不屬於這世間

我想那些天人必定也是看破紅塵,依缽佛法,但從他們的表情當中,幾乎感受不到人事蹟的美好,對他們來說人世間也不是一個直得眷戀的地方(從他們降下來時的那種演奏周圍那種喧囂的,不屬於這世間的異類音樂便可得知)

總歸輝耀姬還是眷戀這世間的,她單純,所以看破(有佛的慧根),她看破人世間的貪嗔癡,了悟世間有如夢幻泡影,人類的貪婪和虛偽「她不要在這裡」

但同時又了悟這世間的生命力,還有所謂的人情

這人世間不單是滾滾紅塵,而是生生不息

最後他與捨丸哥哥(童年的玩伴間青梅竹馬)相遇那一刻甚是感動,是啊,即便時空背景以不同(捨丸已經成家,她也將羽化成仙),但她卻寧願停留在這一霎那,這便是人情

有人將他解釋貪戀人世間的愛情,但我覺得不僅如此

還有高畑勳想告訴觀眾的,人世間有很多悔恨和錯過,即便再相逢,卻已無法相守

僅能相知相惜,而後相思,

人世間沒有那麼多的如果,只有當下的緣,

一但過了,變成了空,故萬物有存,而萬物皆空

如露亦如電,本應作如是觀

高畑勳卻不教我們放下或以如是觀悟之,而是在當下感受這一切的美好

 

再談談人世間的罪

顯然更為淺顯易懂

輝耀姬對於世俗的人們,根本就是慾望的象徵

她美貌、多才多藝,是眾多男人垂涎的對象

但高畑勳巧妙的安排,讓她總能屢次化險為夷

我想在面對人世間的輝耀姬,高畑勳將他當成了佛,至少是悟道的先人,告訴人世間這群雞犬之徒何謂「真」

父親貪戀權力,不斷藉著輝耀姬的美貌晉陞官位,最後卻忘卻與女兒的相處最單純的時光,最後一刻才後悔卻已來不及

五位大臣欲娶輝耀姬為妻

分別舉出五種這世間的奇珍異寶:蓬萊玉枝、佛之玉石缽、火鼠裘、龍珠之首、燕子寶螺

但卻都是假的,不若在自然界最真實的生命(這五種分別對應到樹木、花、獸、蛇、鳥,這些本應為大自然的事物,卻在人心可議下變成了奇珍異寶,可謂虛也)

皇帝的權慾,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卻斷然讓輝耀姬一口拒絕

人世間的金錢、慾望、權位,都像是華麗的枷鎖,都不是真的

整個京城本為一場空,可以說人世間在追尋的本為一場空,

當他們最後看到輝耀姬一步升天,那是對他們的罰,縱然對輝耀姬來說是不捨,但也透過她教會了人世間本追求的事物,好似一場空

我們在這人世間總會規定一些所謂的「價值」,並且因他們而痛苦

沒有錢財、無以成家

貪戀美色,為情所困

這些對於輝耀姬來說,都不夠真

在虛華的京城,她看不到真正的活著,

那是一個人世間構築成的,醜惡的世界

 

只是透過輝耀姬的淚水和流連,我們知道,這世界還是有真的存在

 

在地球上,之所以為人,我們會生老病死,宇宙間的萬物會生生不息

一如輝耀姬所體悟的四季

冬去春來,夏展秋實,四季本依循天法,而無常本在萬物間

有情也好,無情也罷

活著就是為了體悟這世間的分分秒秒

無謂成空,空一有時,夢一有時

但願人世間的夢如皎潔的明月,那樣輝耀動人

高畑勳最後(或竹取物語最後)沒有批判人世間的罪,而將著一部分的「情感」送給了即將要成仙的輝耀姬

讓她帶著「活著的感受」離別

我想這是他送給輝耀姬的新解,也是他送給我們最珍貴的無價之寶。

 

高畑勳老師,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他上那皎潔的明月之際,我想他是這麼說的:

也許這並不僅是思念,而是看透這一切,卻依舊想感受這一切的美好

無論什麼人,體悟過人世間,我們才真正體悟過「活著」

能體悟過真正的活著,便是最珍貴的寶藏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評論 藝文評論
    全站熱搜

    歇洛克11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